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风力发电有害环境 遭美国网民吐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02
  • 据俄罗斯卫星网23日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似乎展示了他另一项独特技能——在风力发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尽管他没有透露这项技能是他何时开发的,但他声称,风力发电会损害环境。

      上周六,特朗普在保守派学生团体“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发表演讲时表示,他“从未理解”风力发电厂的魅力在哪,但他立即强调,“他非常了解风车”。

      “我从来不懂风……但是我很了解风车,我比任何人都学得好。我知道它很贵,它们大多是在中国和德国制造的,很少在美国制造,几乎没有。它们是巨大的,它们使巨大的烟雾和气体喷涌到大气中。你知道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对吧?当我们谈论碳足迹时,那么多的烟雾和其他所有的东西正在向空气中喷涌。”特朗普漫无边际地说道。

      据报道,网民们立即在推特上嘲笑特朗普的这番言论。除了公开的严厉指责外,一连串对于特朗普的批评还指向了一个“精神问题”的层面:有人认为特朗普患了“痴呆症”。

      一名网友写道:“我认为是痴呆症。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接受了大量的采访,那时候他听起来并不像这样。”

      “‘我从来不懂风。’是的,特朗普什么都不懂。这个人还说我们会因为风车噪音而得癌症。”另一名网友说道。

      还有人嘲讽道:“感谢上帝,这个人愿意让我们知道这些宝贵的事实。我们有一个世界,宇宙很大。哇,我今晚可以安然入睡了。我希望明天他能深入研究为什么水是湿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空气。”

      “我一直在等着那些穿白大褂的家伙出来把他拖走……但这并没有发生……”

      特朗普在演讲中还声称,风力发电厂应该对包括秃鹰在内的鸟类的死亡负责。据《国会山报》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每年约有15万只鸟类受到风力涡轮机的某种影响,然而这一数字远低于每年被杀死的家畜数量。

相关报告
  • 《风电被特朗普黑的体无完肤 却是全球最廉价的清洁能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5
    • 12月22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活动上吐槽风车发电他说:制造风车会产生大量烟雾,并指责风车产生噪音,让房价贬值、杀死鸟类。 『我从来都搞不懂风力发电有啥魅力 但我超了解风车的,没人比我更了解风车! 风车非常贵,大部分在中国和德国制造 很少是在美国制造,应该说几乎没有。 但是你知道吗? 它们制造出了超级超级多的烟雾和气体 它们喷涌到大气中。 你知道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和宇宙相比起来很小。 谈到碳足迹,想想那么多烟雾被排放到大气中。 而且如果你家房子在这些“怪物”的附近 你的房子就要贬值一半了。 风车很吵,还会杀死鸟类。 你想要看看鸟类的坟墓吗? 你去那里看看,一片鸟类的墓地。 哪天去风车底下看看,你这辈子都没看过那么多的鸟』 特朗普漫无边际地说到。 对于这种言论,美国网民们立即开启群嘲模式 一名网友说:“我认为他可能得了痴呆症。 他年轻的时候也接受了大量的采访, 那时候他听起来并不像这样。” 另一名网友写道: “‘我从来不懂风。’是的,特朗普什么都不懂。 这个人还说我们会因为风车噪音而得癌症。” 还有人嘲讽道: “我一直在等着那些穿白大褂的家伙出来把他拖走…… 但这并没有发生……”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黑”风电 他关于风电的雷人言论,可谓是“俯拾即是”。 今年四月份在华盛顿的一次活动中,特朗普表示风车的噪音会致癌。还曾挖苦“风电很贵,而且大多是进口的低质量设备,看上去是穷人的迪斯尼! 在某一次共和党众议员竞选的筹款活动上,除了如往常一样攻击风电需要补贴以外他还说:“.....咱以军事方式想一想,煤是坚不可摧的。 你可以炸毁管道,你可以炸毁风车。 你知道风车...... Wom,wom wom ... Bing! 风车就玩完了。 我很确定一个煤电厂可能会以军事方式炸毁。 如果鸟类没有先杀死风车。鸟类可以先杀死它。 他们(风车)杀了这么多鸟。 你看看那些风车下面就像一个鸟类的杀戮场。 是的,在任何时候, 鸟类都可能起来并报复这些凶残的风车。 那样的话我们会在哪里!?” 这番语无伦次的谬论让美国舆论哗然 有专业人士认真地纠正特朗普总统, 以后再攻击风电的时候, 请不要用windmill(风车)这个老词, 而要用wind turbine。 不过从12月22号的演讲来看,他还是比较喜欢用windmill。 风电,这个被特朗普黑的体无完肤的发电类型,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廉洁的清洁能源。美国咨询公司Lazard最新公布美国各类能源发电的全生命周期平准化成本(LCOE),在不考虑联邦政府税收政策的情况下,风电比特朗普总统鼓吹的煤电更有价格优势。虽然总统对风电不感冒,但是依然无法阻挡风电成为美国2019年最大的新增电源。2019年美国将新增电源容量23.7GW,占新增电源的46%。 放眼全球,2018年,全球风力发电量超26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所有能源发电量的5.5%,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能源。2018年风电在欧洲的用电量中占比高达14%,其中丹麦风电在2018年国内发电占比最高 达到41%,其后依次为:爱尔兰(28%),葡萄牙(24%),德国(21%) 从中国来看,2018年中国风力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3660亿度电,占全国总发电量5.2%(首次突破五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能源。而十年前的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量只有276亿度电,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75%,虽为第四大能源,却只有当时第三大能源核电发电量的2/5 今年 英国人公布了一个雄伟目标,计划到2030年仅海上风电就要为英国提供所需电力的1/3;丹麦计划到2020年一半能源消费将来自风电。从成本角度看 风电已成为最便宜的能源。当前全球新增的风电项目平均发一度电只要3毛钱(RMB)左右,而十年前的2009年还接近1元人民币。而本世纪初时 欧洲一些国家当时的风力发电成本一度电要4元人民币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50年风电发电成本在当前基础上再将下降58%,届时风电一度电成本仅有0.1-0.2元人民币左右。
  • 《100MW!甘肃陇南一风力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2
    •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蔓延。由于供应端瓶颈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此刻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浓重。硝烟之中,产业链价格仍未见底,短期内跌势还将持续。 最近两年多以来,不断突破预期的高价多晶硅料是悬在光伏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疯涨的硅料价格因下游需求旺盛而起,又不断向下游传导,带动光伏产业链全线涨价。已连续下降十几年的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不降反升,导致一些大型光伏项目建设陷入滞缓——被坚挺的高价灼伤,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需求尤其受到抑制。 因此,解开硅料“死结”和产业链降价,被业内视为刺激终端需求大规模释放的关键。多位产业链及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正在“退烧”,2021年末2022年初硅料硅片价格短暂下跌后又反弹攀高的一幕不会再重演,2023年硅料价格将呈现阶梯式回落至合理水平。业内对明年全球光伏装机的展望普遍乐观,预计同比增长30%-40%。 行业春天到来之前,仍有两个悬念待解:“失锚”的硅料长单定价如何打破僵局,以及产业链进入降价通道后终端需求最快何时启动。 年底大“甩卖”,从硅片开始 光伏产业链由上至下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等环节。一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踩踏式急跌,从硅片开始。 两大硅片龙头的产品报价具有风向标意义:隆基绿能(601012.SH)和TCL中环(002129.SZ)12月23日同日更新硅片价格,整体降幅分别高达27%、23%。 在此之前,硅片领域已进入“杀价”时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21日发布数据,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5-5.1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08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5.2%;M10单晶硅片(182mm /150μm)价格区间在5.38-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41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7.16-7.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7.2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8.4%。 受硅片走跌和需求趋弱影响,电池片价格也跌幅明显。12月27日,全球最大电池片供应商通威太阳能更新报价,182和210尺寸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降至1.07元/W、1.06元/W,较10月25日的报价下跌19.5%、20.3%。 硅片和电池端的上述调价均创下年度最大“折扣”。但跳水仍未结束,PVInfolink等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最新跟踪数据显示,本周硅片、电池的价格已跌破以上龙头企业的公示报价,周环比跌幅达7%-20%,硅片“一天一个价”成常态。 尽管业内对产业链降价大趋势已有共识、自11月以来硅片降价促销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但当降价潮真正发生时,竟如此高频、剧烈,且掺杂着混乱。 硅片价格战激战正酣,刀光剑影。大厂一出手,“硅片新贵”们的血量直面考验。 “硅片扩产太凶猛了。跨界资本和老牌企业不断加码,使得硅片成为全产业链扩产和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环节。”一位资深光伏供应链人士对记者分析称,硅片领域的竞争加剧是上演此轮价格“厮杀”的主因。叠加传统淡季预期,以及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硅片厂商加快抛售,造成了硅片价格急跌的局面。与此同时,上游硅料价格虽有下降但依然高企,硅片价格的降幅与降速比硅料更快,硅片企业的盈利空间已受到压制。 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超额收益最高的环节,由此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并急剧扩产。长期稳定的隆基、中环“双寡头”格局由此打破。 “硅片的竞争格局导致了硅片先跌。”一位券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记者说,硅片先于产业链其他环节跌价有其必然性,随着竞争格局更加激烈,硅片价格战是必然趋势。“硅料供给增加后,近期硅片价格的松动尤其显著。龙头公司看起来也愿意打一打价格战。” 硅业分会上周在单晶硅片周评中称,拉晶环节已迫近成本线,一线企业依靠渠道、技术、资金等优势仍可维持薄利,部分企业面临亏损风险。 多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硅片龙头的调价举动体现了其挤压硅片新势力生存空间的意图:在硅片整体盈利性和开工率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发动大幅降价,将硅片环节拖入亏损,施压新厂商。至于硅片杀价何时触底,目前依然没有清晰的答案,或许“杀到龙头公司微利状态就差不多了”,也可能因下游需求疲软继续恐慌下跌,“需求明朗之前不存在所谓的降价‘触底’,该亏的还得亏”。 硅料长单定价如何走出“失锚”僵局 虽然近来硅片和电池价格的降速吸睛,但市场更关注的是“一头一尾”:硅料和组件。前者是产业链实质性降温的源头,后者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是终端应用市场冷暖的直接风向标。 记者注意到,在硅料和组件端,目前都存在价格失真、报价混乱的现象。 综合多家第三方数据跟踪机构的信息,本周市场上有单晶致密料和复投料出现了低于200元/公斤的成交价格。由于业内对硅料降价已是“望眼欲穿”,12月以来关于硅料雪崩的传闻频出,真假难辨众说纷纭。若以近日传闻的硅料最低180元/公斤计算,已较年内硅料价格的最高点跌去40%。但此类订单的相关厂商、硅料品质等细节均不明,无法代表硅料的主流价格。 “多晶硅价格跌到‘1’开头不是没可能,但现在市场鲜有硅料成交。”一位头部硅料供应商人士说道。据记者了解,硅料和硅片企业仍在激烈博弈中,近期硅料交易极为清淡,硅料长单月度安排还在僵持,12月甚至出现下游不按期商定硅料提货的违约行为。 多晶硅市场交易中90%以长单形式销售,每到月底,多晶硅企业与下游企业商定次月的供应量和价格。目前上下游的分歧在于,主流硅料大厂主张参照上期价格,但在硅片已跌跌不休的情况下,下游硅片厂商对硅料长单的签单和提货基本停滞。 实际上,自今年9月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暂停公布多晶硅采集价格后,上述僵局的伏笔已经埋下。相较于其他第三方机构数据,该采集价格覆盖样本更全面且数据客观,在停止公布后,硅料市场失去了公认的价格参照系。尤其在产业链降价背景下,上下游各怀心思,新的硅料长单价格仍在难产。 PVInfolink分析称,因买卖双方心态差异,以及不同硅料企业之间策略差异(包括个别企业已有主动出击,而个别企业仍然保持观望和按兵不动),所以硅料市场价格范围持续扩大,而且因需求萎缩导致难以成交的困境仍在持续。因周转速率放缓,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已经开始明显堆积。 对于承压已久的组件端而言,上游产业链降价意味着久旱逢甘霖。随着硅料价格回落、下游装机需求增长,组件环节盈利有望回升。 与上游相比,目前组件端跌幅相对较小。“组件会降价,但不会很快。和其他环节比,涨价潮中组件涨得慢,进入降价通道后组件降得也慢。”有组件厂商市场高管对记者说。据行业媒体“光伏們”报道,总体来看,由于地面电站抢装供货已经结束,近日组件成交以分布式光伏为主,但价格并未形成主流报价,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价格差别非常之大。 光伏行业仍在等待拨云见日。可以确定的是,明年各个季度都会有新增硅料产能投产,随着上游供应进一步缓解,光伏产业链成本下行,将进一步刺激更广泛的终端装机需求释放。 “多晶硅已经不是光伏供应链的瓶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12月初在行业论坛上介绍,今年的国内硅料供应总量加上进口将达到90万吨,可满足350GW用料,足以支撑全球市场需求。明年保守估计国内产量将超过146万吨,加上进口硅料,总量将达到156万吨,可以满足600GW的光伏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