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报告探讨全球粮食保障问题根源及对策 》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美国农业部(USDA)经济研究局(ERS)2017年7月发布《全球粮食保障的进展与挑战》报告,使用ERS国际粮食保障和国际农业生产力的数据库、国际组织如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和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以美国农业部年度国际粮食保障评估(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s,IFSA)跟踪调查的76个中、低收入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全球粮食保障问题的根源以及对策。并重点对粮食保障评估、农业生产力、粮食贸易、粮食保障网项目和营养工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粮食保障评估

    高质量的数据和测量方法的改进对于评估基于证据开展的项目十分关键,如《全球粮食保障法》(Global Food Security Act,GFSA)的项目。研究人员如果要确认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人口数量,就必须使用多项指标来衡量这一问题的4个方面——是否可获得、是否有获得的渠道、利用情况和稳定情况。可以采取的指标有:国家层面关于可获得性和渠道的指标、家庭层面关于渠道和利用情况的指标、物质层面关于营养和健康表现的措施、以及新的有关粮食保障的试验性措施。评估技术的选择决定着测量结果,目前也在重点提升技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二、农业生产力

    研究对象中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的主食大部分来自于本国供给。过去几十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生产力和粮食收成的增加都极大地缓解了粮食保障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较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粮食,大大促进了粮食保障。

    通常来说,农业生产力提升越快,粮食无法得到保障的局面就能越能得到缓解。通过生产力研究和采纳推广技术、扩大市场准入和风险管理等工具,已经在许多国家获得了收益,并为促进粮食保障作出了贡献。

    三、粮食贸易

    有些国家由于气候、土地匮乏、水资源不足等因素,本国生产力有限,因此粮食进口就在缓解粮食保障问题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有些国家对粮食进口有限制,因为他们担心进口粮食会对本国粮食生产和行业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外币储备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但是长期来看,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找到了有效的粮食保障战略:在国际市场竞争产品和服务、向国际贸易敞开粮食市场的大门。

    四、粮食保障安全网项目

    从传统的粮食援助到提供有条件/无条件的现金补助等新方法,各国实施的粮食保障安全网项目不尽相同。

    现金补助项目比传统方法投入更少、效益更好,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充足的粮食市场和管理能力来实行这一方法。不过,得益于信息技术、个人身份识别、银行业、移动电话等方面的进步,现金补助项目得到了极大推广,减少了市场失灵现象。而这些与收购、销售、储存商品相关的失灵现象在传统的实物项目中都有出现。

    五、营养

    营养是GFSA的主要关注点,即便粮食的可获得性和渠道问题都已有所改善,营养问题仍然是一大挑战。饮食多样化对促进营养至关重要,虽然人们的日常饮食确实已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或弱势亚群体来说并非如此,比如母亲和年幼的孩童。干净的水源和有效的卫生设施等一些非饮食因素同样是促进粮食利用和提升群体人口营养的关键所在。

    (编译 梁晓贺)

相关报告
  • 《2020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0-05-23
    • 粮食系统正处于关键时刻——它们正迅速演变以满足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但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粮食系统可以为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带来广泛的经济和发展利益。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2020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审查了能够促进包容性的政策和投资以及不断扩大的工具和技术范围。 各章探讨了包容性的必要性,小农、青年、妇女和受冲突影响的人民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扩大农业食品价值链和国家粮食系统转型所提供的机会。
  • 《报告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保障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xinning
    • 发布时间:2016-10-17
    • 2016年6月14日,华盛顿特区——今天,由十个研究机构多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发表报告称,完善的生物燃料和生物能发展项目,可促进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两者共同改善。报告正视公众的错误观念,即“生物燃料影响粮食安全”,阐明了这一观念的来源。 该报告一个核心目标是“调和粮食安全和生物能源:行动重点”。该目标指出,粮食安全和能源安两者互为补充,这点在联合国主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下的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中都有体现。作者阐述了若干途径,以确保维护当地粮食安全和稳定供应清洁能源两者相互协同。 该报告提出,应采取科学措施,保证生物燃料、粮食作物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协调管理。报告刊登于《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质能》杂志,是“生物燃料和粮食安全”国际会议启动的跨国界多学科协作项目的最终知识成果,该会议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IFPRI)于2014年11月主办。 “报告明确了2014年会议议题,总结了关于‘如何确保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与减轻贫困、饥饿并行不悖’的集体认知”,IFPRI资深研究员、会议支持人、报告共同作者希瓦•穆桑吉(Siwa Msangi)说,“报告中的信息与IFPRI近期发布的2016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相呼应,该报告用一个章节阐释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 报告强调,理解粮食安全,确定能源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背景不可或缺。科学合理的生物能源政策能促进粮食安全,通过为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吸引投资,缓解贫困和饥饿。报告也强调,粮食和生物能源在土地利用上并不冲突,土地资源并非粮食安全的核心因素。作者提出的上述观点,挑战了“燃料和水,如何抉择”的辩论,驳斥了诸多妖魔化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的言论。 报告第一作者,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ies,简称ORNL)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院(Climate Change Science Institute)研究员基思•克莱恩(Keith Kline)表示,“过度依赖国际通用模型,忽视生物燃料的本地成本效益是错误的。食物、生物燃料、气候三者的辩论中,准确及时的本地信息至关重要,但长期缺位。 报告共同作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农村工程研究所(the Instituto de Ingeniería Rural)的乔治•安东尼奥•希尔伯特(Jorge Antonio Hilbert)认为:“关于粮食安全和生物燃料的诸多消极观点,都基于对条件和模型的错误解读。” 报告结论回答了“生物能源如何促进粮食安全”的问题。一条结论指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在促进农业市场发展,提升生物能源项目可行性中应扮演的角色。 另一条结论则阐明了,如何促进多样性种植,在提供高附加值副产品或用途,促进生物能源发展的同时,增加粮食供应。 报告指出,生物质能可满足一个国家较大比重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粮食生产。圣保罗大学学者格鲁西亚•索萨(Glaucia Souza)提出,“巴西的甘蔗乙醇项目,通过40年的持续监控、学习和适应,充分说明奖励土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与提升粮食安全、减轻贫困可以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