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被特朗普黑的体无完肤 却是全球最廉价的清洁能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5
  • 12月22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活动上吐槽风车发电他说:制造风车会产生大量烟雾,并指责风车产生噪音,让房价贬值、杀死鸟类。

    『我从来都搞不懂风力发电有啥魅力

    但我超了解风车的,没人比我更了解风车!

    风车非常贵,大部分在中国和德国制造

    很少是在美国制造,应该说几乎没有。

    但是你知道吗?

    它们制造出了超级超级多的烟雾和气体

    它们喷涌到大气中。

    你知道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和宇宙相比起来很小。

    谈到碳足迹,想想那么多烟雾被排放到大气中。

    而且如果你家房子在这些“怪物”的附近

    你的房子就要贬值一半了。

    风车很吵,还会杀死鸟类。

    你想要看看鸟类的坟墓吗?

    你去那里看看,一片鸟类的墓地。

    哪天去风车底下看看,你这辈子都没看过那么多的鸟』

    特朗普漫无边际地说到。

    对于这种言论,美国网民们立即开启群嘲模式

    一名网友说:“我认为他可能得了痴呆症。

    他年轻的时候也接受了大量的采访,

    那时候他听起来并不像这样。”

    另一名网友写道:

    “‘我从来不懂风。’是的,特朗普什么都不懂。

    这个人还说我们会因为风车噪音而得癌症。”

    还有人嘲讽道:

    “我一直在等着那些穿白大褂的家伙出来把他拖走……

    但这并没有发生……”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黑”风电

    他关于风电的雷人言论,可谓是“俯拾即是”。

    今年四月份在华盛顿的一次活动中,特朗普表示风车的噪音会致癌。还曾挖苦“风电很贵,而且大多是进口的低质量设备,看上去是穷人的迪斯尼!

    在某一次共和党众议员竞选的筹款活动上,除了如往常一样攻击风电需要补贴以外他还说:“.....咱以军事方式想一想,煤是坚不可摧的。

    你可以炸毁管道,你可以炸毁风车。

    你知道风车......

    Wom,wom wom ... Bing! 风车就玩完了。

    我很确定一个煤电厂可能会以军事方式炸毁。

    如果鸟类没有先杀死风车。鸟类可以先杀死它。

    他们(风车)杀了这么多鸟。

    你看看那些风车下面就像一个鸟类的杀戮场。

    是的,在任何时候,

    鸟类都可能起来并报复这些凶残的风车。

    那样的话我们会在哪里!?”

    这番语无伦次的谬论让美国舆论哗然

    有专业人士认真地纠正特朗普总统,

    以后再攻击风电的时候,

    请不要用windmill(风车)这个老词,

    而要用wind turbine。

    不过从12月22号的演讲来看,他还是比较喜欢用windmill。

    风电,这个被特朗普黑的体无完肤的发电类型,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廉洁的清洁能源。美国咨询公司Lazard最新公布美国各类能源发电的全生命周期平准化成本(LCOE),在不考虑联邦政府税收政策的情况下,风电比特朗普总统鼓吹的煤电更有价格优势。虽然总统对风电不感冒,但是依然无法阻挡风电成为美国2019年最大的新增电源。2019年美国将新增电源容量23.7GW,占新增电源的46%。

    放眼全球,2018年,全球风力发电量超26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所有能源发电量的5.5%,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能源。2018年风电在欧洲的用电量中占比高达14%,其中丹麦风电在2018年国内发电占比最高 达到41%,其后依次为:爱尔兰(28%),葡萄牙(24%),德国(21%)

    从中国来看,2018年中国风力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3660亿度电,占全国总发电量5.2%(首次突破五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能源。而十年前的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量只有276亿度电,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75%,虽为第四大能源,却只有当时第三大能源核电发电量的2/5

    今年 英国人公布了一个雄伟目标,计划到2030年仅海上风电就要为英国提供所需电力的1/3;丹麦计划到2020年一半能源消费将来自风电。从成本角度看 风电已成为最便宜的能源。当前全球新增的风电项目平均发一度电只要3毛钱(RMB)左右,而十年前的2009年还接近1元人民币。而本世纪初时 欧洲一些国家当时的风力发电成本一度电要4元人民币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50年风电发电成本在当前基础上再将下降58%,届时风电一度电成本仅有0.1-0.2元人民币左右。

相关报告
  • 《特朗普盛赞煤炭“美丽清洁”,还抨击风电噪音大、光伏不够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6
    • 特朗普从竞选之初,就承诺复兴美国长期低迷的煤矿行业,争取煤矿工人选民。 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发表演讲。他在谈到能源时表示,风电制造噪音且耗资巨大,光伏发电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美国将继续用“美丽清洁”的煤炭为企业提供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到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 特朗普称,上届政府试图扼杀美国能源产业发展,并终止美国“美丽清洁的煤炭”生产,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结果。 特朗普说,“上届政府重视风电。但如果风车离你家不到两英里,那么你的房子就一文不值了。”他提到风力发电机存在多重问题,包括制造噪音、伤害鸟类、间歇性运作无法提供稳定电力、容易磨损需10年更换一次以及价格昂贵需要补贴等。 对于太阳能,特朗普表示,人类生活依赖于太阳,但光伏发电量与美国人民的需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们将维持光伏产业现状。”他补充道。 特朗普称,美国能源战争已经结束,煤炭、钢铁以及汽车产业都恢复正常生产。在过去三年的努力下,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超越能源大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他强调,“我让美国退出了非常昂贵、并且侵蚀工作机会的巴黎气候协议。” 特朗普还提到,美国去年的煤炭出口量比2016年增长了92%,它们被运往世界各地,创造了超过11万个新的采煤工作岗位。他说,“多亏有俄亥俄州这样的州,美国现在是石油的头号生产国,天然气的头号生产国,所有与能源相关的领域,美国都是第一。” 特朗普从竞选之初,就承诺复兴美国长期低迷的煤矿行业,争取煤矿工人选民。2017年1月,他在上台后于白宫网站发布将优先处理的6大“头号问题”,第一条就是“美国优先能源计划”,承诺撤销对煤矿和其他能源行业“有害”的监管规章。 2017年3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道包含多项内容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命令,其中要求取消现有禁止在联邦土地上新增和改动煤炭开采租赁的规定,解除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开采的相关限制。 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决定遭到不少反对声,部分甚至来自白宫内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下称“CNN”)对特朗普本次演讲内容逐字逐句进行事实核查,针对能源部分提出三点质疑。 对于上届政府及其能源政策,CNN提出,奥巴马确实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但他没有试图“扼杀”化石燃料生产。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化石燃料产量显著增加。以原油为例,在奥巴马执政前7年,原油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尽管最后一年有所下降,但仍扭转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原油产量稳步下降的趋势。CNN曾在报道中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石油繁荣发生在自称环保主义者的巴拉克•奥巴马任期内。” 对于特朗普口中的“美丽清洁的煤炭”,CNN提出,“清洁煤”是一个工业术语,指的是降低煤炭对环境影响的特定技术。这个词并不是用来泛指煤炭本身,但特朗普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对于特朗普所说的风电种种弊端,CNN提出,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证明风力发电机会使附近的房屋变得“一文不值”,而一些研究则发现,附近是否有风力发电机对房屋价值并无显著影响。比如,2016年发表在《房地产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1998年至2012年间,在人口密集的马萨诸塞州社区,41台发电机附近10英里内的房屋销量超过12.2万套,表明风力发电机对附近的房屋销售没有独特影响。
  • 《全球能源市场新趋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5
    • 随着能源资源价格的不断高涨以及受疫情冲击,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广范围,深刻影响着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空间。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供应链中断、极端天气频发,导致全球油气投资大幅下滑,加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加上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一些石油高产国家)实施大规模减产计划,在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全球能源供应明显不足,导致以能源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当前的俄乌冲突再度冲击全球能源市场。美国和英国已宣布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欧盟设定了将其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2/3的目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面临持续紧缩的压力下,国际局势的演变促使全球能源资源市场发生一些新变化、新趋势。 全球能源市场短期波动加剧 石油市场最容易受包括自然灾害、重大技术事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风险因素的影响。疫情导致的投资缺乏以及OPEC+大规模减产计划已使全球石油供应趋紧,全球石油价格在2021年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 俄乌冲突后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美欧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力度,加深了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担忧,避险情绪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巨幅上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2022年开盘价78.09美元/桶飙升至3月份的139美元/ 桶,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价格也一度升至130美元/桶的高位。 随后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采取集体行动,两度承诺将在未来6个月内释放1.2亿桶原油和石油产品紧急储备,以平息由于俄罗斯大幅减少供应导致的油价上涨,国际油价应声回落至100美元/桶以下。 OPEC+承诺缓慢增产以及IEA的库存释放,将减缓原油供不应求的状况,但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多年投资不足和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而导致的石油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 全球石油库存已连续14个月下降。IEA警告称,由于制裁或主动禁运,从5月起每天大约有300万桶俄罗斯石油可能无法流入国际市场,再加上乌克兰局势的不明朗和利比亚油田的关闭,原油市场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4月18日又升至112.72美元/桶。高油价将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严重威胁。 欧洲能源转型节奏加快 随着经济复苏,欧洲一直面临能源价格上涨的问题。2021年底的能源危机对欧洲天然气需求端造成严重打击,欧洲地区基准天然气价格涨幅超两倍,促使欧洲公用事业机构不得不转向使用污染严重的煤炭资源。 俄乌冲突的爆发加剧了欧洲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欧盟90%的天然气消费依赖进口,而俄罗斯提供了欧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以上。欧盟石油进口总量的27%和煤炭进口总量的46%也来自俄罗斯。 为实现在2030 年之前逐步消除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的目标,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3月制定了《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将基于两大支柱提升欧盟范围内的能源系统弹性:一是增加来自非俄罗斯供应商的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天然气的进口,以及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的生产和进口;二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等,更快地减少家庭、建筑和工业层面以及电力系统层面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根据该计划,2022年内欧盟成员国将减少2/3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至2030年,完全关闭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通道。4月,欧盟还宣布对俄煤炭禁运。通过支持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并提高能源效率,将大幅提高欧洲的能源独立性,加速欧洲向清洁能源转型。 全球能源流动方向或发生重要调整 俄罗斯石油及天然气出口量在全球占比达25%左右。欧洲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次是中国。由于冲突和制裁,许多运输公司拒绝运输俄罗斯原油,导致运输成本大幅提高。地缘政治因素也推动了国际资本大规模撤出俄罗斯能源产业,俄能源贸易空间被压缩。 与此趋势相反,欧盟大幅增加了从美国进口天然气。自2016年4月第一批LNG发货以来,欧盟从美国的LNG进口一直在增加。2021年美国向欧盟出口的LNG超过22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根据美欧近期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协议,2022年美国将与国际伙伴合作确保向欧盟市场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LNG,最终目标是完成欧盟提出的2030年前每年进口500亿立方米LNG的目标,从而帮助欧洲在2027年前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预计未来欧盟对美国LNG进口的依赖会大大加强。 作为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重要举措,欧盟还将加大与挪威、卡塔尔、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埃及、韩国、日本、尼日利亚、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天然气跨境合作。意大利已与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增加天然气供应的协议。 加速推进部署清洁能源 俄乌冲突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扳手,气候变化则是另一个。石油、天然气市场的不稳定已经使欧盟、亚洲等地区意识到寻找能源替代品的紧迫性,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治意愿也显著上升,未来的政策设计和资金都可能向可再生能源倾斜。石油和天然气高昂的价格,也使得可再生能源投资变得更具吸引力。 首先,光伏和风能发电有望快速提升。欧盟的目标是到2025年光伏和风能发电能力提高1倍,到2030年提高两倍。化石燃料价格的飙升已经导致欧盟内部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激增,而新建住宅的强制性加装太阳能电池板措施正加速这一趋势。 同时,欧盟推出的简化风电许可措施将使欧洲的风电产能部署提高近20%。欧盟和英国已经批准了近19吉瓦的风电产能建设,如果建设时间表提前,欧洲可能会在两年内看到额外产能投入运营。 其次,核能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可能提升。IEA预计,到2050年全球9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中,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份额加起来将占近70%,其余的30%由核能提供。 多数经济体如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印度、阿根廷、巴西、埃及、芬兰、匈牙利、波兰、沙特、英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都对发展核能持乐观态度。对于核能是否应归类为绿色能源的问题,欧盟内部已展开了激烈争论。受2021年底的能源危机和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安全挑战,包括德国在内的反核国家淘汰核能的进程有可能放缓。 此外,对储能、海上风能、氢能、碳捕集与封存 (CCS) 等低碳技术的投资有望保持上升态势。储能在许多国家的政策框架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清晰。 欧盟委员会2021年批准了提供29亿欧元资金支持欧盟电池储能技术研究的计划。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瑞典等12个欧盟成员国,将在电池制造的4个核心阶段(原材料开采、电池芯设计、电池组系统和回收供应链)投资创建新的解决方案。风电、氢能、CCS技术等也是欧盟、日本、韩国等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资源问题政治化带来新挑战 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加速绿色转型,使得一些非燃料矿产如锂、钴、锰、稀土、镓、钕、铟、锗、钪、铂、钽等的地位凸显。由于多数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地理分布的极度不均衡性,资源民族主义已被确定为自然资源领域投资者的主要风险之一。 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价格的不断高涨以及受疫情冲击,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广范围,深刻影响着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一些国家纷纷单方面修改游戏规则,比如推翻原有合同、提高税收分成、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出于战略或经济等原因强制性要求对外国公司控股或参股、提高矿业特许使用费、强化环境保护标准等,给全球关键矿产的供应安全增加诸多不确定因素。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开始重新审查评估其关键矿产供应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全球资源战略。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围绕关键矿产的萃取、加工、精炼和应用等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而由战略性矿产资源驱动的地缘冲突也可能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