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时美肿瘤免疫疗法Opdivo获欧盟批准第8个适应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8-03
  •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作为一种辅助药物,用于存在淋巴结受累或转移性疾病且已行完全切除术的黑色素瘤成人患者,该适应症同时适用于BRAF突变型和野生型黑色素瘤。

    值得一提的是,Opdivo是在这一患者群体中与阳性对照药物黑色素瘤辅助疗法Yervoy相比在降低癌症复发风险方面表现出显著优越性的唯一一个免疫肿瘤学(I-O)疗法。此次批准,使Opdivo成为欧洲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辅助治疗适应症的PD-1抑制剂,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同时也是Opdivo在欧洲横跨6种不同类型肿瘤方面的第8个适应症。

    黑色素瘤根据肿瘤大小或厚度、是否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以及某些其他特征(如生长速率)可分为5类(0期至4期)。III期黑色素瘤已经到达区域性淋巴结,但尚未扩散到远处的淋巴结或身体其他部位(转移),需要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以及相关的淋巴结。一些患者也可以接受辅助治疗。尽管手术干预和辅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癌症会复发和转移。IIIB期和IIIC期的黑色素患者的5年复发率分别为68%和89%。

    在临床上,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一直以手术切除为主,除外科手术之外的治疗均称为辅助治疗,其目的是在术后消灭残存的微小转移病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提高治愈率。采用辅助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已被证明是降低高危3期黑色素瘤术后复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Opdivo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的获批,是基于来自一项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238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在已完全切除的IIIB/C期或IV期黑色素瘤(根据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7版评定)患者中开展。研究中,906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Opdivo(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3mg/kg)或III期黑色素瘤辅助疗法Yervoy(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10mg/kg),治疗4剂,然后从第24周开始每12周输注一次。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PD-L1肿瘤表达相关的无复发生存期、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数据显示,与Yervoy相比,Opdivo将疾病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了35%(HR=0.65;95%CI:0.53-0.80;p<0.0001);Opdivo治疗组18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66.4%(95%CI:61.8-70.6),Yervoy治疗组为52.7%(95%CI:47.8-57.4),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该研究中,Opdivo辅助治疗的耐受性良好,14.4%的患者经历了治疗相关的3/4级不良事件,9.7%的患者因不可接受的毒性停止治疗。

    基于该研究数据,美国FDA在2017年12月批准Opdivo,用于辅助治疗存在淋巴结累及或转移性疾病并已完全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今年6月底,美国FDA受理了默沙东PD-1免疫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该sBLA申请批准Keytruda辅助治疗已手术切除、存在复发高风险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默沙东Keytruda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CNDA)批准,用于前一种疗法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的治疗。此次批准,使Keytruda成为中国市场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首个PD-(L)1疗法。审查方面,Keytruda之前已被CNDA授予优先审评资格,从申报上市到获得批准只用了5个月时间。

    在中国,黑色素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及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 原文来源:https://news.bms.com/press-release/corporatefinancial-news/european-commission-approves-bristol-myers-squibbs-opdivo-ni-0
相关报告
  • 《百时美Opdivo扩大适应症获欧盟CHMP支持批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30
    • 美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意见,建议扩大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当前的适应症,作为一种辅助药物,用于存在淋巴结受累或转移性疾病且已行完全切除术的黑色素瘤成人患者。这也是CHMP首次推荐一种PD-1抑制剂作为任何类型癌症的辅助治疗。CHMP的建议将递交给欧盟委员会(EC),后者在做出最终审查决定时通常都会采纳前者的意见,这也意味着Opdivo极有可能在未来2-3个月获批辅助治疗黑色素瘤。 CHMP的积极建议是基于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238的数据。该研究评估了Opdivo在完全切除IIIB/C期或IV期黑色素瘤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该研究中,Opdivo与FDA批准的III期辅助性黑色素瘤疗法Yervoy相比,显著降低了癌症复发的风险,达到了主要终点。 黑色素瘤根据肿瘤大小或厚度、是否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以及某些其他特征(如生长速率)可分为5类(0期至4期)。III期黑色素瘤已经到达区域性淋巴结,但尚未扩散到远处的淋巴结或身体其他部位(转移),需要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以及相关的淋巴结。一些患者也可以接受辅助治疗。尽管手术干预和辅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癌症会复发和转移。IIIB期和IIIC期的黑色素患者的5年复发率分别为68%和89%。 在临床上,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一直以手术切除为主,除外科手术之外的治疗均称为辅助治疗,其目的是在术后消灭残存的微小转移病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提高治愈率。采用辅助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已被证明是降低高危3期黑色素瘤术后复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CheckMate-238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随机双盲研究,在已完全切除的IIIB/C期或IV期黑色素瘤(根据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7版评定)患者中开展。研究中,906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2周静脉输注Opdivo 3mg/kg,或每3周静脉输注Yervoy 10mg/kg,剂量为4剂,然后第24周开始每12周输注一次。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PD-L1肿瘤表达相关的无复发生存期、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数据显示,与Yervoy治疗(10 mg/kg)相比,Opdivo治疗(3mg/kg)能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RFS)期达35%。其中,Opdivo组的18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66.4%,Yervoy组为52.7%,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基于该研究数据,美国FDA在2017年12月批准Opdivo,用于辅助治疗存在淋巴结累及或转移性疾病并已完全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美国FDA受理了默沙东PD-1免疫疗法Keytruda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该sBLA申请批准Keytruda辅助治疗已手术切除、存在复发高风险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
  • 《默沙东肿瘤免疫疗法Keytruda获中国批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30
    •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PD-1免疫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已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CNDA)批准,用于前一种疗法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的治疗。审查方面,Keytruda之前已被CNDA授予优先审评资格,从申报上市到获得批准只用了5个月时间。 此次批准,使Keytruda成为中国市场获批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抗PD-1疗法,同时也是继百时美施贵宝Opdivo之后在中国市场获批的第二款抗PD-1疗法,后者于今年6月中旬获批,用于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体为EGFR阴性、ALK阴性、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后病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 此次Keytruda在中国获批,是基于一项Ib期临床研究KEYNOTE-151的总缓解率(ORR)数据。该研究在103例先前接受过系统疗法治疗后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中国成人患者中开展,评估了Keytruda单药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KEYNOTE-151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黑色素瘤协会会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教授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对抗恶性黑色素瘤的选择非常有限。使用传统治疗方案,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非常低。恶性黑色素瘤是对免疫疗法反应最敏感的肿瘤之一;在国外, 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 PD-1抑制剂早已成为了恶性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手段。如今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意味着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终于有了与世界接轨的治疗方案, 也将推动中国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格局的改变,这在人类对抗恶性黑色素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默沙东中国总裁罗万里(Joseph Romanelli)表示,我们由衷赞赏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药物引入中国和加速新药审评审批的力度,帕博利珠单抗的成功研发,体现了默沙东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专注与投入,以及对患者的坚定承诺。从干扰素到PD-1抑制剂,默沙东始终以创新为驱动,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方案。我们将继续与政府、医疗机构、专家和医护人员展开合作,扩展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的其他适应症,同时快速扩大其可及性,让更多中国肿瘤患者受益于前沿的免疫治疗。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最致命的皮肤癌类型之一,特征为色素生成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在中国,黑色素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及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黑色素瘤恶化程度较快,极易出现远处转移,因此,一旦进入肿瘤晚期,既往治疗手段疗效相对较差,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研究数据显示,一旦发生肿瘤转移,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4.6%。 PD-(L)1市场格局:百济神州tislelizumab或成首个本土研发、全球上市的第7个PD-(L)1免疫疗法 目前,全球已有5款PD-(L)1免疫疗法上市,除了Keytruda和Opdivo之外,还包括罗氏的Tecentriq、阿斯利康的Imfinzi、默克/辉瑞的Bavencio。其中,Keytruda是该领域的领头羊,在美国市场,该药已获批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头颈部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尿路上皮癌、微卫星高不稳定(MSI-H)癌症、胃癌、宫颈癌。此前,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报告预测,Keytruda在2024年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肿瘤学药物,销售额将高达126.86亿美元,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届时的销售额也将高达112.47亿美元。 今年4月,由赛诺菲和再生元合作研制的cemiplimab获美国FDA受理,预计将成为上市的第6款PD-(L)1疗法。 就在上周,百济神州的PD-1疗法tislelizumab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关键性临床研究获得成功,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申报上市;同时,百济神州与合作伙伴新基宣布,将于2019年上半年向美国FDA提交tislelizumab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上市申请。业界预测,tislelizumab或将成为首个由中国本土研发、全球上市的第7个PD-(L)1免疫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