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气维持完成“北溪-2”号项目计划并为此展开必要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1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将维持完成“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修建的计划,并正为此展开必要的工作,但限制披露有关项目的信息。
    消息称:“我们维持完成‘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计划,并正为此做必要的工作。很遗憾,我们现阶段可以公开的信息有限,原因包括该项目承受着巨大压力。”
    “北溪-2”号项目包括两条从俄罗斯海岸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天然气支线管道的建设,总输气能力应为每年550亿立方米。俄气是项目运营商NordStream2公司的唯一股东。“北溪-2”号项目总造价95亿欧元,由俄气出资50%,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Group)、荷兰皇家壳牌、德国Uniper公司和德国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9.5亿欧元(即项目造价的10%)的融资。
    美国、乌克兰和一些欧洲国家反对“北流-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在欧洲市场积极推销本国液化天然气的美国2019年12月对该项目实施制裁,要求参与管道铺设的企业立即停止施工。瑞士Allseas随即宣布停工。俄罗斯联邦多次表示,该项目是商业性的,对欧洲有利。

相关报告
  • 《俄罗斯重启管道铺设——“北溪2号”有望上半年“通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0
    • 俄罗斯于1月15日正式重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剩余约120公里的管道铺设工作。业界推测,如果一切顺利,这条连接欧洲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实现“通气”。 事实上,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国持续向“北溪2号”项目发难,先是于2019年底通过制裁迫使负责铺设管道的瑞士Allseas公司退出该项目,导致项目陷入停滞;2020年7月,美国又声称将对该项目的参与各方实施“量身定制”的制裁。一系列的霸道行径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批评。 不过,俄罗斯方面一直为了重启该项目不断调整方案,并在德国、丹麦等国支持下,于2020年底完成了德专属经济区内的管道铺设工作,为2021初的正式重启铺平了道路。 争取4个月内完工 俄罗斯塔斯社指出,“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剩余约120公里大部分位于丹麦水域,俄气子公司、“北溪2号”项目运营商北溪公司已于年初获得了丹麦海事局的建设批准。丹麦能源署也发布声明称,对于俄气在“北溪2号”项目丹麦未完工区段复工表示支持。 据悉,俄气将使用多功能铺管船“Fortuna”号并配备两艘支持船,以及其它补给船协助,视天气情况每日尽量完成约1公里的管道铺设工作,争取在4个月内完成全部施工。“Fortuna”号此前曾负责“北溪2号”项目从俄罗斯海岸开始的前13公里的管道铺设工作,可铺设外径为60英寸的海底管道,最大铺管水深可达300米,适合在全球各个海域作业。 预计耗资95亿欧元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原计划于2019年底完工,但美国在当年对参与管道铺设作业的船企实施制裁,导致唯一承包商Allseas公司被迫退出,“北溪2号”项目的管道铺设随即被迫暂停。此后,俄罗斯重新调整方案,不仅自掏腰包弥补外国承包商损失,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铺管资产替换,于2020年底完成了德国水域最后一段管道的铺设工作。 据业界估算,美国的制裁已经导致“北溪2号”项目总投资升至110亿美元,但美国仍表示,会不断施加必要限制以阻止管道完成和使用。 对此,俄罗斯副总理、前能源部长诺瓦克在接受俄罗斯RBK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表示:“美国制裁该项目的目的是在欧洲市场推广美国的船运LNG,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欧洲对能源供应来源的自主选择权。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价格比美LNG格低20%,这条管道将使整个欧洲受益,因此,不管美国方面如何反对,‘北溪2号’都将顺利完工。” 德国支持项目推进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也直言,不管谁入主白宫,德国支持“北溪2号”的立场都不会改变。德国政府明确表示,助力“北溪2号”项目建成将是一项“优先任务”。 据悉,德国东北部的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已经成立了一个“气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负责“北溪2号”项目的设备、材料和物资采购,帮助与管道运营商直接开展业务的所有企业绕过美国制裁。而位于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格莱夫斯瓦尔德市正是“北溪2号”项目在德国的落脚点。该州州长Manuela Schwesig公开表示:“我们坚信‘北溪2号’是我们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条件。” 今年年初,该基金已经获得了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议会的批准。该州州政府将为其提供20万欧元的初始注册资金,北溪公司承诺捐款2000万欧元。 德国联邦议院经济事务和能源委员会主席Klaus Ernst表示:“我们将借助这一基金应对那些针对‘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 据悉,美国1月通过了《欧洲能源安全保护法》,专门针对那些为管道铺设业务进提供检查、检验或认证服务的公司,为此,挪威检验检测公司DNV GL被迫停止了与“北溪2号”有关的所有检测活动。 美制裁实质影响不大 事实上,业界普遍认为,美国三番五次的制裁并没有阻碍“北溪2号”项目的推进,不管施工期拖延多久,顺利“通气”只是时间问题。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欧洲主管Naz Masraff表示,美国的制裁只能拖延管道建设时间,但无法阻止其最终完工。“对于坚定推进‘北溪2号’项目投产通气的俄罗斯、德国而言,美国的制裁实质性影响不大。”她说,“欧洲国家和俄罗斯都已做好了继续承压的准备。”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是欧洲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之一。该项目管道设计长度约1200公里,穿越波罗的海,每年可向欧盟提供550亿立方米天然气。虽然其大部分路段沿用2011年投入使用的“北溪1号”的走向,但“北溪1号”从乌克兰过境,不仅每年需要额外支付20亿多美元的过境费,还要经常面临地缘政治风波带来的断供风险。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指出,对欧盟而言,“北溪2号”项目是其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一个途径,但美国却希望本国天然气成为欧洲的“唯一”选择,这对保障欧洲能源安全毫无益处。
  • 《俄与欧美关系的试金石“北溪-2”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21
    •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Novak)近日说,现在就俄罗斯与多个欧洲国家合作的“北溪-2”(NordStream-2)天然气管道项目可能遭遇制裁作出回应为时尚早,这一项目正如期推进。俄罗斯方面早已知道类似法案正在起草中,“让我们就行动作出回应,而不是言辞”。北溪-2”项目正依照既定日程推进,俄罗斯现在不会讨论“风险”。 对于能源大国俄罗斯来说,对欧出口天然气具有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是欧盟(EU)最大天然气供应国,且近年来对欧盟总出口量持续增加。当前,俄罗斯通过多条管道向欧洲供气,其中经乌克兰过境输欧的天然气占很大份额。由于与乌克兰之间的争端,目前正遭受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一直希望降低对过境转运国的依赖,在对欧天然气出口上把握主动权。在此背景下,“北溪-2”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凭借能源合作这一特殊纽带,俄寄望改善和发展同欧洲国家的关系,发展战略合作,进而获得更多外交利益。 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Perry)此前在一场记者会上说,制裁“北溪-2”项目的法案不久将交由美国国会审议。美国是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与俄罗斯在欧洲市场有竞争关系。美方天然气价格高于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美方多次呼吁俄罗斯以外的“北溪-2”项目参与方退出,威胁对参加项目的欧洲企业施行制裁。美国担忧,“北溪-2”项目会进一步削弱欧洲国家在天然气商场的话语权,并引发欧洲内部不合。为此,美国把天然气当作“地缘战略武器”,以遏止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一条天然气管道,绕开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继而送往其他欧洲国家。北溪-2是一个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法国Engie、奥地利OMV、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以及德国Uniper和Wintershall组成的合资企业。项目计划2019年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俄罗斯每年可向德国输气550亿立方米,可满足欧洲10%天然气需求。 根据欧洲统计局(Eurostat)数据,德国进口天然气中的50%至75%来自俄罗斯。由于“北溪-2”经波罗的海直接连通俄、德两国,其建成通气后,德国将不仅满足自身天然气需要,且将成为俄天然气输往其他欧洲国家的重要枢纽。“北溪-2”与“北溪-1”天然气管道一起,可满足欧盟国家约四分之一的天然气需求。“北溪-1”于2011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乌克兰和波兰反对这一项目并获得美国支持。乌、波担心这一项目导致本国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损失。欧盟(EU)认为项目会影响欧洲完成动力进口多元化战略。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去年曾通过一项决议,谴责俄罗斯绕过乌克兰建设“北溪-2”项目,认为此项目是威胁欧洲能源安全的政治项目,呼吁取消该项目。 出于维护与美国关系的战略需要,一些欧洲国家也表现出进口美国天然气的意愿。尤其是波兰、立陶宛等中东欧国家,甚至宁愿付出较高价格,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然而美国液化天然气对于欧洲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价格高于俄罗斯天然气。如何使近年来着力推行但收效不佳的能源多元化战略更为有效,仍将是欧洲各国面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