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四川省水利厅出台《关于农村水利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明确在 "十三五" 期间, 全省农村水利围绕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 "增提节控、生态农水" 的发展思路,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 构建从源头到田间到地头的绿水富民、洁水美村的工程体系和建设体系, 推进农村水利发展向优质、高效、精细转变, 向充分满足有效需求、人与农村水环境协调共融发展转变, 向更加注重挖掘农村水功能、提升农村水文化转变, 促进美丽四川幸福农村碧水长流。 建好源头水工程 "增量"。《意见》提出, 围绕满足 "四区四基地" 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用水需求, 开展小微水利工程病害淤积普查, 实施老旧池塘改造, 推进山坪塘病害整治、清淤疏浚和恢复治理, 以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清淤恢复。围绕 "米袋子" "菜篮子" 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 推进新建灌区建设,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并结合 "川字号" 特色个性农产品, 建设小微抗旱水源工程和 "五小水利" 工程。建设农村水源工程, 提升农业产业用水保障能力。 优化供水体系 "提质"。《意见》要求, 实施农村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建立源头控污、渠系防污的从源头到渠系到田间的农业灌溉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