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2023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9-04
  •        2023年8月31日-Gartner预测,到2026年,中国超过30%的白领岗位将被重新定义,使用和管理生成式AI的技能将大受欢迎。   Gartner 2023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揭示了与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四个基本主题:业务成果优先的中国数据战略,区域数据与分析和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数据中台的崩塌,以及人工智能成为新的国力象征。   该曲线中,即将进入期望膨胀期的技术数量最多。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张桐表示:“创新往往被吹捧为传统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望解决中国CIO共同担忧的问题,如硬件资源短缺、可扩展性、可持续运营、安全风险缓解、技术自主可控和AI模型的多域适用性问题,从而带来清晰的业务价值。然而,终端用户更重视有形的影响,而不是抽象的战略概念。”   图一、   来源:Gartner(2023年8月)
      数据编织  数据编织是一种设计框架,用于获得灵活而且可复用的数据管道、服务和语义,涉及数据集成、主动元数据、知识图谱、数据剖析、机器学习和数据分类。数据编织颠覆了现有的数据管理主导方法,不再针对数据和用例“量身定制”,而是“先观察再使用”。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张桐表示:“数据、分析和AI用例的出现,以及快速变化的数据安全法规,导致了中国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数据编织能充分利用沉没成本,同时也能为数据管理基础设施方面的新支出提供优先级排序和成本控制指导。”  数据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管理是指管理、处理和利用对业务运营来说具有宝贵资产价值的数据的过程。数据资产管理适用于多种数据形态——例如,系统中的图像、视频、文件、资料和交易数据,并涵盖从数据获取到销毁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目的是以管理资产的方式管理数据,并从中创造价值。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企业机构的竞争优势。数据具有快速、多样、大量和描述事实的特点,因此企业机构必须整合流程来生成数据洞察。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张桐表示:“数据资产不仅能提升运营质量和决策水平,更可以创造更多业务价值,还能够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和利用数据直接变现。然而,尽管价值创造在加速,数据资产仍存在潜在风险。企业机构必须谨慎管理数据资产,避免监管违规和数据意外泄漏。”  组装式数据和分析  组装式数据和分析(D&A)利用基于容器或业务微服务的架构和数据编织理念,将现有资产组装为灵活、模块化和用户友好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能力。这项技术可在低代码和无代码能供的支持下,综合运用一系列技术将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转变为数据分析和AI组件或其他应用模块,并且支持自适应和智能决策。   面对瞬息万变的业务环境,中国企业机构需要提高敏捷性,加快洞察产出速度。组装式D&A有助于企业机构使用模块化数据和分析能力,在各项措施中融合多个洞察与参考信息,避免割裂式开发。企业机构可通过组装或重组D&A能力进一步提高交付的灵活性,应对不同使用场景。  大模型  大模型是在大范围的数据集上以自监督方式训练的大参数模型,其中大多数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或扩散型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多模态。大模型这一名称是源于其对于多种下游使用场景的重要性和广泛的适配性。这种适应多种场景的能力得益于模型充分和广泛的预训练。   大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的首选架构,并已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处理、软件工程、化学、金融和法律领域。大模型衍生出的一个热门子概念就是基于文本训练的大语言模型。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张桐表示:“大模型有潜力为各类自然语言用例中的应用提供增强效果,因此将在垂直行业和业务职能中产生深远影响。它们可以提高员工生产力、实现客户体验自动化和增强,并能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创建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加速数字化转型。”  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DMO)是一种组织战略和技术的实践。通过数据中台,不同业务线的用户能够依据单一事实源,高效地使用企业数据进行决策。创建数据中台可以被是为企业构建可组装和可复用地数据和分析能力地一种方式,这些能力可以提供独特地数字运营,并通过技术栈将数字运营贯穿到整条价值链中。   很多中国企业之所以采用数据中台实践,是为了减少其数据和分析架构的技术冗余,打通不同系统的数据孤岛,并推动可复用的数据和分析能力。但数据中台在许多情况下未能兑现其组装式敏捷D&A能力的承诺,因此在市场中的地位被削弱。许多企业机构和供应商都不愿意在企业内部采用这一概念,或者干脆将其从宣传中移除。 .
  • 原文来源:https://news.e-works.net.cn/category802/news107052.htm
相关报告
  • 《Gartner发布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9-12
    • 【内容概述】据电子产品世界9月10日报道,Gartner于近日首次发布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曲线收录的21项技术主要覆盖四大领域,分别是:自主可控计划、AI 影响、运营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现代化。   Gartner以市场多样性为基础,创建了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虽然?选本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创新并未涵盖基础设施战略涉及的所有领域,但均为前中国I&O领导者应优先考虑的关键技术趋势。(见下图) 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四个主题 自主可控计划:由国家战略推动的技术创新强调发展国产技术的重要性,以减轻过度依赖外国解决?案带来的风险,同时满足中国企业的独特需求,并降低安全风险。多变的地缘政治格局进?步促使各企业机构发生转变,从使用外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改为使用国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然而,国产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仍有待验证,阻碍了对这些解决方案的广泛采用。此类别的创新包括中国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服务器等。 AI影响:围绕GenAI的炒作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会,但也对基础设施筹备提出了挑战,这些 问题包括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短缺,以及在功耗和可持续性之间保持平衡。与此同时,使用AI功能来为IT运营赋能的产品已问世多年。市面上已有一些采用案例,但总体结果并不理想。此类别的创新包括可持续数据中心、中国的智能运维等。 运营效率:在中国面临经济挑战之际,成本优化成为了焦点。然而,提高效率不仅仅是成本削减,还涉及改善运营绩效和实现更高的业务满意度。此类别的创新包括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基础设施自动化等。 基础设施现代化:近年来,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以支持数字化转型举措。尽管有几项云相关技术已进入泡沫破裂低谷期,有些企业仍继续积极采购,有些企业则放慢了步伐,对大规模技术部署的收益和价值进行仔细评估。此类别的创新包括容器管理、混合云计算和零信任网络访问等。
  • 《《2025年中国端侧AI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即将发布!》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23
    • 《2025年中国端侧AI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即将在2025数智融合领袖峰会上发布。此次峰会由物联网智库、智次方、凯文教育集团和北京海科思创联合发起,主题为“潮启东方·新质领航”,汇聚了数智领域的先锋力量。报告深入分析了端侧AI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预测了未来的产业趋势。 报告提出了几个关键洞察:首先,2025年端侧AI将成为人工智能的新战场。随着企业广泛采用AI和数据分析技术,传统的云端模式由于延迟、成本等问题,无法满足实时决策需求。未来的AI将演变为混合分布式模型,结合边缘计算的即时性和云计算的强大分析能力。其次,DeepSeek等生成式AI模型的出现,提高了AI投资回报率(ROI),推动了端侧AI硬件的智能化普及。第三,硬件正在成为端侧AI生态的重要入口,OpenAI收购硬件初创公司IO Products,意在解决模型落地问题。第四,DeepSeek技术的应用促进了AI模组的创新和落地,尤其是在终端设备中,其低成本和高性能优势扩展了端侧AI的应用场景。最后,AI功能的商业落地和市场转化被视为今年的首要目标,特别是在政府支持「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导向下,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 总之,这份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端侧AI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行业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