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10% 全球经济衰退警报拉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7
  • 国际油价再遭重挫。

    截至5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破100美元关口,收于每桶99.50美元;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73美元,收于每桶102.77美元。两油当日盘中最大跌幅均超10%。

    国际油价为何大跳水,行业凛冬将至?

    衰退担忧笼罩市场

    本次国际油价暴跌与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紧密相关。

    随着通胀数据持续高企,多国央行加息压力倍增。7月份以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多次释放鹰派信号,导致投资者对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的恐慌情绪大幅升温。

    当地时间7月5日,英国央行警告称,英国和全球经济前景“严重恶化”。世界各地的能源和燃料成本正在迅速上涨,总体上使得生活成本提升速度更快。

    与此同时,能源紧张加剧市场不安情绪。据报道,自2021年初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了约700%。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

    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报告称,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大幅上升,今年冬季欧洲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达40%。

    受上述情况影响,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助长美元走强,美元指数当日上涨至20年来的新高。而以美元为单位计价的大宗商品因购入成本上升,投资吸引力下降,油价显著承压。

    经济预期不容乐观

    事实上,考虑到疫情反复叠加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影响,全球市场衰退风险早有显现。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加剧、实际工资下降、能源危机、粮食紧缺等问题不断浮现。为此,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在其最新预测中都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此外,多个经济体增长预期也经历重估。IMF近日大幅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IMF表示,目前预计2022年美国GDP将增长2.9%,低于其4月份作出的增长3.7%的预测。IMF还将美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1.7%,并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低至0.8%。

    野村控股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除了美国之外,欧元区、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将陷入衰退。

    法国将2022年GDP增长目标下调至2.5%,而在此前预算中预计增长为4%。

    德国宏观经济和经济形势研究所(IMK)将2022年德国GDP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1.9%,将2023年增长预期从3.2%下调至2.6%。

    国际油价何时收复失地?

    由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感到恐慌,导致国际油价近期频繁跳水。经受多次冲击后,油价何时能够收复失地,卷土重来?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分析指出,随着宏观层面经济衰退及加息提速收紧流动性的预期增加,投资者对原油市场的看涨情绪逐渐消退。长期来看,如果各国延续当前的货币收紧政策,用于投资及投机的资金将会继续减少,加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能源需求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从高位回落将成为必然。以轻质原油为例,7月份主流价格运行区间或将保持在每桶95至110美元之间。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近日称,预计今明两年的布伦特平均油价都将处于102美元/桶左右,同时强调如果欧美制裁导致俄罗斯石油产量降至每天900万桶以下,油价可能飙升到每桶150美元。

    美银认为,即使出现经济衰退,2023年的布伦特均价也会超过每桶75美元;此外,即便短期内原油现货价格的下行风险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为其提供“保底”作用。

    分析认为,尽管当前油价出现一些起伏,但高位运行大势难改。当前正属于全球原油消费旺季,需求将逐步抬升;长期来看,原油供应偏紧的态势仍会加剧,油价持续暴跌概率不大,无需等待较长时间即有望收复失地。

相关报告
  • 《当前油价回落引发经济衰退恐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05
    • 迪克森表示:“美国经济2023年第一季度的年化增长率从上一季度的2.6%降至1.1%,这可能预示着借贷成本上升,物价上涨,继而阻碍经济增长。” 迪克森表示,GDP增长与石油需求“密切相关”,但她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这一关系“略有脱钩”。 迪克森还警告称,5月将是“宏观数据和基本面季节性都很复杂的一个月”。她指出:“5月的石油需求通常疲软,因为许多炼油厂处于维护状态,北半球的消费者等待夏季出行,因此现在需求疲软并不一定意味着油价在需求旺盛的夏季依旧低迷。”她还补充道:“我们也可以在5月了解欧佩克+是否会真的减产110万桶/日,以及有多少俄罗斯原油和柴油继续涌入市场并补充库存。” 2022年11月7日,布伦特原油的收盘价为每桶97.92美元,2022年12月9日跌至每桶76.1美元,2022年12月30日回升至每桶85.91美元,2023年1月6日跌至每桶78.57美元,1月26日回升至87.47美元,2月3日跌至79.94美元,2月13日回升至86.61美元,3月17日跌至72.97美元,4月14日回升至每桶86.31美元。5月2日,布伦特原油的收盘价为每桶75.32美元。 根据Rystad Energy高级副总裁豪尔赫·莱昂(Jorge Leon)上个月发送给Rigzone的一份重要的市场最新消息,此前,欧佩克+宣布减产,如果真的减产110万桶/日,将进一步收紧石油市场,使布伦特原油价格比预期更快地涨至每桶100美元,并在今年夏天达到每桶110美元左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26日凌晨12:37,全球已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为7.6447亿例,死亡人数为691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共接种133.4亿剂疫苗。
  • 《能源危机持续加剧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6
    • 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管道21日如期恢复供气。有分析指出,“北溪-1”管道恢复供气仍不足以抵御欧洲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高涨令通胀水平居高不下,欧洲央行更快收紧货币政策进行应对的压力加大,但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并加大部分重债国的融资压力,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升。 俄恢复通过“北溪-1”向欧供气 7月21日,为期10天的例行维护工作结束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管道如期恢复供气。“北溪-1”管道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此次例行维护备受外界关注。 据俄新社援引管道运营商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报道,“北溪-1”于莫斯科时间当日7时开始恢复供气,第一个小时的实际输气量接近190万立方米,约为管道运力的30%,要达到指定的每小时266万立方米运力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穆勒在推特上表示,“北溪-1”目前的实际供气量超过了预期,预计21日可达到进行维护工作前的水平,即管道运力的40%。 德国天然气运营商卡德天然气运输公司表示,等供气恢复至指定水平后,将在其平台上公布实际输气量。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最大股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上个月宣布将通过“北溪-1”管道的天然气出口量削减至运力的40%,原因是送修设备未能及时到位。此前俄罗斯将涡轮机交给设备供应商西门子能源公司维修,维修地在加拿大,而加方以制裁为由禁止设备返还。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加拿大方面已于17日向德国西门子公司归还送修的设备,预计设备将于24日前后运抵俄罗斯。 “北溪-1”管道恢复供气的消息缓解了市场紧张情绪。此前,欧盟委员会及许多市场人士都对该管道在维修后重新启动不抱希望。据法新社报道,在俄罗斯恢复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后,欧元以及欧洲多国股市上涨。 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20日表示,由于设备维护和检修进展缓慢,且另一台设备将于7月26日送去维修,“北溪-1”管道的输气量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欧洲多国加紧应对能源短缺 “北溪-1”暂停运营加剧了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尽管现已恢复运营,但有分析指出,即便“北溪-1”恢复至维护前40%运力的水平,仍不足以抵御欧洲面临的能源危机。 近来,欧洲遭遇百年一遇的热浪侵袭,英国、匈牙利多个欧洲国家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发布红色警报。世界气象组织19日表示,当前正席卷欧洲的热浪将持续至下周。极端热浪推升了电力消费需求,各国发电和用电需求激增,本就脆弱的能源市场雪上加霜。 更严重的问题是,欧洲对能源的需求到冬季才到达顶峰,当前正值欧洲国家准备为冬季补充能源存储之际,而俄罗斯向欧输气的主力管道刚刚恢复,且未来仍充满变数,因此,今年冬天欧洲将面临更大的能源挑战。 欧盟委员会20日公布一项提案,提议从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成员国采取自愿措施,将天然气使用量与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减少15%以上。 该提案要求,到今年9月底,欧盟成员国必须更新应急计划,制定减少天然气使用量措施。减少使用天然气计划主要侧重于工业等领域,家庭、医院、学校等不受该措施影响,但也应减少不必要的使用,避免能源浪费。 据法新社报道,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进一步减少甚至完全停止,欧盟方面可能强制实施能源配给方案。 据路透社报道,“北溪-1”每年可向欧盟输送超过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去年欧盟通过该管道从俄罗斯只进口了约1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能源短缺威胁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欧洲国家。6月以来,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洲国家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外媒分析称,如果俄罗斯全面切断或大幅削减对欧洲供应天然气,将导致许多工厂被迫关闭、家庭减少供暖,这将对欧洲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能源危机影响下,欧洲通胀水平已经升至8.6%的高点,成为迫切需要应对的经济难题。欧洲央行一再表示将采取必要紧缩措施应对高通胀,但由于担心经济增长因货币政策调整受到拖累,尤其是欧元区高负债国家受到的冲击可能较大,因此,与美联储相比行动步伐远远落后。 欧洲中央银行21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 近期,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高负债欧元区国家的融资成本呈现上升趋势。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升至3.4%,尽管尚未触及警戒线,但一些分析担忧,市场情绪快速转向将可能引起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迅速升至危险水平,令十多年前欧元区面临的债务危机再现。 欧元对美元汇率在上周多次跌破平价。尽管在跌破平价后迅速反弹,但不少分析认为,能源危机影响下欧元区增长前景黯淡,欧洲央行紧缩步伐远落后于美联储,重债务国家局势不稳等多重因素很可能进一步打压欧元。疲弱的欧元会进一步加剧欧洲能源价格的上涨和输入型通胀压力。即使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会断供,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也会使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 欧洲目前还正面临新一轮疫情,这也可能给经济活动带来不利影响。不少经济学家均预期,欧元区明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还有一些分析认为,衰退可能更早就出现。 荷兰商业银行的欧元区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预计,今年年底欧元区经济就可能出现衰退,因为高通胀正在不断打击购买力。欧洲的长期经济增长状况则取决于政府如何解决转向可再生能源所需的巨额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