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2 / AS01E疫苗预防结核病的2b期对照试验》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8-10-15
  • 背景

    需要一种阻断结核病传播的疫苗。

    方法

    我们在肯尼亚,南非和赞比亚对M72 / AS01E结核病疫苗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b期临床试验。 18至50岁患有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通过干扰素-γ释放试验)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的成人被随机分配(以1:1的比例)接受两剂M72 / AS01E或安慰剂肌肉注射1个月。大多数参与者之前曾接种过卡介苗疫苗。我们评估了M72 / AS01E的安全性及其对进展为细菌证实的活动性肺结核病的疗效。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试验,分枝杆菌培养,或两者都用痰来确认临床怀疑结核病。

    结果

    我们报告了正在进行的试验的初步分析(在进行平均2.3年的随访后)。共有1786名参与者接受了M72 / AS01E治疗,1787名参与者接受了安慰剂,各组中的1623名和1660名参与者被纳入了按照协议的疗效队列。 M72 / AS01E组共有10名参与者符合原发病例定义(细菌学证实活动性肺结核,在治疗前得到确认),安慰剂组有22名参与者(发病率0.3例,每100人年0.6例)。疫苗效力为54.0%(90%置信区间[CI],13.9-75.4;95%CI,2.9-78.2;P=0.04)。总接种疫苗效力队列的结果相似(疫苗效力,57.0%;90%CI,19.9-76.9;95%CI,9.7-79.5;P=0.03)。在注射后30天内,M72 / AS01E组的不良事件报告(67.4%)多于安慰剂组(45.4%),主要原因是注射部位反应和流感样症状。严重不良事件、潜在免疫介导疾病和死亡发生在两组中的频率相似。

    结论

    M72 / AS01E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对抗活动性肺结核病提供54.0%的保护作用,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相关报告
  • 《南部非洲女性的 HIV-1 疫苗方案 (Imbokodo\/HVTN 705\/HPX2008):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2b 期试验》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02
    • 背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仍然是全球健康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尽管经过了40年的研究,但还没有候选疫苗显示出对HIV-1感染的持久和保护性效果。尽管在高危群体中,暴露前预防可以非常有效,但使用它的障碍仍然存在,如感知的低感染风险、对污名的恐惧以及对副作用的担忧。因此,需要一种基于人群的方法,如HIV-1疫苗。当前研究旨在评估一种异源性HIV-1疫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方案包括一种基于四价马赛克腺病毒26的疫苗(Ad26.Mos4.HIV)和铝磷酸盐佐剂的C群糖蛋白(gp)140,用于南非地区易感染HIV-1的年轻女性。 方法 这项随机、双盲、2b期研究在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23个临床研究点招募了18至35岁的性活跃女性,她们没有HIV-1或HIV-2感染。参与者通过交互式网络响应系统以分层置换块的方式随机分配(1:1)接受肌肉注射疫苗或盐水安慰剂。研究参与者、研究点人员(除主要负责疫苗准备和分发的人员外)和研究人员对治疗组分配进行了遮蔽。疫苗方案包括在0月和3月注射Ad26.Mos4.HIV,随后在6月和12月同时注射Ad26.Mos4.HIV和铝磷酸盐佐剂的C群gp140。主要疗效终点是在首次接种疫苗后7至24个月间,按协议人群中对实验室确认的HIV-1感染的预防效果(VE[7–24]),该人群包括在第三次接种疫苗后4周内未感染HIV-1的参与者,按照协议规定的窗口期在头三次接种访问中接受了所有计划内的疫苗接种,并且没有可能影响疫苗效果的主要协议偏离。主要安全性终点是根据实际接受的注射,在随机分配的接受一次或多次研究注射的参与者中进行评估。主要安全性终点是不请自来的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征集的局部和系统性AEs、严重AEs、特别关注的AEs以及导致疫苗接种中断的AEs。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为NCT03060629,并且已完成。 发现 在2017年11月3日至2019年6月30日之间,共有2654名女性被随机分配,其中2636名女性(中位年龄23岁[四分位距20–25])被纳入并至少接受了一次研究注射(1313人分配到疫苗组,1323人分配到安慰剂组;1317人接受了疫苗,1319人接受了安慰剂)。按协议人群的主要疗效终点分析包括1080名疫苗组女性和1108名安慰剂组女性;在首次接种疫苗后7至24个月间,疫苗组的HIV-1感染发生率为人年3·38(95% CI 2·54–4·41),安慰剂组为3·94(3·04–5·03),估计的VE(7–24)为14·10%(95% CI –22·00至39·51;p=0·40)。与研究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请自来的AEs、特别关注的AEs或死亡事件均未发生。在疫苗组中,1317名参与者中有663人(50·3%)出现了1级或2级征集的局部AEs,10人(0·8%)出现了3级或4级征集的局部AEs。在安慰剂组中,1319名参与者中有305人(23·1%)出现了1级或2级征集的局部AEs,3人(0·2%)出现了3级或4级征集的局部AEs。疫苗组中有863人(65·5%)出现了1级或2级征集的系统性AEs,34人(2·6%)出现了3级或4级征集的系统性AEs。安慰剂组中有763人(57·8%)出现了1级或2级征集的系统性AEs,20人(1·5%)出现了3级或4级征集的系统性AEs。总体而言,疫苗组中有3人(0·2%)因不请自来的AE而中断了疫苗接种,安慰剂组中也有3人(0·2%)因不请自来的AE而中断了疫苗接种,疫苗组中有3人(0·2%)因征集的AE而中断了疫苗接种,安慰剂组中有1人(0·1%)因征集的AE而中断了疫苗接种。 解释 异源性Ad26.Mos4.HIV和C群gp140疫苗方案在南非地区易感染HIV-1的年轻女性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
  • 《RSV疫苗难题能否破解 GSK的RSV母体疫苗进入3期临床试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30
    •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多发生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常发生于免疫缺陷者及老年人。RSV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样症状)和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据统计,在5岁以下儿童中,全球每年超过3300万例次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00多万次就诊以及11万多例死亡与RSV感染有关。在65岁以上成年人中,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7.2人死于RSV。RSV是一种公认的全球卫生问题,然而在过去的50年内一直没能开发出有效的RSV疫苗。 但现在,RSV疫苗研发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功。继Novavax、辉瑞RSV疫苗进入3期临床试验后,近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评估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疫苗用于母体免疫(GSK3888550A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3期GRACE研究(NCT04605159)已开始对受试者进行疫苗接种。 GRACE是一项双盲3期研究,将在10000例年龄18-49岁的孕妇中开展,将评估单剂量RSV母体无佐剂疫苗肌肉注射免疫18-49岁健康状况良好的孕妇,预防新生儿RSV相关LRTI的有效性。该研究还将评估这款疫苗在接种疫苗的母亲及其婴儿中的安全性。该研究预计2024年初结束,中期结果预计2022年下半年公布。 上个月,GSK公布了其RSV疫苗用于母体免疫(GSK3888550A疫苗)和老年人免疫(GSK3844766A 疫苗)的阳性I/II期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数据。2种候选疫苗都含有重组亚单位融合前RSV抗原(RSVPreF3),该抗原可触发所需的免疫应答。针对老年人的疫苗还包括GSK专有的AS01佐剂系统,以增强免疫反应,因为该人群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往往比年轻人弱。 这2款疫苗是GSK RSV疫苗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的3款RSV候选疫苗(母体疫苗、儿童疫苗、老年人疫苗),使用不同的新技术来保护受影响最大的脆弱人群:婴儿和老年人。所有三款候选疫苗均获得了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FTD)。根据现有数据和与监管机构的接触,针对老年人的RSV候选疫苗的3期研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儿童RSV候选疫苗的I/II期(RSV阴性婴儿)和II期(RSV血清阳性婴儿)研究仍在进行中。 RSV疫苗艰难的研发历程 自从1957年第一次在人体中发现RSV病毒后,RSV疫苗的开发就开始了,但不幸的是1960年代辉瑞公司甲醛灭活RSV疫苗(FI-RSV)临床试验中出现了重大挫折,有80%以上的受试幼龄儿童因为感染RSV后发生了严重的肺炎,其中两名儿童最终死亡。RSV疫苗研发进入了长久的沉默期。 近十年以来,随着RSV病原学和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科研成果广泛运用到疫苗的设计和研发中,RSV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目前 RSV 疫苗开发的主要抗原靶点是 F 蛋白,F 蛋白是 RSV 囊膜蛋白之一,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F蛋白外,G蛋白是中和病毒表面的唯一其他靶点,然而G蛋白在RSV株间变异性较大,其表面结构又知之甚少,因此不常用作疫苗抗原。另一个可能的疫苗靶点是小疏水蛋白(SH),包含跨膜结构域和胞外结构域,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炎症激活方面起作用,可能能够诱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ADCC),因此其胞外域已被用作抗原研究。RSV的其他几种非结构蛋白(N蛋白,M2-1蛋白和M2-2蛋白)与诱导T细胞免疫息息相关,因此在疫苗设计中也常作为疫苗抗原的靶点,单独或与其他抗原联合使用。 临床开发中的RSV疫苗 近年来,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如GSK、强生、辉瑞、赛诺菲等)和生物技术公司参与RSV 疫苗和治疗药物开发,并已启动多项临床试验。目前已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有Novavax、辉瑞和GSK的RSV疫苗。 目前处于领先的是由 Novavax 公司研制的 RSVF 蛋白重组纳米颗粒疫苗(ResVax),为首个在 III 期临床研究中表现出有效性的 RSV 疫苗。ResVax在妊娠晚期的健康孕妇和健康老年人中进行 II 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优异,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对病毒预防效果良好。但是,在妊娠晚期的健康孕妇中进行的 III 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虽然 ResVax 在孕妇中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但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将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除了ResVax,辉瑞的RSVpreF也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今年6月,NCT04424316试验在孕妇中开展,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疫苗RSVpreF进行母体免疫,预防婴儿中发生下呼吸道疾病(LR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去年强生旗下的杨森(Janssen)公司其在研RSV疫苗获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造成的严重呼吸道疾病。 在疫苗之外,赛诺菲和阿斯利康合作开发处于临床III期的单抗nirsevimab,旨在预防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药物已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 RSV疫苗开发的挑战 近年来,RSV疫苗开发的主要焦点越来越转移到构象依赖的RSV F蛋白,和F蛋白特异性抗体对严重RSV疾病提供保护的潜力。使用结构明确的免疫原进行免疫可能能够诱导高的血清中和活性,为大部分RSV介导的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对于正在进行的和未来的临床试验来说,重要的是检测免疫、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终点,以增加我们对保护性免疫的了解,以及保护的相关性,并为不同目标高危人群优化疫苗方法。 据GlobalData分析认为RSV疫苗在2028年的销售额将达到50亿美元,并且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将在市场上共存。虽然在开发RSV疫苗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些问题难以克服,但目前的临场试验结果已看到一些曙光,让我们共同期待RSV疫苗研制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