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3
  • 8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热功转换效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据悉,该发电机组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支持研制。该项目日前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价。经过5个小时的答辩与专家质询,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推广实施。

    近年来,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光热发电的成本下降不及预期。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最具潜力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灵活性技术,受到全球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使用的高温粒子吸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王志峰说。

    5年来,项目组以工程设计为核心,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装备开发和系统集成有机整合,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实证工程建设。

    “我们突破了太阳能高温颗粒吸热、流化床颗粒/二氧化碳换热、200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设计制造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包括高焦比聚光场、颗粒吸热器、颗粒/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机组和高速电机在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运行。”王志峰说,该项目将有效推动我国“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光热技术发展,为我国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4/08/23/detail_20240823173430.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3
    • 8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热工转换效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据悉,该发电机组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支持研制。该项目日前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价。经过5个小时的答辩与专家质询,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推广实施。 近年来,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光热发电的成本下降不及预期。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最具潜力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灵活性技术,受到全球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使用的高温粒子吸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说。 5年来,项目组以工程设计为核心,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装备开发和系统集成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实证工程建设。 “我们突破了太阳能高温颗粒吸热、流化床颗粒/二氧化碳换热、200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设计制造等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包括高焦比聚光场、颗粒吸热器、颗粒/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机组和高速电机在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运行。”王志峰说,该项目将有效推动我国“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光热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比例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美国公司合作集成微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6
    • 美国Mobile Nuclear Energy公司(MNE)将与美国Peregrine Turbine Technologies公司(PTT)合作,将其MN-1移动式微堆系统与PTT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量转换系统和先进的热交换器技术相结合。MNE旨在开发和部署首座真正可移动、安全、可持续和经济的核能微堆,为军队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反应灵敏、经久耐用和模块化的核能发电能力。MN-1是专为可移动性而设计的微堆。其紧凑型反应堆堆芯和设计特点针对小体积、轻重量、高效能源生产、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优化。MN-1是一个模块化系统,可通过空中、陆地或海上进行运输,也可选择性的集成到运输途中运行,为推进系统、定向能武器或其他大功率“移动”供电。 MNE计划与PTT核能系统子公司(PTTNES)合作,将后者持有专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能量转换系统、换热器技术、高温氦气风机和磁矩耦合器与MN-1进行整合。 PTTNES的sCO2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闭环热机,与燃料无关,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高品位热源(如核能和集中式太阳能)以及所有空气可燃燃料(包括可持续生物质、沼气、垃圾衍生燃料和天然气)上运行。 核心动力模块(热功率1MWt,电功率350kWe)的大小相当于1个20英尺(约6米)的标准集装箱,配备微堆和PTT的sCO2汽轮机。附加模块可与动力模块无缝集成,以提供大气制水、氢基燃料生产、加热和冷却、以及其他任务定制功能。 PTT的能量转换系统是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布雷顿实验室合作成功开发和示范的,专为先进堆定制。与传统蒸汽系统和空气布雷顿转换系统相比,该系统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显著减少。PTT的系统效率是蒸汽系统的1.5倍,占地面积不到其1/3,效率是空气布雷顿转换系统的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