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智慧服务领域对AI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发展智慧图书馆,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DeepSeek的爆火进一步推动了AI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普及。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员角色定位呈现出多重角色融合的需求,AI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当前馆员AI能力与工作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外图书馆AI岗位需求,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主要数据来源包括:ALA JobLIST网站(美国图书馆协会官方招聘平台)Code4Lib招聘信息网(专注于图书馆技术领域的全球性招聘平台)Glassdoor招聘信息网(全球知名招聘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和人工审核,最终筛选出88个AI相关岗位,其中8个为"AI核心岗位",其余为"AI弱相关岗位"。
主要研究发现
1. 岗位需求趋势数据显示,AI相关岗位最早出现在2016年,2016-2022年增长缓慢,2023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Code4Lib网站AI相关岗位占比达到10%,表明图书馆对AI技术的需求显著上升。
2. 岗位类型分析AI相关岗位可分为两类:AI核心岗位(占9.09%):工作内容以AI为核心,对AI技术能力要求高AI弱相关岗位:传统业务为主,仅适度使用AI工具。
3. 岗位职责分析AI相关岗位主要职责包括:图书馆AI服务优化师生AI素养教育馆员AI能力提升AI伦理与政策制定协同合作与推广AI核心岗位对这五方面职责覆盖更全面,而AI弱相关岗位更侧重于协同合作与推广。
4. 胜任资格要求AI相关岗位的胜任资格主要包括五个维度:教育背景(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相关硕士及以上学历)AI技术能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AI素养培训能力AI伦理与政策理解协作管理能力AI核心岗位在这五个维度上的要求均显著高于AI弱相关岗位。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多层级设立AI岗位:
在传统岗位中融入AI技能要求
设立专门的AI馆员岗位
多维度提升馆员AI能力:
AI技术能力
AI伦理与政策理解
协作管理能力
AI素养培训能力
多梯度培养AI人才:
传统岗位馆员:基础AI知识培训
AI核心岗位馆员:前沿技术深度培训
多层面推进AI应用:
图书馆内部跨岗位交流
校内跨部门协作
校外经验分享与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