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成为能源转型好帮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0-28
  • 当前,AI(人工智能)技术在助力能源转型中应用愈加广泛。前不久,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其自研的新能源大模型“旷冥”,该模型能够帮助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应对极端天气。中国华电、玖天气象、华为等企业共同发布“基于AI大模型技术新能源气象功率预测解决方案”,通过对新能源功率预测实现“智算”,提升预测准确度、降低电站运营成本。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I技术深入应用,其在推动能源加快转型方面的潜力将被不断激发。

    提高管理效率

    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区域,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唐索拉风电场智慧场站就坐落于此。这座智慧场站采用智慧化管控系统进行管理,值班员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看到风电场升压站全貌以及对应的设备监控点位,对设备状态、人员行为、安防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监测。

    风电和光伏项目的新能源场站,大多位置偏远且分布零散。场站内设备种类繁多,占地面积广阔,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场站运维人员需要进行现场的设备控制和巡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为新能源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而AI技术的引入,则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显著提升场站管理效率。

    “AI可以帮助实现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控制、图像智能识别、负荷精准预测,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据大唐国际生产部新能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AI技术能对场站的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等发电设备实现智慧控制,并通过自学习从风和光等自然资源中获取更高发电效率。此外,AI技术还革新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通过集成AI识别算法的摄像头,实现对光伏组件和风机叶片的高精度自动化巡检。

    AI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能源供应过程的实时监控,还能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

    “除了在场站端的应用,AI还能应用于集控端的发电和检修策略优化上。”大唐国际生产部新能源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AI大模型可以分析设备运行及历史故障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管理者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例如,企业研发的故障模型可以提前发现设备劣化的征兆,并根据设备寿命规律合理优化检修策略。通过实施更加精准的维护计划,不仅显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大幅度降低了停电的风险,实现了运维管理的全面优化。”

    AI技术还逐步深入并渗透至新能源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与细节中。

    据金风科技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院长宋建军介绍,金风科技在无人化电站建设、物资调拨和翻译等工作中已开始使用AI技术。目前,企业开发的行业翻译大模型可以帮助实现高精度的行业术语翻译,支持风电行业的国际化需求。“未来,企业将在多模态大模型、视觉分析、运筹学等技术方向长期投入,让AI技术全面助力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

    “AI技术对于新能源领域来说是颠覆性的,提升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陈占明认为,AI不仅能让企业优化管理决策,还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未来将成为越来越多新能源企业的选择。

    优化能源调度

    AI技术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还能优化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能源调度。

    今年夏天,在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源网荷储充”智能调控平台的自动调控下,云南大理天峰山风电场快速高效地将来自大理的新能源输送到云南各地及粤港澳大湾区,为千家万户带来丝丝清凉。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AI智能调控模式能够高效辅助调控员进行决策、方式转供,实时进行潮流断面的动态控制、风险自动识别、辅助电力系统快速响应各种异常情况,大幅降低调度员频繁操作的风险,从而有效支撑新能源年度电量占比60%以上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除了避免误操作、误调度,AI也能参与制定更优化的调度计划。

    新能源发电具有较强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高温无风”“晚峰无光”等现象影响着发电质量,也给电网调度带来挑战。AI技术可以帮助整合多维数据、预测新能源电力波动,使供需更加匹配。据宋建军介绍,金风科技正在利用AI大模型技术升级现有的负荷预测系统,以期对历史发电数据、实时气象数据、电网负荷等多源异构数据分析和计算,帮助电网制定更加优化的调度计划,减少能源浪费。

    极端天气是新能源发电面临的又一难点,直接影响发电稳定性。AI的分析算法可以捕捉大气实时情况、精准预测气象,提高新能源电力输出效率。例如,国能日新研发的“旷冥”大模型在预测大风、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方面表现出色,命中率有所提升,这能进一步帮助制定电网调度计划和策略,确保电力供需平衡。

    AI从海量数据中进行模式识别和流程优化的能力,使其成为推动新兴能源调度模式发展的重要技术选择。

    在2024国际数字能源展上,广东省深圳市发布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3.0。该平台已接入充电桩、楼宇空调、光伏等9类共计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总容量逾310万千瓦。据工作人员介绍,凭借先进的通信采集技术,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已从上线之初的十万级跃升至百万级,整体感知时效进入毫秒级。作为一种新兴能源调度模式,虚拟电厂将闲散在终端用户的电力负荷资源聚合起来并加以优化控制,目前正在国内探索落地。AI的应用将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设备的普及和使用,更好地支撑能源转型。

    催生更多创新

    未来,新能源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将使新能源产业对AI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推动更多基于AI的创新应用落地。

    例如AI可以帮助开发新能源发电和存储的高性能、低成本材料,助力能源转型。此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以及AI技术还可以用于海上可再生能源电站等建设场景,提供绿色、清洁的能源。

    随着新能源企业逐渐向以“AI算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变革,AI可以助力更多新产品和新模式的创新。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AI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储存与管理,形成像智能风机、无人电站、新能源大数据平台等创新产品;另一方面,AI也可以辅助设计更优化的资源布局和配置,催生虚拟电厂、碳交易、备件平台交易等新模式。

    目前,AI的应用更多集中在企业方面。未来,AI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更多地惠及用户群体。

    “在能源消费领域,AI可以根据家庭用能的历史数据归纳用户的消费行为,帮助用户在各种供电方式之间择优进行切换,为用户做好微观层面的能源管理。”除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消费建议,陈占明认为,AI在新能源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方面也有应用空间。“通过分析人们的用能模式,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并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

    尽管应用前景广阔,当前,AI赋能新能源领域发展还存有一些挑战与困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林伯强认为,AI性能的不确定性、数据孤岛与高质量数据不足、滥用与社会风险、先进算力不足以及AI自身的能源消耗等问题,都会给AI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带来挑战。对此,需要采取多维度的应对策略,包括推动数据标准化与共建共享、完善AI研发应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数据安全和伦理规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算法模型以降低算力需求,并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支持AI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等。

    陈占明认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主要侧重于在既有的知识框架内处理与预测信息,而更具革新性的AI技术则有望对能源转型产生更大的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4/10/25/detail_20241025180404.html
相关报告
  • 《WPS AI 赋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0
    •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李玲 数字技术在能源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正在加速。2023年3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日前,金山办公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探索AI办公最佳实践”主题论坛,现场发布WPS AI 2.0,包含WPS AI办公助手、WPS AI政务版等应用,并推出政务自研模型—金山政务办公模型1.0。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金山办公陆续推出了WPS 365、WPS AI等产品,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企业办公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打通“数据孤岛”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量。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新区正积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上海市浦东新区数据局局长宋卫华指出,大模型应用对各行各业产生变革性影响,尤其在智慧办公领域,金山办公多年来凭借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断深化大模型在数字办公、智能办公领域的场景应用,显著提高办公效率、提升协作能力,为政府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新一代数字技术为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也带来新的信息安全挑战,对企业的安全防护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金山办公助理总裁冯文广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能源企业组织架构层级多,业务系统繁多,伴随能源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逐渐深入,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提档升级,传统单机化、碎片化的办公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配能源企业数字化对网络互联、数据流通、行业协同的需要。” 据介绍,在服务某集团型能源企业中,金山办公WPS 365为该企业建立全在线、全连接、全协同的办公云平台,打破企业间原有的“数据孤岛”问题,办公文档自动上云,配合多元文档分享管控权限体系,健全该企业内部跨业务、跨部门的数据管理体系。 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当下,金山办公正与能源企业携手建设AI办公新模式,落地办公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企业办公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金山办公在协同和办公领域为能源企业做了很多赋能,从最开始的基础功能到现在的云文档、智能协作再到AI,随着系统的不断应用和推进,逐步延伸到企业的许多生产经营性业务中,比如合同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冯文广指出。 通过归总能源企业的知识文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AI大模型可以为各部门提供知识服务、数据分析,用于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客服服务、市场营销等工作场景,帮助能源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推动能源企业在协同领域的数智化转型。 在数据管理上,WPS 365可为能源企业搭建一个基于企业非结构化文档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利用体系,统一存储和管控分散在各部门、各员工的文档数据。在办公协作上,WPS 365可为能源企业建设专属的一站式AI办公服务,可以帮助能源企业打通人与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作,与此同时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为所有员工提供新一代的办公生产力工具,助力办公和业务提效。在AI赋能上,WPS AI企业版的应用让WPS 365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无论是文档编辑、数据分析还是企业项目管理,AI都能提供精准高效的支持。 能源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据了解,针对企业组织用户,金山办公专门推出了WPS AI企业版,由AI Hub(智能基座)、AI Docs(智能文档库)和 Copilot Pro(企业智慧助理)三个核心组成。 其中,AI Hub集成了国内主流大模型的AI能力,例如MiniMax、智谱AI、文心一言、商汤日日新、通义千问等。金山办公与国内上百种模型进行了适配磨合,实现基础AI服务的开箱即用,这也让用户克服了大模型选择困难症并极大降低使用门槛。AI Docs解决了能源企业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的难题,解决海量的企业非结构数据如何转化为知识并进行二次利用的问题。Copilot Pro则解决了大模型如何通过数据赋能到落地到业务场景的问题。 金山办公央国企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任斌以某电网企业的应用为例做了介绍,WPS AI基于企业知识沉淀进行智能问答,应用于更多电网业务场景,助力实现数据价值化。比如通过私有化模型打造产品资料库,实现AI智能问答,辅助企业共同增强员工电力知识;还可以提炼巡检信息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提升巡检效率;另外,支持日常办公的智能写作,作为客服部门的智能助手;随手拍功能支持根据工作人员拍摄的图像识别电力专业问题。 “在服务能源企业的办公数字化、智能化中,我们秉持开放的合作状态。金山办公支持数字办公应用和平台的整装交付,为能源企业搭建以即时协作为核心的协同办公平台,集中所有的办公应用,接入能源企业的后勤、行政、业务系统,帮助能源企业开启一站式办公。”冯文广指出。 据介绍,金山办公凭借自身稳定发展积累了深厚的ToB服务经验,WPS 365已经在企业组织中广泛应用,目前服务的政企客户数量达到1.7 万家,包括华润数科、通威股份、国家电网等企业。金山办公将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办公领域落地,为各行各业的AI办公及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平台。 【责任编辑:慕悦 】
  • 《建筑能源技术》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8-03
    • 在大多数工业国家,最终能源需求的40%以上归因于建筑业。大部分能源用于室内空调和舒适性:加热,冷却,通风,除湿和加湿以及热水加热和人造照明。因此,建筑部门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发挥着中心和影响。 Fraunhofer ISE的业务领域建筑能源技术涉及所有建筑类型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相关领域:住宅和非住宅建筑以及新建和现有建筑。 2015年,Fraunhofer ISE大大扩展了其在加热和制冷技术领域的实验室空间和设备范围。随着能源系统转型的开始,电力和热力应用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电动和气驱动的热泵正在成为最主要的采暖技术。因此,他们在建筑能源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施以及创建灵活的,电网支持的运营理念是Fraunhofer ISE的重要研究课题。 同时,将太阳能转换器(如光伏和太阳能热能)整合到建筑物中的整体方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综合考虑建筑和建筑施工因素是必要的。 除了单户家庭的概念,Fraunhofer ISE还在为城市居住区甚至整个城市提供解决方案。分享热电网的方案或详细模拟以协助城市实施具体步骤以实现气候保护目标的方法仅仅是Fraunhofer ISE可以提供的支持的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