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美国粮食保障率的重要因素解析》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李楠
  • 发布时间:2017-11-27
  • 每年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DA)都会通过美国人口调查局(U.S. Census Bureau)开展调查并进行评估,以确保所有家庭拥有足够粮食供给量。2016年,12.3%的美国家庭粮食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是说,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这些家庭由于缺乏资源,无法为所有家庭成员提供充足的粮食。这一数字与2015年的水平相差无几,但是明显低于2014年的14.0%。粮食保障不足率的降低也反映了同时期内其他经济指数的趋势,包括贫困率和食品价格的下降。

    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家庭可以分为保障率低和保障率极低两类。2007年,11.1%的美国家庭无法保障粮食供应,4.1%的家庭粮食保障率极低。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和极低保障率在2007~2009的经济衰退期显著上升。2011年达到最高的14.9%,此后开始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衰退期以前的水平。极低保障率同样在2008年和2009年升至5.7%,2010年降至5.4%;然后从2011年至2014年基本没有变化;2014年为5.6%,2015年降至5.0%,2016年4.9%的美国家庭为粮食保障率极低家庭,与2015年的水平相差无几。

    粮食保障状况主要决定于经济和人口环境。美国人口各个亚群之间粮食保障不足的问题千差万别。如果能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粮食保障不足的风险增加,以及确定粮食保障不足的情况在人口亚群中的分布(即粮食保障不足的人口中亚群出现的频次),就能有针对性地对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粮食和营养援助。例如,有孩童的家庭和单亲家庭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可能性更大。2016年,31.6%的单亲母亲家庭和21.7%的单亲父亲家庭都无法得到粮食保障。

    虽然有些家庭群体的粮食保障不足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他们人数众多,就会在所有粮食保障不足的家庭中占有较大比例。例如,相较单亲母亲家庭(31.6%)和单亲父亲家庭(21.7%),多成人、没有孩童的家庭粮食保障不足的普遍性较低(8.0%)。但是,从整个国家来看,多成人、没有孩童的家庭比单亲家庭的人数多,因此就在所有粮食保障不足的家庭中占有更大比例:多成人、没有孩童的家庭占所有粮食保障不足家庭的27%,单亲母亲家庭占20%,单亲父亲家庭占比4%。

    从人种分布情况来看,白人、非西班牙裔家庭的粮食保障不足普遍率(9.3%)低于黑人、非西班牙裔家庭(22.5%)或西班牙裔家庭(18.5%)。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2016年,非大城市的县(15.0%)和主要城镇(14.2%)的粮食保障不足普遍率高于郊区(9.5%)。根据居民区的粮食保障不足分布,绝大多数粮食保障不足的家庭都位于城市区域。2016年,约有18%粮食保障不足的家庭居住在非大城市地区或农村县级地区。

    收入是导致粮食保障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低收入家庭的粮食保障不足普遍率远远高于情况相似但收入较高的家庭。2016年,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85%的家庭中,31.6%粮食保障不足。一家4口(两名成人,两名孩童)2016年的联邦贫困线为24,339美元。这些低收入家庭占到了粮食保障不足家庭的绝大部分(58.9%)。

    (编译 李楠)

相关报告
  • 《美国粮食收成受气候变化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1-23
    • 为了更好地评估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影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运行了一套全面的美国农作物产量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再现所观察到的历年来高温引起的作物产量锐减,从而确认他们捕获了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主要机制。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增加灌溉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有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研究结果认为需要限制全球变暖以遏制作物损失。 研究的主要作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伯恩哈德(Bernhard Schauberger)阐明他们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是基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强大知识和大量的数据与详细算法。但是,它们当然代表不了整个复杂的作物系统,所以研究人员称之为模型。科学家将模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确认模型是否包含了关键计算因素,包括从温度到CO2,从灌溉到施肥。 研究认为没有有效的减排措施,2100年小麦产量可能损失20% 如果每天气温为30°C以上,玉米和大豆都会损失约5%的收成。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捕捉到超出阈值的热量增加多少可能会导致突然和大量的产量损失。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下,气温会更加频繁、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力。预计在本世纪末,在没有有效减排的情况下,与非温度升高区相比,温度升高导致的小麦收获损失为20%,大豆为40%,玉米为50%,这些损失甚至不考虑超过36°C的极高温度,否则预计产量将进一步降低。这些影响远远不止美国这个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地:世界市场作物价格可能会上涨,而这是贫穷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 灌溉可能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只在具备充足灌溉水的地区才可行。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合著者乔舒亚.埃利奥特(Joshua Elliott)揭示在模拟中增加农田灌溉时,损失大大减少,因此温度升高带来的水胁迫似乎比热胁迫的影响要大得多。当从土壤到植株的供水减少时,叶片中的小开口逐渐闭合以防止水分流失。因此,这样能防止二氧化碳扩散到植物细胞。此外,作物通过牺牲地面生物量甚至产量以增加根系生长,以此作为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因此,埃利奥特认为灌溉可能是抑制气候变暖极端影响的一个重要适应手段。 燃烧化石燃料使空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这通常会增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因为对于每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单元会失去更少的水分。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并不能保证高温时的产量。温度大于约30°C时,模拟中额外的CO2施肥并不会缓解相关收益率的下降。 比较不同电脑模拟气候变化影响是ISIMIP项目的核心(部门间建模影响对比项目),项目由全球大约100个模型组组成。项目模拟工作是与AgMIP(国际农业模式比较及提高项目)共同合作完成。
  • 《粮食系统和环境对营养的重要性》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1-03-05
    • 为了确保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提供健康、安全和营养的食品,必须对全球和地方粮食系统进行改革。粮食系统是影响饮食、人类健康以及一系列其他结果的复杂实体,包括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复原能力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然而,粮食系统促进并容易受到威胁其可持续性的持续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尽管近年来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有所增加,但在环境因素、食物系统和营养结果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的知识仍存在许多差距。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这一新兴领域,并描述了在气候破坏和环境退化的时代,为了带来粮食政策的变化,需要什么创新的营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