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报告,人工智能(AI)将在未来十年内“变革”能源行业。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以及同时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和减少能源部门的排放,可能会成为全球能源领域下一个十年的显著特征。然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和形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翻一番以上”,达到每年945TWh以上。这将受到“人工智能优化数据中心”需求的推动,同期需求将增加四倍以上。AI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地使用高效服务器,这导致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需求。
IEA表示,其预测的一个“关键输入”是对这些服务器“近期”出货量的预测,以衡量数据中心需求的增长。
国际能源署表示,“多样化的能源”将满足这一需求,尽管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由于其成本竞争力和在“关键市场”的可用性而可能会引领这一需求。
“人工智能是当今能源领域最大的事件之一,但直到现在,政策制定者和市场都缺乏全面了解其广泛影响的工具,”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说。
美国和中国
“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到2030年,其耗电量将与当今日本全国的耗电量相当。一些国家受到的影响将尤为显著。“比罗尔说。
报告称,到2030 年,美国和中国将占全球数据中心需求增长的近80%,分别增长130%和170%。美国和中国的大型科技和数据云公司聚集在一起,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之间已经达成了大量交易。拥有Facebook、WhatsApp和 Instagram的公司Meta已在美国签署了数百兆瓦的太阳能光伏购电协议,亚马逊和谷歌也执行了类似的策略,为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业务提供动力。
人工智能也开始在供应和基础设施方面崭露头角,越来越多地用于优化和电网服务。今年早些时候,PV Tech Premium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国有能源企业正在“争相”将DeepSeek 人工智能平台整合到其运营中,而美国政府此前也曾拨款寻求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该国电网互联的挑战。
欧洲和日本的数据中心需求也将显著增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需求也将逐渐显现。
需求和效率
数据中心的需求将给全球电网带来更大压力,但这种压力的程度尚不确定。国际能源署在其基准情景中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仍仅占全球用电量的3%。不过,这一比例可能会有高达45%的变化——到2035年,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至全球电力需求的约4.4%,这取决于未来十年的金融和技术趋势。
然而,人工智能生成带来的风险和需求可能会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来抵消。
国际能源署表示,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遭受网络安全攻击的风险。同时,人工智能也是“能源企业防范此类攻击的关键工具”。
对于排放而言也是如此。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的增加会推高总体排放量,但报告称,“在整体能源领域中,这一增长幅度很小,而且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带来的排放量减少可能足以抵消这一增长”。人工智能还有助于加快太阳能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能源行业处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革命的前沿,”Birol说。“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可能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但如何使用它取决于我们——我们的社会、政府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