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州发布了400兆瓦可再生能源的RFP》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09-29
  • 国家电网,罗德岛州最大的电力分销公司,发出请求的建议(RFP)10 - 15年的合同的铭牌容量4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证书(RECs)新近发展起来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与铭牌容量至少20 MW和不超过200兆瓦。虽然每位合资格的投标者必须提交最少一份最少20兆瓦及不超过200兆瓦的建议书,但任何该等投标者亦可提交一份或多份铭牌容量超过200兆瓦及不超过400兆瓦的备选建议书。

    投标人必须在10月29日中午前提交最终方案。国家电网与罗德岛的能源和公用事业的罗德岛部门和运营商,将选择中标价在2019年5月,与合成国家电网之间的电力购买协议(s)和每个获奖项目审查和批准的罗德岛州公用事业委员会。

    该计划与该州能源资源办公室(Office of Energy Resources)联合开发,并得到了罗德岛公共事业委员会(Rhode Island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的批准。该计划将有助于罗德岛实现其目标,即到2020年将该州的清洁能源资产增加10倍。

    RFP仅限于“新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根据罗德岛法律,该术语包括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符合条件的生物质、燃料电池和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这些设施既没有开始运营,也没有获得建设所需的融资。成功的投标必须提供商业上合理的价格低于预测的市场价格的能源和RECs在拟议的合同期限。RFP不要求竞标项目位于罗德岛州,然而,任何选定的项目都必须为罗德岛州提供实质性的直接经济利益,如创造就业或财产税收入。投标人必须对能源和RECs提出单独的价格,反映一个固定价格、一个固定利率,或一个指数化价格在等日或低于等日或实时位置边际价格。

    招标各方将评估所提交的标书,以确保选定的项目满足(1)产品类型和拟议合同期限等最低门槛标书要求;(二)价格和非价格标准;(3)其他目标,包括项目可行性、成本效益和资源多样性。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27日

相关报告
  • 《欧盟发布对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支持的新指南》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刘晶晶
    • 发布时间:2014-06-06
    • 2014年4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已通过关于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公共部门项目资助的新指南。据悉该指南旨在促进成员国实现其2020年气候目标,同时解决可能由对可再生能源给予补贴引起的市场扭曲现象,使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支持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基础。除了对可再生电力能源,该指南还将针对生物燃料设施提供援助。 关于采用基于市场的机制,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呼吁这些技术融入市场。因此,指南要求逐步引入竞争性投标程序来分配公共部门的资助,而同时成员国根据各自国情,也拥有一定的灵活性。在2015~2016年的试点阶段,允许成员国在小范围的电力新装项目中测试竞争性招标程序。2017年开始,呼吁成员国启动面向所有新安装项目的招标工作。 该委员会发布信息特别说明小型设备和技术研发早期可免于参与竞争性投标程序。对于生物质能、太阳能和许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来说,小型设备是指那些容量为1兆瓦及以下的。对于风能来说,小型设备指那些容量为6兆瓦及以下的。 该委员会还指出,500千瓦及以下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其他能源设施,3兆瓦及以下的风能设施将可继续获得任何形式的援助,包括上网电价补贴。这主要是考虑到此类规模的项目一般都不具备参与整个市场范围竞争的潜力。 关于生物燃料(定义为由生物质生产用于运输的液体或气体燃料),指南指出,鉴于粮食基生物燃料市场的产能过剩,该委员会认为对粮食基生物燃料新的或现有的生产装置进行投资并不合理。除了也会考虑投资将粮食基生物燃料的设备转换成先进生物燃料设备,其余投资均只考虑先进生物燃料项目。 英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EA)指出,其仍然关注指南中并未意识到的可持续生物燃料在使交通领域脱碳方面全面的长期价值。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不在于其本身,而是作为一种使能源组合脱碳,改善能源和资源安全的手段。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代生物燃料仍将是交通部门具有成本效益的关键节碳方法。直至2030年,先进生物燃料和电气化等可能将真正成为市场主流。
  • 《REN21:可再生能源发展创新高 但能源转型任重道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12
    • 6月4日,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发布《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2018》 指出,持续下滑的成本、日益增强的价格竞争力、专属政策支持、增长的投资、创新的商业模式、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等诸多因素均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快速发展,促使全球加速从依赖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系统转型。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8 GW,占同期全球新增装机近70%,超过化石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可再生能源总体的发展速度仍较慢,能源转型依旧面临重重挑战,包括:能源强度改善步伐较慢、可再生能源在供暖和制冷领域的占比较低、比例日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冲击电网稳定性问题、政策不稳定性、监管障碍和财政约束等。报告要点如下: 2017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178 GW,较2016年增加约9%,使得全球累计装机达到2195 GW(图1)。其中,太阳能光伏一马当先,新增装机98 GW,超过燃煤、天然气和核电新增装机容量之和,其在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占比最高,约55%。紧随其后的是风电(29%)和水电(11%),新增装机依次为52 GW和19 GW。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26.5%)的电力来源,其中水电占比最大为16.4%,风电(5.6%)和生物质发电(2.2%)紧随其后,光伏则以1.9%占比排名第四,其余来自海洋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和地热发电。2017年,许多国家都实现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如爱尔兰25.2%、德国26%、乌拉圭28.1%,丹麦更是达到惊人的52.9%。上述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成功案例表明,通过电网互联、系统耦合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如信息通信技术、储能系统、热泵等),即使没有化石燃料和核能“基荷电源”,仍然可以在电网稳定性无损的前提下实现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 图1 2007-2017年全球可再生装机容量发展态势(单位:GW) 伴随技术进步和新商业模式的涌现,可在生能源电力成本正在快速下滑。2017年,德国太阳能光伏电力竞标价格低于0.6美元/兆瓦时,创下了本国的历史新低;而在美国,太阳能光伏电力竞标价格更是创下了0.21美元/兆瓦时的超低价位。此外,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和摩洛哥等国家陆上风电的电力竞标价格均创新低,已降至0.3美元/兆瓦时;而在德国和荷兰,更是出现了首批“零补贴”的海上风电项目;上述情况表明了可再生能源价格竞争力日益增强。当前,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仍由公用电力机构或大投资商拥有的大型发电站(兆瓦规模以上)主导,但分布式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已蓬勃兴起。受此影响,依托移动技术的即收即付制(Pay-As-You-Go,PAYG)的商业模式得到迅速扩张,2017年全球投向PAYG的商业模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资金达到了2.63亿美元,全球通过PAYG商业模式享受可再生能源电力服务的人口数量达到了3.6亿人。 2017年,供暖制冷部门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进展速度依旧缓慢。全球供暖领域的终端用能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化石能源,27%来自可再生能源,大部分来自传统生物质利用,其中仅10.3%来自现代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等。太阳能热利用领域越来越广,从最初的餐饮领域拓展到了建筑、采矿业等领域,而且还在不断扩展新的应用领域。然而区域制冷系统中应用可再生能源还较为罕见。当前,全球有146个国家制定了电力行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而只有48个国家制定了供暖和制冷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总体而言,受到低油价和政策支持力度匮乏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在供暖制冷领域的应用发展进展不甚理想,亟需技术创新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7年可再生能源占到道路交通燃料用量的约3%,液体生物燃料仍是主要贡献力量(2.8%),其余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力。尽管当前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用能中的占比较低,但随着交通电气化的进一步推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2017年全球新售110万辆电动汽车,将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提高至310万辆;此外,探索将可再生能源集成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总体而言,对交通部门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低于电力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 截至2017年底,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国家/地方层面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其中至少有179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其中57个国家甚至制定了10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表1)。电力部门仍是决策者主要关注的领域,该领域出台可再生能源相关支持政策的国家数量是交通运输领域的1.8倍,是供暖制冷领域的 5 倍。电力招标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至少有29个国家开展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招标。而反观交通运输和供暖制冷部门,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远低于电力部门,截至2017年底,只有48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目标,42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截止2017年底,至少145个国家制定了能效政策,至少157个国家制定了能效指标,且至少60个国家针对建筑用能制定了强制性的能效指令。 表1 2016-2017年可再生能源发展部分统计数据 2016 2017 年度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亿美元) 2740 2798 累计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不含水电,GW) 922 1081 累计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包含水电,GW) 2017 2195 累计水力发电装机容量(GW) 1095 1114 累计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GW) 114 122 年度生物质发电量(TWh) 501 555 累计地热发电装机容量(GW) 12.1 12.8 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GW) 303 402 累计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GW) 4.8 4.9 累计风力发电装机容量(GW) 487 539 累计太阳能热水器容量(GWth) 456 472 年度乙醇产量(亿升) 1030 1060 年度生物柴油产量(亿升) 310 310 制定有可再生能源政策目标的国家数量 176 179 制定有固定上网电价政策的国家/地方政府 110 113 制定有竞争性招投标过程的国家/地方政府 34 29 制定有供热要求的国家/地方政府 21 22 制定有生物燃料掺混目标的国家/地方政府 68 70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不包括50 MW以上的水电项目)投资总额近2800亿美元(图2),两倍于化石燃料投资额,较2016年上涨2%,投资的主要流向仍为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投资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截至2017年底,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数首破千万大关,达1034万人;其中光伏(336万人)、液体生物燃料(193万人)、水电(180万人)和风电(115万人)是主要的就业大户(图3)。可再生能源不仅能解决化石能源领域的失业难题,同时也会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图2 2007-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不包括50MW以上的水电项目)投资发展态势(单位:十亿美元) 图3 2017年主要国家不同可再生能源部门就业人员数量情况(单位:千人) 总体而言,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2017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再次取得全面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增量,达178 GW;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部署规模和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持平甚至更高。众多高规格的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倡议和计划被提出,如来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25个成员城市在波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到2050年之前将使各自城市实现净零排放发展目标;全球电动汽车倡议(EVI)成员国发起了EV30@30挑战行动,旨在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到全球新车销量的30%;中国启动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尽管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总体发展速度仍热较慢,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仅为10.4%(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远低于化石能源占比(79.5%)(图4,2016年数据)。同期,受到能源需求增加(+1.1%)和能效提升减缓(-2.1%)的影响(图5),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增长了1.4%至325亿吨,创历史新高,结束了过去连续三年的停滞态势。 图4 2016年不同能源资源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图5 2011-2017年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和能效改善速度发展态势(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报告最后总结道,为了加速和扩大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能源加快转型,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倡议和《巴黎气候协定》既定的目标,决策者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针对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政策,明确最终的执行时间,并制定碳排放交易机制;(2)以大系统观角度出发针对所有用能终端领域制定相关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和发展目标;(3)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技术等)来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进程和规模;(4)对现有的能源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以增强其灵活性和弹性,实现最大程度的可再生能源集成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