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基于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商业香蕉成熟过程中的均匀性分析和感官预测》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5-05-19
  • 基于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商业香蕉成熟过程中的均匀性分析和感官预测


    2024年9月25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Ria Kanjilal和Ismail Uysal在国际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CR一区,IF2023=6.4)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data-driven uniformity analysis and sensory prediction of commercial banana ripening process”( 基于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商业香蕉成熟过程中的均匀性分析和感官预测)的研究论文。


    摘要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方法,通过机器学习(ML)在冷链物流中优化香蕉成熟过程,确保果皮颜色和果肉温度的均匀性。实验表明,通过控制CO2和O2浓度,可实现果实的成熟均匀性。此外,研究首次利用其他大气变量成功预测了氧气浓度,验证了CO2对香蕉成熟过程的预测能力。长短期记忆(LSTM)回归模型表现最佳,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3和0.202,R2值为0.999和0.959,为冷链过程中的成熟监控提供了新路径。


    引言

    保持采后果实的品质是食品供应链中的一项重要挑战。香蕉作为需熟果,运输中需保持绿色状态。传统的香蕉成熟过程依赖手动调节气体水平,导致成熟均匀性难以控制。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有望改善这一过程。本研究利用大规模数据集进行成熟过程的气体浓度控制和成熟度预测,提出一种非侵入性监控方法。


    研究内容

    (1)数据收集与处理:从2000至2014年采集的数据和2018年18周的运输数据涵盖了温度、CO2和O2浓度,以及果肉温度等变量。采用低通风包装(LV)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模型(如LSTM)分析。

    (2)氧气水平预测实验:使用七种模型对O2水平进行预测,其中LSTM模型显示出最佳性能。在CRD-18W数据集中,使用五种回归算法,得到了最佳的R2值,表明该方法在实际物流中的适用性。

    (3)均匀性实验:分析了CO2和O2水平的变化对果肉温度和颜色指数的影响,发现较高的CO2浓度波动与果肉温度不均匀性高度相关。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通过严格控制CO2和O2浓度,可以显著改善香蕉成熟过程中的均匀性。该方法为冷链中的香蕉成熟过程提供了高效的监控手段,并在提高供应链成熟度一致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将探讨不同水果的个性化成熟模型,以提高适用性和鲁棒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521424004484?via%3Dihub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521424004484?via%3Dihub
相关报告
  • 《“香蕉艾滋病”基因编辑成避免香蕉灭绝的希望》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9-10-30
    • 南美洲是香蕉生产和出口大国,南美的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危地马拉也是香蕉的大生产国。 香蕉种植园最怕的就是真菌感染,1950年,一种叫做巴拿马病的香蕉传染病爆发,直接导致当时在南美洲广泛种植的香蕉品种大麦克香蕉(Gros Michel)彻底绝种。 此后,科学家培育出对巴拿马病有抵抗能力的新品种卡文迪什香蕉(Cavendish),取代大麦克香蕉,成为目前最广泛种植的香蕉品种,现在,卡文迪什香蕉占全世界香蕉总销量的99%。 香蕉危在旦夕 然而,感染香蕉的真菌也一直在进化,巴拿马病的一个变种黄叶病热带第4型,出现了。黄叶病热带第4型,是由真菌感染导致,一旦感染香蕉,就会导致水分及养料无法输送,使香蕉树中心部分萎缩发黑,2-3年内更可令香蕉园内所有香蕉彻底枯萎。 可怕的是,这种真菌的孢子能潜伏在泥土中30年以上,因此一旦感染过的土地,就不能再种植香蕉,而且这种真菌能通过水滴及依附在机器或鞋子上的少量泥土传播。这种可怕的香蕉传染病被形象的称呼为香蕉艾滋病,这种香蕉艾滋病之前已在亚洲广泛传播。 “香蕉艾滋病”蔓延,CRISPR基因编辑成为避免香蕉灭绝的唯一希望 然而,就在上个月,哥伦比亚政府证实,黄叶病热带第4型已经传播到了哥伦比亚的四个香蕉种植园。 遏制黄叶病热带第4型传播的唯一方法就是销毁种植园所有植物,并关闭整个种植园数十年。因为这种真菌的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0年以上,杀菌剂对它们根本无效。 由于卡文迪什香蕉的广泛种植,黄叶病热带第4型一旦大规模传播,将很可能彻底摧毁整个香蕉种植业。因此设计并培育能够抵抗这种病害的新一代香蕉,变得非常紧迫。 由于卡文迪什香蕉是无性繁殖的,没有种子,只能通过克隆进行繁殖,因此无法通过传统育种方法赋予它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的抗病性。 佛罗里达大学植物病理学家兰迪·普洛茨(Randy Ploetz)认为,想从这种真菌手里挽救卡文迪什香蕉,或许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修改它的基因组。 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开始这项研究,他们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野生香蕉中的一个基因加入到卡文迪什香蕉基因组中,来增强卡文迪什香蕉对真菌的抵抗力。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在田间测试这种改良香蕉。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专家 James Dale 说,从今年7月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咨询他转基因香蕉的问题,因为黄叶病热带第4型已经传播到了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人们对转基因香蕉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其实,这这不是商业种植香蕉品种第一次面临灭绝。1950年,一种叫做巴拿马病的香蕉传染病爆发,直接导致当时在南美洲广泛种植的香蕉品种大麦克香蕉(Gros Michel)彻底绝种。 好在卡文迪什香蕉被培育出来,它能够抵抗巴拿马病,而且韧性足以承受出口过程中的搬运,并且具有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味道,很快,卡文迪什香蕉取代了大麦克香蕉,称霸出口香蕉市场。 然而,这一次面临的麻烦更大,因为目前没有天然存在的香蕉同时具有卡文迪什香蕉的品质和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的抵抗力 导致黄叶病热带第4型的真菌如此强大,真菌的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0年以上,杀菌剂对它们根本无效。研究人员认为,卡文迪什香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灭绝,除非能够对其进行修饰以抵抗这种真菌。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专家 James Dale 的团队,一直致力于通过从野生香蕉中选取抗病基因,对卡文迪什香蕉进行基因改造,该基因赋予了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抗性。 2017年他们通过一次小型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后,然后研究团队开始了一项较大规模的研究。他们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半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转基因的卡文迪什香蕉。 结果表明,这种转基因香蕉的状况很好,对真菌的抵抗能力很好。 “香蕉艾滋病”蔓延,CRISPR基因编辑成为避免香蕉灭绝的唯一希望 他计划在2021年研究结束后,向澳大利亚监管机构申请批准销售转基因卡文迪什香蕉。但是,无法预测监管机构是否会批准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批准。 即使这种转基因香蕉获得批准生产,能不能卖得出去也可能是一个问题。转基因作物长期以来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公众的抵制,尤其是在欧洲。他们的研究团队拥有这种出色的香蕉,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拥有良好的抵抗能力,但是消费者是否会购买完全是另一个问题。 用CRISPR去改造香蕉 James Dale 的团队正在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卡文迪什香蕉的的基因组,以增强其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的抵抗力。 具体来说,他们尝试打开卡文迪什香蕉的一个休眠基因,该基因赋予香蕉对黄叶病热带第4型。 这种方法不需要引入外源基因,因此可能更容易通过监管部门的批准。 但是这项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要等到几年才能进入试验阶段 “香蕉艾滋病”蔓延,CRISPR基因编辑成为避免香蕉灭绝的唯一希望 一家英国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Tropic Biosciences,正试图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来增强卡文迪许香蕉的免疫系统。 所有植物都产生控制其自身某些基因活性的小链RNA。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RNA链中的某些有时可以抑制病原体中的基因,使入侵者瘫痪。这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使用CRISPR编辑卡文迪什香蕉中的RNA链,从而使黄叶病热带第4型中的基因沉默。 能否被接受是个问题 但目前尚不清楚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将如何迎接基因编辑香蕉。 2016年,美国农业部决定不对使用CRISPR基因编辑蘑菇进行监管,这表明美国可能会以类似方式处理CRISPR基因编辑香蕉。 哥伦比亚、智利、巴西、日本和以色列政府已经发布了官方声明,表明他们也可能对CRISPR基因编辑农作物宽容。 但是,欧盟已经表示,将像对其他转基因食品一样严格评估基因编辑作物。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植物遗传学家 Rodomiro Ortiz,支持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针对卡文迪什香蕉的基因编辑,但他告诫不要只专注于对卡文迪什香蕉的改良。 除了卡文迪什香蕉以外,地球上还有一千多种其他类型的香蕉。虽然它们有的不及卡文迪什香蕉的产量,有的无法运输,有的味道不好。但是,它们是一个巨大的香蕉宝库,商业香蕉公司可以尝试改良这些品种来建立替代品种,这样也能让人们吃到多种多样的香蕉。 来源:BioWorld
  • 《佛罗里达大学等分析2019-nCoV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13
    • 佛罗里达大学等于2020年2月11日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的文章。 研究人员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26日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所有2019-nCoV感染患者数据。研究人员比较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状况之间的发病和死亡发生率,用传播模型估计病死率(CFR)和基本传染数R0。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月26日,30个省共报告8866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4021例(45.35%)。近一半的患者年龄在50岁或以上(47.7%)。每10万人中的发病人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为0.31,女性为0.27。平均潜伏期为4.75天(范围:3.0-7.2天)。分别约有25.5%、69.9%和4.5%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严重肺炎、轻度肺炎和非肺炎。总体CFR估计为3.06%(95%CI 2.02-4.59%),但年龄≥60岁、严重肺炎的基线诊断和诊断延迟的男性患者与CFR显著升高有关。在不同的潜伏期和传染期的敏感性分析中,R0估计为3.77(95%CI 3.51-4.05),范围为2.23-4.82。研究指出,与SARS-CoV相比,2019-nCoV具有相当的传播性和更低的CFR。研究人员基于个人监测数据的发现,强调在症状发展为严重肺炎之前及早发现老年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