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美国推出全球首款全硅八通道雪崩光电探测器芯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9-09
  •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硅光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超高速低成本光互连技术。然而在硅光平台上实现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仍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例如需要集成更窄的带隙材料,而这会带来更复杂的制造工艺、更高的制造成本和量产问题。

    近日,美国推出全球首款经济高效的八通道雪崩光电探测器全硅接收芯片。八个通道均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和一致性,响应度为0.4AW-1,暗电流低至1nA,带宽高达40GHz。每通道支持160Gbs-1的创纪录数据传输和低于-50dB的超低串扰,总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28Tbs-1。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

    新型双微环谐振器设计,突破带宽和响应度极限

    硅光子技术采用成熟的CMOS制造工艺,具有更高的集成密度、更低的成本和CMOS加工精度等显著优势。该技术允许将光学芯片直接与电子芯片(如CPU、GPU、张量处理单元和专用集成电路)共同封装。因此,可以重新配置网络以提供比当今电气解决方案高得多的带宽和效率。其中,高速、高响应度光电探测器在光学互联中必不可少。电信波长的光电探测器通常使用通过异质外延生长锗制造的器件来实现。但由于硅锗界面存在缺陷,硅锗光电探测器和雪崩光电探测器存在暗电流较高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除此之外,锗的高温外延生长复杂且成本高昂,并且在整个晶圆上厚度分布不均匀。高成本和复杂工艺程序导致使用该技术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无法大规模商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型双微环谐振器光电探测器。相比于使用异质外延生长锗技术的光电探测器,该雪崩光电探测器采用全硅的集成方案,在制造成本上能够节省40%左右。双环系统有两个复杂的极点,它们会引起频率响应的峰值并改善光电探测器的带宽。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将双微环谐振器的传输光谱设计为具有分裂共振而不是平坦的“盒状”响应以加宽带宽。与具有相同响应的单微环雪崩探测器相比,双微环雪崩探测器响应度-带宽积可提高约40%。除了带宽优势之外,双微环结构还显示出响应滚降和邻道抑制的急剧增加,能够极大地抑制相邻通道之间的串扰。

    图1 双微环全硅雪崩光电探测器示意图

    器件制备与性能表征

    全硅雪崩光电探测器是在先进微晶圆代工厂采用标准硅光子工艺制造的,该制造工艺无需任何工艺修改即可与标准多项目晶圆运行完全兼容,能够大规模生产,具备低成本的优势。研究人员测量了八通道全硅雪崩光电探测器的透射光谱,测量的传输谱线上观察到分裂谐振,与设计高度一致。测量的相邻通道之间的串扰在所有频率上都小于-50dB,这在密集波分复用接收系统中可以忽略不计。测量结果表明,仅0.77nm的通道间隔就能保证串扰小于-40dB。除了抑制通道串扰之外,双微环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高带宽。

    图2展示了该探测器芯片在-8V和-16.5dBm光功率下测量的所有八个通道的频率响应。在-8V的偏置电压下,可以看到每个通道的带宽都在40GHz以上,低偏置电压下无增益的最大带宽>50GHz。在增益为5.9(-8V)或8.9(-8.1V)时,所有器件在偏置电压为-8V和-8.1V时分别实现了约40GHz和35GHz的3dB带宽,这几乎时单微环雪崩探测器的两倍。增益带宽积在-8V时为236GHz,在-8.1V时为311GHz,与商用InAlAs雪崩光电探测器相当。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该八通道探测器芯片的动态特性,在不使用跨阻放大器的情况下进行了眼图测量。图2还显示了测量的92Gbs-1非归零(NRZ)和160Gbs-1PAM-4眼图。测量结果表明该八通道探测器芯片能够支持1.28Tbs-1的数据传输。

    图2八通道雪崩光电探测器芯片测试结果

    总结与展望

    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演示了一种八通道全硅双微环探测器芯片,能够检测创纪录的1.28Tbs-1的高速数据,相邻通道具有-50dB的超低串扰,芯片成本降低40%左右。每个通道都表现出出色的一致性,暗电流低至1nA,响应度为0.4AW-1,带宽宽至40GHz,增益带宽积高至311GHz。该芯片设计方案优于之前的多通道方案,实现了响应度的两倍增加、带宽的两倍增加、数据的三倍提升和串扰的三倍减少。为未来高速、低成本光网络的实现铺平了道路。该技术完全兼容现有的CMOS工艺,具有极高的产率和良品率,预计将成为未来硅光子技术领域的标准组件。

相关报告
  • 《前沿 | 1,033 GHz超高增益带宽积雪崩光电探测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6-13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张新亮教授、余宇教授团队在光电探测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基于硅锗材料构建L型SACM结构并协同谐振效应,克服传统材料和工艺限制,为探测器的增益与带宽性能带来颠覆性提升。该工作将雪崩光电探测器APD的增益带宽积提升至THz量级,为下一代高速光互连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 雪崩光电探测器(APD)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增益的光电探测器,在实现光电物理转换的同时,通过材料内部的载流子倍增机制对光电流进行有效放大,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弱光检测场合。此外,随着全球数据量的海量激增与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信息时代正遭遇容量危机,要求探测器兼具大带宽的工作特性,以支撑当今数据中心的高速率通信。因此,增益带宽积(GBP)作为衡量APD性能的核心指标,它反映着APD在实现光电转换的过程中所兼顾增益和带宽的能力,GBP对于光通信系统的灵敏度与通信速率起到决定性影响。 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物理学家Emmons便从理论上揭示了APD的增益和带宽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传统的商用APD采用磷化铟(InP)或者铟铝砷(InAlAs)作为载流子的倍增材料,器件带宽超过35 GHz,但受限于材料的低增益与高噪声的内禀属性,其增益带宽积至今无法突破300 GHz瓶颈,在光模块产业从单波100 Gb/s向着单波200 Gb/s技术更迭的浪潮中难以立足。 伴随着近三十年硅光技术的蓬勃发展,以硅(Si)作为倍增材料,外延生长锗(Ge)实现1310/1550 nm通信波段光吸收的硅锗APD,逐步迈向光通信领域的中心。虽然,Si材料相较于InP/InAlAs具有更优的倍增特性,理论上支持更高的增益。但是,硅锗APD的带宽特性受到Ge材料较低载流子迁移率的制约,加之局限的优化技术与工艺手段,其增益带宽积数十年来始终徘徊于百GHz量级。 图1 本工作与其他APD性能指标对比:速率、带宽和增益带宽积 近日,张新亮、余宇教授团队研制出世界首个增益带宽积突破1THz的高性能锗硅APD。研究团队利用“L型”吸收-电荷-倍增分离的结构(SACM),并且协同调控其中电场分布和谐振效应,器件在增益高达19.5的状态下仍能得到53GHz的大带宽,即1033 GHz增益带宽积。其中,通过对P型电荷层宽度进行恰当拉宽,有效地防止电荷层向倍增区扩散的同时,还对内部电场强度进行精密调控,隔离了不利于增益的锗倍增过程。然后,在Ge和Si之间引入间隙用于抑制Ge表面的电场,从而降低APD的有效电离系数而提高增益。最后,利用电极上的螺旋设计引入等效电感,优化倍增区域的动态谐振进而抬升器件带宽,促使GBP进一步提升。此外,条形硅波导采用锥型耦合结构用于解耦光吸收长度和载流子传输路径,保证了效率和速率的双重提高。 研究团队还基于硅锗APD进一步开展了高速信号的眼图与信噪比测试(图3),以验证器件的高速接收特性。实验表明,探测器对于112 Gb/s OOK和200 Gb/s PAM4的超高速率弱光信号,均能实现高灵敏度接收。此外,利用四通道APD阵列结合波分复用技术,成功演示了满足800 Gb/s业界前沿标准的高速率光信号接收。 图2 所述硅锗APD结构(a),器件带宽(b)、增益与增益带宽积测试结果(c) 图3 APD高速信号传输测试 该研究针对硅锗材料内蕴的物理机制以及工艺结构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解决了APD的增益与带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创造了THz量级增益带宽积纪录,有望推动高速硅光方案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同时,硅锗APD的制备与成熟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完全兼容,易于实现低成本、大规模量产。伴随着该技术的深入优化与应用,能够加速800G甚至1.6T光模块的全球化产业布局,并在下一代光通信系统中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通信质量,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高通公司推出首款AI优化Wi-Fi 7芯片》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1
    •       高通技术公司推出了高通®FastConnect?7900移动连接系统,这是第一款提供人工智能优化性能并将Wi-Fi 7、蓝牙和超宽带技术集成在单个芯片中的系统。利用人工智能,FastConnect 7900能够适应特定的用例和环境,在功耗、网络延迟和吞吐量方面提供有意义的优化。       Wi-Fi 7产品集成了超宽带技术、Wi-Fi测距和蓝牙通道探测,创建了一套强大的近程技术,实现了安全性丰富的设备发现、访问和控制。该芯片实现了数字钥匙、物体查找和室内导航等无缝接近体验。除了其技术实力之外,FastConnect 7900还利用了一类新的射频前端模块和下一代高频同步技术的实施,这是Wi-Fi 7时代的一项关键创新,是多设备体验的核心,也是高通®扩展个人局域网(XPAN)和Snapdragon无缝体验的基础。“FastConnect 7900是一项技术壮举,它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标准,提供领先的Wi-Fi 7和蓝牙功能,同时将超宽带全部集成在一个6nm芯片上,”高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连接副总裁兼总经理Javier del Prado说。“在我们第一代Wi-Fi7产品的传统基础上,FastConnect 790创造了一种新的连接方式。该系统将人工智能、近距离和多设备体验的下一级功能融入我们最喜爱的设备中。”FastConnect 7900支持革命性的全新高通XPAN和Snapdragon Sound?技术套件,提供全新的音频体验。有了这些技术,高比特率音乐流可以通过Wi-Fi以超低功率传输,从96 kHz扩展到192 kHz,覆盖整个家庭、建筑和校园。高通XPAN还可以支持高质量的音频,HBS利用两个同时的高频连接来确保最佳的音频体验和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