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与NOAA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创历史最热纪录,北半球夏季热浪引发大规模死亡、电网超载及公共卫生紧急状况,研究预测老龄化人口面临更高风险》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 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5-10-30
  • 2024年北半球夏季伊始,地球已面临极端高温。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科学家报告称,2024年5月成为NASA全球表面温度分析中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月,同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指出,2024年1月至5月是其175年温度记录中同期最暖的时期。6月19日,北半球气温较正常高出1.1摄氏度。 在此背景下,北半球早夏遭受了严重的热浪袭击。中美洲、美国西南部和东部的气温在五月和六月飙升,同时中东、南亚和非洲也经历了高温天气。这一系列热浪导致大量死亡病例,电力系统负荷过大,并打破了气象记录。 卫星观测与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GEOS)全球模型预测的温度数据显示,北非、中东和南亚地区在2024年6月15日至25日期间的每日最高地表气温。动画显示,最深色的红色区域温度超过40摄氏度。根据新闻报道,印度德里在6月18日的夜间气温高达35.2摄氏度,为数十年来最热夜晚之一;希腊气温达到44.5摄氏度,导致学校和历史景点关闭;沙特麦加在朝觐期间气温高达49摄氏度。许多城市在极端高温下缺乏空调、大型户外活动、夜间高温和绿色空间有限,进一步加剧了高温的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52995/in-the-grip-of-global-heat
相关报告
  • 《恐怖的新冠:研究发现,重症幸存者面临12月内死亡高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自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累积感染病例已超过 2.67 亿,死亡人数超过 527 万,且新感染病例数依旧以每日近 70 万的数字增长,形势可谓是相当严峻。 遥想当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新冠病毒会像当年的 SARS 一样在短暂的爆发后销声匿迹。而随着全球新冠病毒不断蔓延,beta、delta 以及 omicron 等变体不断出现,人们才恍然大悟,未来新冠病毒或将会与人类长期共存。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尽可能将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 近日,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社区健康和家庭医学系 Arch G. Mainous 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对 13638 名参与者进行随访分析发现,相比于轻度患者和普通人,严重的 COVID-19 感染者在未来 12 个月内死亡风险显着增加。 对此 Mainous 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严重 COVID-19 感染会留下明显后遗症,未来死亡风险显着增加。因此,预防严重 COVID-19 感染对于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非常有必要。而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不仅可以预防 COVID-19 感染,还能降低 COVID-19 感染的严重程度,进一步表明了疫苗接种在预防 COVID-19 相关死亡方面的价值。” 该研究以“COVID-19 Post-acute Sequelae Among Adults: 12 Month Mortality Risk”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Frontiers in Medicine 杂志上。 新冠后遗症不容忽视 COVID-19 肆虐全球已近 2 年,目前人们对这场疫情依旧束手无测,很多国家甚至直接躺平,放任病毒传播。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 COVID-19 的危害和全世界的影响依旧不确定。除了直接导致患者住院和死亡外,COVID-19 感染还会留下一系列后遗症,持续危害患者健康。 首先是肺部损害。部分 COVID-19 患者康复出院后会持续存在肺部问题,例如肺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肺组织纤维化,或者是疲劳、肌肉无力等症状。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治愈后仍伴有咳嗽、易疲劳等后遗症,部分人回到工作岗位后,由于呼吸急促和肌肉酸痛,甚至连短距离的散步都无法进行。 其次是对肝肾的损害。此前,一篇名为“Caution on Kidney Dysfunctions of 2019-nCoV Patients”的论文,对 59 名 COVID-19 感染患者研究发现,近 63% 的患者表现出肾功能不全的症状,CT 扫描显示 100% 的患者肾脏影像学异常。英国和加拿大的专家们也发现,接受重症监护的新冠患者中,有 8%-12% 出现了肝或肾衰竭,需要依靠常年的透析治疗才能生存。 此外,新冠病毒还会对人类心脑血管以及其他器官造成一系列损伤。COVID-19 感染者除了在急性感染期的患者,会出现持续性肺弥散障碍和呼吸困难等后遗症外,部分患者在治愈后还会有凝血不佳、脑部损伤、心肌受损等情况。另外,女性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脱发、关节疼痛等轻微不适等等。 而最近 Nature 子刊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还指出,男性感染 COVID-19 后还会降低生育力。具体来说,COVID-19 在入侵人类细胞时除了需要 ACE2 受体外,还需要一种名为 TMPRSS2 的丝氨酸蛋白酶,而睾丸同时表达这两个蛋白,使其更易被 COVID-19 病毒感染,出现细胞损伤。COVID-19 感染睾丸组织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质量,例如破坏血液-睾丸屏障,影响免疫力,打破激素平衡或直接损伤精原细胞。 治愈后死亡风险仍明显升高 此前,人们对于 COVID-19 感染后遗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期,包括急性期并发症导致的在住院风险等等,而对于急性期之后的后遗症尚不了解。有研究显示,COVID-19 感染患者急性期后死亡风险可能依旧会存在,但是具体情况依旧不清楚。 为了明确 COVID-19 感染患者急性期后的死亡风险,Mainous 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对 2020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6 月 30 日在美国健康监测系统内接受核酸监测的 13638 名参与者进行了 12 个月随访,并对其电子健康记录进行了分析。13638 名参与者中有 178 人确诊严重 COVID-19 感染,246 人确诊轻中度 COVID-19 感染,13214 人 COVID-19 阴性。 结果发现,相比于 COVID-19 阴性和轻中度感染患者,严重 COVID-19 患者出院后 12 个月内(经调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显着升高。 具体来说,在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相比于 COVID-19 阴性和轻中度感染患者,严重 COVID-19 感染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 150% 和 87%。而在 65 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相比于 COVID-19 阴性和轻中度感染患者,严重 COVID-19 感染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同样增加了 233% 和 183%。 也就是说,无论是老年人群还是中青年人群,严重 COVID-19 感染后,未来一年内的死亡风险都会明显升高,尤其是 65 岁以下人群,相比之下死亡风险更高。 同时,研究还发现,这些死亡的患者仅 20% 死于 COVID-19 感染相关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剩下 80% 均死于其他原因,而不是 COVID-19 直接导致的死亡。这也再次证实,严重 COVID-19 感染后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对人体持续造成严重危害。 此外,相比于 COVID-19 阴性人群,中度和轻度 COVID-19 感染患者未来 12 个月的死亡风险并没有显着差异。显然,预防严重 COVID-19 感染可明显降低 COVID-19 感染后死亡风险。 总体而言,Mainous 博士的研究表明,与此前的观察一致,COVID-19 感染严重程度对于 COVID-19 感染后遗症有明显影响,严重 COVID-19 感染者未来 12 个月死亡风险显着升高,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均无法幸免。 这一研究不仅为人们了解 COVID-19 感染后遗症提供了参考,也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好地对抗新冠疫情提供了理论指导。显然,当下预防 COVID-19 严重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因此,随着未来新冠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尽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对于降低 COVID-19 死亡非常有必要。
  • 《2022年《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排放再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27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CEI)与美国气象学会(AMS)公报联合发布第33届年度《气候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Climate report)。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变化和海洋热含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1)温室气体浓度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再次达到创纪录的高浓度。全球年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417.1 ppm,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50%,比2021年数值高出2.4 ppm,也是现代观测记录以及追溯到80万年的古气候记录中测量到的最高值。 (2)全球升温趋势持续。 多项科学分析显示,全球地表温度高出1991-2020年的平均值0.25至0.30摄氏度。这使2022年成为自19世纪中晚期记录开始以来六个最温暖的年份之一。 (3)海洋热量和全球海平面创下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海洋存储了由温室气体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中超过90%的多余能量。 (4)拉尼娜使海洋表面温度适中。 始于2020年中旬的赤道太平洋拉尼娜条件在2021年短暂中断后,持续到2022年。连续三年的拉尼娜在2022年对海洋和气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22年的全球平均海洋表面温度与2018年持平,均列历史第六高,但由于拉尼娜持续时间较长,低于2019年和2020年。2022年,大约58%的海洋表面经历了至少一次海洋热浪,这被定义为在特定地点所有记录数据中最热的10%的海洋表面温度持续至少五天。 (5)海洋热浪迫使全球气温再创新高。 在7月,一场为期14天的热浪席卷了西欧。热浪在全球打破了温度记录。7月,一场为期14天的热浪席卷了西欧。英格兰的一个气象站首次记录到40摄氏度的高温,法国超过100个气象站打破了有史以来的温度记录,至少还有六个其他欧洲国家也设置了有史以来的温度记录。欧洲夏季的极端高温导致阿尔卑斯山的冰川融化加剧,仅在2022年,瑞士冰川体积减少超过6%,再次打破损失记录。中东亚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破纪录的夏季高温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干旱,影响了超过3800万人,并造成了47.5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6)北极地区温暖且湿润。 在123年的记录中,北极经历了第五个最温暖的年份。2022年是连续第九年,北极的温度异常高于全球平均异常,这为北极放大提供了更多证据。北极多年冰川面积持续减少。自2012年以来,北极几乎没有超过四年以上的冰川。 (7)热带气旋给全球带造成巨大破坏。 去年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风暴季节期间,有85个命名的热带风暴,接近1991-2020年的87个平均值。三个热带气旋达到了Saffir-Simpson飓风风速的5级强度,这是自2017年以来全球范围内5级风暴最少的一次。全球的积累气旋能量是自1981年有可靠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但几场风暴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在北大西洋,飓风Fiona成为大西洋加拿大历史上最强烈、最具破坏性的热带或过渡性气旋。飓风Ian是一场大飓风,造成了超过100人死亡,并成为美国第三大灾害,损失估计为1130亿美元。在南印度洋,热带气旋Batsirai在Réunion的Commerson火山口降下了2044 毫米的雨。这场风暴还导致了马达加斯加的121人死亡。(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