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研称生物基1,4-丁二醇市场潜力巨大》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14-05-06
  • 根据GrandViewResearch公司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预计2020年,1,4-丁二醇(1,4-BDO)的全球市场将达69.47亿美元。预计亚太地区制鞋产业的增长将推动1,4-BDO市场的增长。此外,1,4-BDO用于生产四氢呋喃(THF)(2013年,用于生产THF的1,4-BDO占市场总量的29.9%)后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氨纶(运动服装的原材料)。随着全球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对运动服装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这也可能在1,4-BDO市场有所反映。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市场参与者在未来6年中,将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严格的环境法规等主要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产业界已将重心转移至开发生物基1,4-BDO,这不仅能提供一个生态友好的解决方案,与化学合成相比还具有一定的成本竞争力。包括巴斯夫、普拉克、帝斯曼、日本三菱化工、Myriant和Genomatica在内的一些国际巨头已开发出生物基路线生产1,4-BDO。除了生产THF,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鞋业的不断发展,1,4-BDO生产聚氨酯的市场规模增长最快,2014-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1%。预计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γ-丁内酯(GBL)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9%和4.3%。

    进一步研究所得的重要结论如下:

    (1)2013年,1,4-BDO的全球市场为195.45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71.37万吨,2014-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8%。

    (2)2013年,亚太地区占1,4-BDO全球市场总量的55.6%。亚太地区在逐渐形成1,4-BDO全球最大的市场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2014-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1%。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鞋类及运动服饰行业的不断增长推动了1,4-BDO市场的扩大。

    (3)鉴于北美和欧洲的1,4-BDO市场已相当成熟,未来其增长率预计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成熟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与主要行业代表倡导的绿色环保计划驱动,开发生物基替代1,4-BDO。

    (4)1,4-BDO全球市场相当集中,排在前四位的公司依次为德国巴斯夫、大连化工、美国莱昂德尔化学品和山西三维集团。2013年,这四家公司的产量占全球市场总量的50%以上。此外,包括三菱化学等在内的一些公司已与生物技术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生物基BDO,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合成(石油基)2,3-BDO的现有市场规模非常小,吸引力不大。2,3-BDO作为一个实验室制备的化学品,只进行一些特殊应用,如食品调味料的小批量交易。但如果同样的2,3-BDO来源于生物基替代原料,预计将给这一市场带来巨大机遇。

    (6)生物基2,3-丁二醇作为1,3-丁二烯和甲基乙基酮(MEK)直接前体,被认为极具吸引力,其市场获利空间很大。一些抢先一步的公司预计在未来2-3年内就能实现生物基2,3-丁二醇的商业化生产。

相关报告
  • 《智能制造市场潜力巨大 工业机器人是重要突破口》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4-25
    •   智能时代,变革的是什么?是人!近期,人工智能因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而备受瞩目,曾经在众人眼里遥不可及的机器人,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这场人机大战,也让观者无比惊叹机器人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   市场潜力巨大   究竟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2025”、“工业4.0”的关系是什么?有人这样比喻,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变革是实现“工业4.0”的必要条件,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模式中的应用是实现“工业4.0”的充分条件,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一环。因此,实现“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工业机器人。   实际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迎来大发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5万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增长速度。   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早在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开始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占比超过全球销量的20%。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到55%,年销量为5.65万台左右。其中,养老助残、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多种型号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示范应用,清洁机器人、两轮自平衡车和模型无人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已经进入消费市场。预计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6万台,保有量达到180万台。   锁定发展重点   据了解,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兴产业包括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空间较大。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因此,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新一代机器人就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其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要实现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的本体开发及批量生产,使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焊接、搬运、喷涂、加工、装配、检测、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实现规模化集成应用。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要重点开发养老助残、家政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重点开发医疗康复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救援机器人、能源安全机器人、无人机等特种机器人。   在新一代机器人领域,要积极研发能够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特别是与小批量定制、个性化制造、柔性制造相适应的,可以完成动态、复杂作业使命,可以与人类协同作业的新一代机器人。   在关键零部件上,要重点研发机器人专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高精度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产品。在传感器上,要重点开发关节位置、力矩、视觉、触觉、光敏、高频测量、激光位移等传感器,满足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需求。   在关键共性技术方面,一是攻克整机技术,以机器人的系列化设计和批量化制造,提高机器人产品的控制性能、人机交互性能和可靠性性能,提高机器人负载自重比、人机协作安全为目标,分阶段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二是部件技术,以突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满足国内市场应用,满足与人协作型机器人的关键部件需求,满足新型机器人关键部件需求为目标,分阶段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 《山区食品广泛的市场潜力被剥削》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7-27
    • 背景 山区食品(MFP)在过去几年中日益受到关注。这些食品具有在其他产品中无法找到的多种效益和独特的品,。他们的品质也受到山区生产转型的具体环境和加工条件的强烈影响。 范围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概述欧洲各地的生产情况,突显他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近期演变以及对健康和天然食品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的贡献。农业行业对MFP开发的特别重视。 主要发现和结论 许多山区食品在欧盟(EU)被认证为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PDO)、受保护的地理标志(PGI)和传统特殊保证标签(TSG),甚至可选的质量术语“山区食品”。它们包含不同类别的食品,如肉类,鱼类和贝类产品;油和油脂、奶酪和其他从动物来源的食品;水果、蔬菜、谷物及其衍生物以及其他食品(即香料,啤酒,植物等)。虽然几个山区产品已经在使用一些认证方案,但是使用可选的质量术语可以鼓励消费者更好地识别M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