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Nature Communication报道,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全新的DNA数据存储系统,不依赖传统PCR操作,常温运作更具实用性,而且可使用户在不破坏原始文件的情况下读取或修改数据文件。
现有的大多数DNA数据存储系统都需要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访问存储的文件,但是PCR过程必须大幅提高和降低温度,使DNA解旋,暴露引物结合的DNA序列,温度的波动对开发实用技术来说是个问题。此外,PCR过程使引物结合序列和数据存储序列混合自由游动,系统难以区分两者,使储存的信息密度降低,或者说PCR在逐渐消耗正在检索的文件的原始版本。
对此,研究者开发了一种不依赖PCR的“动态操作且可重复使用的信息存储系统(Dynamic Operations and Reusable Information Storage,DORIS)”,该系统不使用双链DNA作为引物结合序列,而是使用一个由单链DNA组成的“悬垂”,它就像是在双链DNA后面存储了数据的流动尾巴。悬垂DNA序列与DNA双链区域的序列相同,一旦DORIS识别出正确的DNA序列,它就会把DNA转录成RNA,再把RNA逆转录为DNA来读取数据存储系统。不需要PCR的DORIS可以在室温下工作,使其更具实用性。DORIS可以在不干扰双链DNA的情况下完成读取过程,可以确保信息的密度,因此更容易扩大规模来处理真正的大型数据库。此外,单链悬垂还支持用户重命名、删除或“锁定”操作。
吴晓燕 编译自https://newatlas.com/technology/doris-dna-data-storage/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797-2
原文标题: Dynamic and scalable DNA-based information 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