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启示》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4-07-26
  •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最近发布的《2024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已成为各国政府预测和研判未来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分析报告内容有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前瞻性战略规划。报告首先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和“STEEP趋势框架”,从社会趋势、技术趋势、经济趋势、环境趋势、政治趋势和人工智能趋势等六个方面,描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20种宏观趋势;其次,报告详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6项关键技术实践;最后,报告预测了劳动力技能需求驱动的高等教育增长场景、数据收集限制的高等教育约束场景、政治浪潮影响的高等教育崩溃场景、个性化教育赋能的高等教育转型场景等4种未来发展场景。报告主要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建立健全教育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和标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学习的新形态,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变革与发展;完善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保障和服务新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持续加强高等教育师生专业发展培训,助力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
相关报告
  • 《《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9年新进展》解读与启示》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20-05-15
    • 2019年12月,国际图联发布了《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9年新进展》(IFLA Trend Report Update 2019),继续就图书馆运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发展情况给出见解和预测。文章解读了《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9年新进展》的主要内容,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图书馆应对变化的环境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合作激发图书馆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拓展跨界服务范围努力争取更多话语权、通过多元的宣传和评价方法展示图书馆价值、应用整体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助力图书馆信心和能力构建。
  • 《2024 EDUCAUSE AI 前景研究》

    • 编译者:徐宏帅
    • 发布时间:2024-04-29
    • EDUCAUSE发布《2024 EDUCAUSE AI 前景研究》 2024年2月12日,Jenay Robert 发表了一篇报告——《2024EDUCAUSE AI 前景研究》。报告称,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目前正在探索人工智能为教学、学习和工作提供的机会,同时也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保持着警惕。为此,作者提出了这项人工智能前景研究报告,其中总结了高等教育界当前在战略规划和准备、政策和程序、高等教育中员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等方面的观点和经验。该调查于2023年11月27日至12 月8日进行,重点关注自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热潮以来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主要发现 战略规划和准备: 大多数机构都在制定人工智能战略。只有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机构尚未有相关行动。 院校担心落后。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学生在课程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增多以及人工智能使用不当的风险(分别占73%、68%)是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的主要动因。 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的目标主要与支持学生有关。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中排名最高的三个目标分别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改善高等教育(分别占64%、63% 和 41%)。此外,7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人工智能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提升教育体验和学生服务。 院校主要通过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培训来实现上述目标(分别占 56%、49% 和 39%)。 战略领导者和合作伙伴: 领导者对人工智能持谨慎乐观态度。大多数受访者高管表示,他们所在机构的领导者要么对人工智能持谨慎和热情并存的态度,要么对人工智能感到乐观(分别占 52% 和 29%)。 各机构利益相关者对彼此关于人工智能的情绪、战略和政策缺乏了解。 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被赋予了与人工智能战略相关的职责;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所有职能领域都在一定程度上负责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战略。 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机构没有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制定人工智能战略。 政策和程序: 人工智能对教学、技术、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政策的影响最大(分别有 95%、79%和72%的受访者表示“已受到影响”或“即将受到影响”)。 78%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对学术诚信产生了影响。 数据管理实践正在因人工智能而改变。47%的领导表示,他们所在的机构正在准备数据,以便为人工智能做准备。 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核心问题。专业人士最关心的是数据安全(82%)、合规性(74%)、数据道德治理(56%)、地方法规合规性(56%)以及数据偏见的影响(52%)。 只有 1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具有一定或极大的限制性——例如,禁止学生或教师使用。 高等教育中员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 尽管许多教职工都被赋予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职责,但很少有正式设立的工作岗位来承担这些职责。56%的受访者被赋予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职责,但很少人认为有新的工作岗位被设立(11%)或现有工作岗位被正式调整为相关岗位(14%)。 利益相关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有一些适当的用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充当教学、研究或行政助理;进行学习分析;支持数字扫盲培训。 受访者也指出了一些不恰当的用途,如在没有人工监督的情况下使用输出、未标注人工智能为引用来源,以及未适当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