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3-02-16
  •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12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减产约34.99万辆汽车。
     
      仅上周,北美地区就因缺芯减产约33,900辆汽车,使该地区累计减产量达到8.92万辆。亚洲、欧洲等其他地区则并没有出现新的减产。
     
      AFS最新汇总的减产数据表明,尽管芯片供应有所改善,但短缺的问题仍持续存在。AFS表示,芯片短缺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到今年年底,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预计将攀升至约281万辆。
     
      最近,丰田汽车将本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产量目标下调了约1%,至910万辆左右。去年11月,由于芯片短缺,丰田汽车将本财年的产量预期从970万辆下调至920万辆。此外,丰田汽车还在1月份预计2023年将生产1060万辆汽车,但如果无法采购足够的零部件,产量可能会下降10%。
     
      许多汽车行业业内人士都认为芯片短缺将贯穿整个2023年。不过,本田汽车等汽车制造商最近表示,他们认为芯片短缺正在触底,但预计仍将持续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 .
  • 原文来源:https://www.robot-china.com/news/202302/15/78065.html
相关报告
  • 《光伏玻璃短缺涨价或持续到后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06
    • 自今年7月以来,随着复产之后光伏装机需求释放,国内光伏玻璃市场开始升温。目前,上游光伏玻璃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已给光伏行业带来困境。在光伏电站最后的抢装潮里,玻璃辅材成了拦路虎。 根据PV InfoLink在11月4日报价数据,3.2mm镀膜光伏玻璃的报价为41-48元/平方米,平均报价达42元/平方米,2.0mm镀膜光伏玻璃的平均报价也达到了34元/平方米。相较于7月底,3.2mm镀膜光伏玻璃的价格涨幅约为61.54%。 今年6月,光伏玻璃市场均价为25元/平方米左右。11月初,光伏玻璃现货均价已涨到 45-50元/平方米,四个多月的涨幅接近100%。业内预计涨价行情会至少继续到今年年底。 即便如此,光伏玻璃仍然供不应求,中小光伏组件企业因玻璃断货已开始停产。这导致一些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今年无法完成其原本的装机目标。 不愿具名的光伏业权威人士对记者称,原本玻璃占组件成本的比例为7%,现在已上升至14%。因为玻璃缺货,或者价格太高无法承受,组件企业已大面积停产。更令人担忧的是,光伏玻璃产能不足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这不仅影响今年光伏电站的建设,还将成为制约“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大发展的隐患。 涨价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式年底抢装潮之下的供需失衡。光伏玻璃龙头企业福莱特(601865)近期在对外路演中表示,“2021年预计光伏玻璃还会有15%左右的缺口。尽管福莱特已经扩增5600吨的产能,信义扩增4000吨,但是这些产线是分布在不同季度建造投产,光伏玻璃窑炉本身更是有爬坡期,建造完毕后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达到预计产能,所以实际供给市场的量没有那么多,而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所以需求量还是超过装机量的。”福莱特预测,在政策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光伏玻璃至少2022年才能缓解、达到供需平衡。 此前,安信证券、华西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也预测,由于行业需求大、产能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玻璃供需偏紧有望延续到2021年末。 玻璃季节性短缺由光伏行业季节性需求失衡造成。过去几年,由于当年的补贴政策往往在二季度发布,因此四季度是光伏电站建成并网的高峰。2019年四季度新增装机占全年的46.9%,预计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增装机占比更高。综合多家市场机构信息,今年四季度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为15—18GW。目前玻璃产能可供应14GW左右的组件,缺口约7%—20%。受玻璃供应影响,目前约有15%的组件产线已停产。 从更长周期来看,目前光伏玻璃短缺,是因为玻璃行业产能建设所需周期远超过光伏行业。中国是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占据全球近八成产能,光伏玻璃产能更是占据全球九成。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从 2010 年的17.5GW连续增至2019 年的115GW,市场规模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23.3% 。玻璃新增产线建设需要1.5-2年,产能爬坡时间约为3-4个月。而新增光伏组件产线只需要半年就可完成。 然而,尽管供需失衡,但光伏玻璃短期内产能仍然受限。在今年1月发布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中,工信部重申《关于严肃产能置换 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等工业玻璃原片)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制定产能置换方案。10月,工信部再次明确有序推进光伏玻璃产能置换的原则,继续将光伏玻璃列入产能置换范围。 实际上,年初至今整个行业未新批一条光伏玻璃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的价格暴涨和供应短缺已经让下游厂商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在11月3日,隆基、晶科、天合、晶澳、东方日升、阿特斯(排名不分先后)等6家主要光伏组件企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 6家企业呼吁,第一、玻璃产能的严重短缺使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严重危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资源,竭尽全力“保供应”。在此特殊时期,恳请国家相关部门能考虑给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降温,引导项目有序推进。 第二、对于当前组件供应的严峻局势,光伏组件企业目前身陷困境,实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玻璃产能严重“掉队”,组件总供应量严重不足,光伏组件企业已普遍出现大规模的交付延期现象,希望电站投资企业能充分理解当前局面,并积极做好应对,避免或降低因错过并网截止日带来的损失。 第三、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产业链上下游此时应携手并进、共克时艰,上游的玻璃厂商更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与下游组件企业一起全力保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去维持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对于当前的困境,玻璃行业的产能瓶颈是组件供应“告急”的直接诱因。希望国家充分考虑目前行业面临的紧迫局势,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
  • 《全球芯片缺到明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2-25
    • 半导体需求热,2021年第一个月就开出红盘。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23日公布1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报告,出货金额创历史新高,达30.4亿美元,月增13.4%,年增29.9%。 分析师预估,全球芯片短缺现象将持续到明年,而已大涨到历史高点的半导体类股,股价还有望再上攻,尽管2018年芯片短缺后紧接而来的供给过剩殷鉴不远。 SEMI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北美半导体设备1月的出货金额创下新高,是今年好的开始。数字转型加速推动对半导体设备强劲而持久的需求。 MarketWatch报导,调研业者Lopez研究公司分析长罗培兹说,芯片业正面临一场需求与供给的「完美风暴」,不太可能很快解决。Susquehanna金融公司分析师罗兰德日前预测,芯片不足的情形到明年春季前只会不断恶化。 信评机构惠誉(Fitch)表示,芯片短缺增强了半导体业者的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