《"新闻直播间" 各拉丹冬长江源冰川科考: 一根冰芯探寻长江源头气候变化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14
  •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关报告
  • 《2019长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8-06
    • 为进一步了解长江源的水资源和生态状况,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联合青海省水利厅及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共同组织多学科的科考队,4日正式启动2019年长江源综合科学考察。   此次科考将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和澜沧江源的水资源和生态状况开展综合考察,包括水文、泥沙含量、河道河势、水土流失、地形地貌等。与往年相比,此次还着重增加了鱼类栖息地生境、河流水体微生物、沼泽湿地演变考察。   科考队负责人说,考察有利于进一步掌握长江源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现状,为“长江大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长江源地区河湖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其他科研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从2012年开始,长江科学院已连续7年对长江源地区进行了8次综合科考,在该地区的水资源、水生态、河道河势、冰川雪线、水土保持、人类活动影响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基础数据及资料,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较全面地掌握了长江源地区以水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趋势。   长江科学院是我国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的专门科研机构之一。为了将综合科考常态化,长江科学院目前已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建立了长江源地区唯一的科考基地。     (来源:新华网 记者:李思远 吴刚 责任编辑:颜昕)
  • 《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四川声音 长江冰川在消融(图)》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0-21
    • 岗加曲巴冰川 1969―2007年年平均退缩距离超过2800米 雀儿山冰川 1980-2010年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200米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 1982-2002年冰舌后退了250米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 1966-2008年退缩943米   贡嘎山、玉龙雪山、雀儿山……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但我们不熟悉的是:它们都正在消融。   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来自四川本土的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将在大会上展示长江冰川剧烈变化并发出呼吁。   昨日,记者连线在坎昆参加气候大会的绿色江河环保组织会长杨欣,作为四川本土环保人士代表,他正在准备一次边会,将与各国人士一起分享组织成员们5年来对长江流域的冰川现状研究成果。 身边5座冰川都在退缩   “受气候暖化的影响,长江流域的冰川正在逝去。”杨欣说,绿色江河历时5年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航空图片、遥感图片和卫星图片的对比,分析发现了长江源冰川退缩(可粗略理解为缩短)的最新数据。   岗加曲巴冰川在1969至2007年间最大表面冰体退缩距离(冰川末端至凹陷最内侧)超过4000米,最小退缩距离(冰川末端至冰川凹陷最外侧)超过1600米,平均退缩距离超过2800米。   1980-2010年,雀儿山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200米。   1980-2010年,雪宝顶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300米。   1982-2002年,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后退了250米。   1966-2008年,贡嘎山的海螺沟冰川退缩943米。   长江冰川的剧烈变化及环境的响应,让居住在当地的人们逐渐感到了对未来的担忧,“草场质量变差,牛羊产量下降。” 今年的气候大会冷清许多   带着这样的数据,绿色江河组织来到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他们将在世界的舞台发出呼吁“关注冰川,关注高地”。   相比去年沸沸扬扬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今年的坎昆“缺少激情”,参会人士没有去年多,加上大会场地分散,显得冷清许多。杨欣感慨,作为一个草根组织,要在大洋彼岸举办会议和展览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世界的舞台行动。   成员们专门印制了1000份宣传手册投放,并在一场边会上展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原冰川、草原、森林和当地牧民生计的影响。6日下午还将参加一个世界气候组织举办的中国日活动,并在下午的NGO(非政府组织)代表会议上发言。   杨欣说,绿色江河一行代表回国后,还将继续关注高地居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存状况。 绿色江河简介>>>   四川本土NGO,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江源冰川退缩的监测”、“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是绿色江河近5年来持续开展的环保项目。在此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绿色江河启动“2010长江冰川拯救行动”,把对长江源冰川的关注扩展到对全流域冰川的关注。早报记者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