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国内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处较快增长态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17
  • 11日,木林森宣布拟发行26.6亿元可转债的公告,募资资金投资发展发行26.6亿元可转债的公告,募资资金投资发展LED封装、电源及照明等应用产品项目。

    13日,木林森在全景网举行了可转债发行网上路演,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木林森表示,目前公司本部主要产品保持了较高的产销率,产销情况良好,但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生产线及产能基本处于高负荷状态,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故公司拟募集资金增加投入,扩大LED高性能封装、LED照明应用及配套电源等产品的产能。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为80%左右。上半年,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2018年质量事故的直接影响逐步消除,公司SMDLED的毛利率开始逐步回升。2019年第二季度木林森本部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98%,较2019年第一季度环比提升5.54个百分点,木林森本部的毛利率处于逐步修复和回升的趋势中。

    木林森还指出,LED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行业。为支持LED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近年来国家陆续制定了许多相关产业政策及战略规划。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及企业自身技术不断创新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的态势。

    木林森称,未来将通过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在巩固封装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朗德万斯的品牌及渠道,实现公司“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相关报告
  • 《半导体制造业预计将迎强劲增长,2028年前投资持续攀升》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张嘉璐
    • 发布时间:2025-07-31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发布的《300mm晶圆厂展望报告》显示,全球前端半导体供应商正加速扩产以应对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式需求。报告指出,2024年底至2028年间,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预计将以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持续扩张,月产能将创下1,110万片晶圆(wpm)的历史新高。 (核心数据洞察) 先进制程产能(7nm及以下): 2024年:85万片/月 → 2028年:140万片/月(增长69%) CAGR达14%(行业平均值的两倍) 2nm及以下产能:2025年<20万片/月 → 2028年>50万片/月 资本支出趋势: 先进制程设备投资:2024年260亿美元 → 2028年超500亿美元(+94%) 2nm及以下设备投资:2024年190亿 → 2028年430亿(增长126%) "AI正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变革性力量,"SEMI总裁兼CEO Ajit Manocha强调,"从AI训练到推理应用的需求激增,正在驱动整个产业链的强劲投资。"除支撑大模型架构的算力需求外,AI在个人助理系统软件、VR/AR设备及人形机器人等创新领域的融合,将持续推升对先进半导体技术的需求。 (技术路线图) 1.制程演进: 2026年:2nm技术实现量产 2028年:1.4nm技术商业部署 2.产能爬坡: 2025年先进制程产能98.2万片/月(同比+15%) 2026年首破百万片大关(116万片/月) 超前布局: 2025年产能增速33% 2027年增速21% (区域动态) 台湾地区:台积电2nm产能占全球规划总量58% 美国:英特尔18A工艺(等效1.8nm)2025年量产 韩国:三星计划2027年建成"半导体巨型集群" 中国大陆:中芯国际重点扩产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
  • 《半导体设备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3-25
    • 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对半导体形成强劲且持久的需求,同时也驱动了半导体企业业绩的持续增长。整个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从400-500亿美元跃上600亿美元,同时也预示着半导体行业正在跨入普及计算的时代。 半导体设备龙头业绩向好 在2020年持续至今的“缺芯”行情推动下,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业绩普遍向好。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2020财年实现营收172亿美元,营业利润43.7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5.4%。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狄克森表示:“随着强大技术趋势的成形,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加速实现客户路线图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并将领先市场发展。” 欧洲方面,荷兰的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发布2020年度财报,全年净销售额达到140亿欧元,毛利率)达到48.6%,净利润36亿欧元。ASML同时宣布实现第100套极紫外光刻(EUV)系统的出货,2020年就销售了31台EUV系统。 日本同为半导体设备重镇。2020年日本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东电电子净销售额超过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率超过20%,净资产收益率连续第三年超过20%。财报表示,东电电子从2020财年开始的三年内,计划投入约4000亿日元用于研发。 中国本土厂商业绩也有较好表现。北方华创2020年业绩预告实现净利润4.6亿元~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85%~87.68%。中微半导体在业绩快报也表示,2020年净利润约4.9亿元,同比增长161.02%。预计年营业总收入约22.73亿元,同比增长16.76%,刻蚀设备收入为12.89亿元,同比增长约58.49%。 产业规模有望迈上新台阶 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普遍向好,与市场对芯片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有着重要关系。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公布的预测报告,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估将同比增长8.4%至4694.03亿美元,将超越2018年的4687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纪录。在需求的推动下半导体制造厂商纷纷扩大投资,台积电2021年资本支出金额将达250亿至280亿美元,三星电子2021年面向半导体的资本支出有望超过30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联电今年资本支出将达15亿美元,年增5成;世界先进资本支出也从去年的新台币35.4亿元,提升至今年的新台币50亿元,年增逾4成。 制造厂商的资本支出主要投向半导体设备,因而有效带动了半导体设备业绩的提升。据Semi最新的统计显示,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连续三年创下罕见的晶圆厂设备支出新高,到2020年增长16%,2021年的预测增长率为15.5%,2022年为12%。预计这三年中,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每年都将增加约100亿美元,届时支出将攀升至800亿美元。MarketandMarket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估计为62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59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0%。 对此,有专家指出,半导体设备虽然位于产业链上游,但是它与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每一次信息技术重大突破,半导体设备行业规模都会产生一次大飞跃。2000-2010年是全球PC互联网时代,半导体制程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位于250亿美元平均水平。到了2010-2019年,人们进入了智能手机社交媒体时代,半导体制程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上升到300亿-500亿美元的平均线上。2019年以后,逐步进入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半导体制程设备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到500-600亿美元以上。2021年后更是有望达到700-80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全新阶段。 台积电(中国)副总经理陈平指出,近年来随着5G、AI以及IoT的发展,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又在迅速提高,一个普及计算的时代正在来临。进入普及计算时代之后,主要的应用市场将从移动计算时代的智能手机为主逐渐演变为移动计算、高效计算、智能车载、物联网这四个平台共同发展。这四个计算平台交互加成,将让半导体产业重回指数级高速增长的状态。 本土设备企业的窗口期已经打开 作为全球半导体的重要组成,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发展也很快。SEMI中国区总裁居龙表示,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设备市场,增长率达到39%。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存忠预计,202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美元。 其中,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的市占率仍然不高。2020年本土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预计为213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20%,其中集成电路设备只有90亿元左右。半导体专家莫大康指出,半导体设备业的门槛很高。芯片、工艺与设备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芯片的制造工艺决定后,相应的半导体设备也就被固定下来,即便是同类设备,互相之间不能更替,否则工艺就要重新调整,其中涉及器件的可靠性等关键问题。因此,除非中国的设备厂商从工艺研发阶段就开始介入,这样的芯片量产时才会采用国产设备。 不过经过努力,近段时间本土设备厂商取得了一定进展。日前,中国电科集团旗下电科装备公司成功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本土化,可为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北方华创在SEMICONChina2021上也展示了多款自主开发的产品,包括刻蚀机、PVD镀膜机、立式氧化扩散炉、清洗机等,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可以看出,在全球半导体设备业发展大潮面前,尽管门槛很高,但中国本土企业依然有着很大发展机会。因此,莫大康指出,要给本土设备商有足够的信任度。在装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相关企业要保证验证窗口始终是敞开的。这一点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