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针对草地贪夜蛾(FAM)的生态防治技术至关重要。绿肥作物的生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间接有助于提高轮作系统中作物对特定病虫害的抗性。我们假设绿肥的施用直接影响FAWs宿主的利用。采用两性生命表法,测定了在以毛豌豆为食的幼虫期,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FAWs对毛豌豆的寄主适应性及其后代对原寄主(玉米)的适应性。当取食毛豌豆显著影响FAW对玉米的适应性时,我们使用16s rDNA测序检测了连续取食毛豌豆或玉米的当代FAW群体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结果表明,连续取食毛豌豆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并没有提高,说明玉米-毛豌豆轮作对毛豌豆的危害风险没有增加。当连续几代FAWs以毛豌豆为食时,它们对玉米的寄主特异性适应性下降甚至丧失,表现为蛹重和繁殖力下降,以及突生成虫无法完成交配。与食用玉米相比,食用毛豆的FAWs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较低。毛豌豆组未检出蓝藻菌,而未分类氧杆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沙雷菌和克雷伯菌的丰度在玉米组和毛豆组之间差异显著。此外,肠道微生物类群与FAWs生产性能显著相关。总体而言,FAWs对毛豌豆的摄食经历导致玉米特异性适应性降低或丧失,这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来证明。本研究为玉米-绿肥轮作系统在害虫治理中的生态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