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半导体成立,背靠大基金、重点投资硅材料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04
  • 当前半导体材料仍然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支柱之一。因此,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国盛集团、以及协鑫集团发起的两支基金决定集中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设立新华半导体控股(上海)有限公司。

    依据1月3日新华半导体发布的新闻公告,新华半导体的注册资金为9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上海。新华半导体将重点投资硅材料产业以及与其生态系统相关的集成电路产业,通过研发制造、投资并购和整合协同,成为国内名列前茅、全球举足轻重的硅产业行业龙头,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股东实现回报。

    在2019年新华半导体将会整合协鑫集团旗下的江苏鑫华多晶硅料和其它半导体产业实体,以及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公司资产包括Okmetic、新傲科技和新昇半导体。新成立的新华半导体董事长王曦院士说:“有协鑫集团这样的产业战略伙伴,我们相信新华半导体的成立将能集中我们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来创建一个更强有力的半导体硅片和集成电路材料生态系统。”

    新成立的新华半导体副董事长朱共山先生表示:“我为协鑫集团成为这一新控股公司的股东而感到振奋。新华半导体将极大支持Okmetic、新傲科技、新昇半导体、鑫华硅料和协鑫其它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87193
相关报告
  • 《半导体产业的收购兼并——设备与材料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14
    •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从粗放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式转变。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巨大抓手,而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即是半导体产业。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凭借人口红利的优势在半导体终端的封装测试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资金、人才的持续投入,中国半导体产业由封测主导向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材料、设备全面发展。未来随着5G建设的不断深入,物联网、智能汽车产业的持续落地,整个半导体领域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半导体产业的外延很广,一般来说分为上游支撑产业的设备与材料领域,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以及下游应用领域。 本系列文章旨在对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设备与材料、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四个领域中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梳理。本文聚焦于半导体行业上游支撑产业设备与材料领域企业间的收购兼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 一. 设备与材料领域产业简介 半导体设备主要运用于半导体的制造和封测两个流程,分为晶圆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封装设备,以晶圆加工设备为主,检测设备在晶圆加工环节(前道检测)和封测环节(后道检测)均有使用。 半导体材料是指电导率介于金属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半导体材料市场可以分为晶圆材料和封装材料市场。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由于高端产品技术壁垒高,国内企业长期研发投入和积累不足,我国半导体材料在国际分工中多处于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欧美日韩台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 二. 设备与材料领域公司并购信息汇总[1] (一) 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成立,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股票简称“北方华创”,股票代码“002371”。北方华创是由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战略重组而成,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北方华创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1、2018年1月,收购美国Akrion Systems LLC公司(“Akrion”)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业务 (1)交易背景:Akrion是一家依据美国特拉华州法律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半导体湿法清洗技术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其产品主要服务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硅晶圆材料制造、微机电系统、先进封装等领域。 (2)交易概况:北方华创全资子公司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以1,500万美元全资收购Akrion的全部资产及无息负债。总购买价格终端1,200万美元支付给Akrion,300万美元支付给Akrion两个高管股东。本次交易所需支付的资金由北方华创自筹解决。 (3)交易影响:Akrion在精密清洗技术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本次收购Akrion资产、负债及相关业务事项,将拓展北方华创在清洗机设备领域的产销体系,丰富北方华创清洗机设备的产品线,与北方华创目前清洗设备品种实现较好互补,进一步增强北方华创服务客户的能力,助力北方华创业务的良好发展。 (二) 至纯科技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017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至纯科技”,股票代码“603690”。至纯科技专注于高纯工艺系统,成为高纯工艺系统龙头。主要为半导体、光电、太阳能光伏、平面显示、光纤、生物制药等先进技术领域的用户,提供高纯气体、水和化学品工艺输送系统,服务范围涵盖了技术咨询、设计、安装、测试、调试、培训和售后等内容。 1、2019年3月,收购上海波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波汇科技”)100%股权 (1)交易背景:波汇科技原系新三板上市公司,公司于2017年11月在新三板摘牌,波汇科技的主营业务集中于为泛半导体、生物医药及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高纯工艺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其除在光纤传感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外,在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智能算法、智能视频、软件平台等方面也具有核心技术。 (2)交易概况:至纯科技以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结合的方式向波汇科技全体股东收购波汇科技100%股权,波汇科技100%股权的交易对价为人民币68,000.00 万元。其中,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26,165,214股,以股份支付的对价合计人民币43,198.77 万元,支付现金合计人民币24,801.23万元。 (3)交易影响:波汇科技技术全面,产品线丰富,除在光纤传感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外,在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智能算法、智能视频、软件平台等方面也具有核心技术,且多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打入国际发达国家市场。本次交易完成后交易双方将共同推进标的公司相关技术在高纯工艺系统、核心工艺设备、厂务系统领域的应用。 2、2017年10月,收购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珐成制药”)59.13%股权 (1)交易背景:珐成制药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资本1708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制药专用设备及其配套相关设施的设计、安装、调试、技术咨询和销售;管道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以上除特种设备),机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设备销售。中国电子系统公司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四”)持有珐成制药94.73%的股份,自然人马骏持股5.27%。 (2)交易概况:中电四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珐成制药59.13%的股权,至纯科技拟参与此次网络竞价。本次交易的价格是通过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交易的方式确定,与资产账面价值相比存在溢价,最终至纯科技以人民币 1,823万元取得了珐成制药59.13%的股权。 (3)交易影响:医药领域的高纯工艺与系统是至纯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本次交易有利于至纯科技整合相关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至纯科技在医药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助推至纯科技主营业务的发展。本次收购完成后,至纯科技将成为珐成制药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2017年6月,收购上海江尚实业有限公司(“江尚实业”)49%股权 (1)交易背景:江尚实业地理位置与至纯科技一墙之隔,拥有办公楼及土地资源,适逢至纯科技在发展战略上需要增加办公、研发用地,为扩大总部效应、增强产研联动性。 (2)交易概况:至纯科技与江尚实业控股股东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7年6月14日签订收购协议,至纯科技以人民币9,945万元取得江尚实业49%的股权。 (三) 晶盛机电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012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晶盛机电”,股票代码“300316”。晶盛机电是国内晶体硅生长设备产业龙头企业。作为一家知名的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晶盛机电的产品技术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高端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多项产品荣获国家及省级奖项。产别分别用于光伏硅电池、半导体和集成电路、IGBT功率器件、LED光电子等四大领域,均属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1、2015年7月,收购杭州中为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为光电”)51%股权 (1)交易背景:中为光电的主营业务为光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通讯设备、光学元件的的生产、服务批发和零售。主要产品为LED 的仪器仪表、分光编带机等设备、LED 整灯自动化生产线。 (2)交易概况:本次交易的标的股权为包括杭州点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点诚投资”)等 22 名股东所持中为光电 51%的股权;晶盛机电使用人民币1.377亿元超募资金取得中为光电51%的股权。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了业绩目标及补偿安排,如中为光电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净利润低于一定数额,则点诚投资等应对晶盛机电补偿对价,补偿方式式可以为现金或其所持中为光电的股份。 (3)交易影响:晶盛机电通过收购中为光电股份,利用该公司原有市场渠道和品牌,切入 LED 照明市场的高端装备行业,增强其在高端装备行业的竞争实力,丰富其产品线,增加利润增长点。通过并购整合,不断完善公司业务规模和区域性布局,拓展在 LED 领域和智能化装备领域的业务规模,实现公司做强做大的目标。 (四) 精测电子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01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精测电子”,股票代码“300567”。精测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平板显示测试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在国内平板显示测试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2019年7月,取得WINTEST株式会社(“WINTEST”)60.53%股权 (1)交易背景:WINTEST 是一家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二部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721。WINTEST 自成立以来,主要在日本半导体自动检测装置市场开展业务,致力于 CCD以及 CMOS 的成像器件,LCD 和 OLED 等平板显示器,以及模拟、混合信号 IC 用检测装置的研发,销售。 (2)交易概况:精测电子与WINTEST签订《资本合作合同书》,精测电子通过认购WINTEST定向增发新股的形式,向WINTEST投资26亿日元(注:以2019年7月30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计算,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65亿元。)全额认购其本次增发股票2,000万股,增资完成后,精测电子持有WINTEST2,000万股,占WINTEST总股份的60.53%,WINTEST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次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于精测电子自筹资金。 (3)交易影响:WINTEST是一家成熟的半导体自动检测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技术成熟,工艺领先,同时具有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精测电子增资入股WINTEST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其在半导体测试业务板块产业布局,加快其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产品突破和产业化进程,充分整合双方的资源、技术、市场等多方优势,进一步整合、优化、夯实技术资源,不断提高精测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018年11月,收购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昆山精讯”)36.5%股权 (1)交易背景:昆山精讯是精测电子控股子公司,精测电子持有期63.5%的股权。昆山精讯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实力、管控严格的制造团队及完善的服务体系。目前从事平板显示这个国家核心产业的自动化检测领域技术研究。 (2)交易概况:精测电子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504万元收购昆山精讯其余两名股东持有的36.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昆山精讯成为精测电子全资子公司。 (3)交易影响:本次收购昆山精讯的少数股东权益,有利于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完善精测电子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的产业布局,增强其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利于提高精测电子未来盈利能力及整体运营效率,符合其长远发展战略。 (五) 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12月,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股票代码“002129”。中环股份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省部级研发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压器件、功率集成电路与器件、单晶硅和抛光片四大方面,形成了具有产品特征和行业属性强关联的多元化经营。 1、2018年7月,收购国电光伏有限公司(“国电光伏”)90%股权 (1)交易背景:国电光伏是从事硅片、电池、组件产品的制造以及光伏电站的科研、设计、系统集成和EPC总承包能力的专业化太阳能产业高新科技企业,为客户提供高电量、低成本的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 (2)交易概况:中环股份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持有的国电光伏 90%的股权。国电光伏9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 644,150,670.72 元,中环股份本次交易所发行股份的发行价格为 7.67 元/股,本次交易需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数量为 83,983,137 股。 (3)交易影响:目前,中环股份已制定具体的措施和计划,将充分利用国电光伏修缮后的厂房以及新建厂房,实施5GW高效叠瓦组件项目、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切片产业化项目、高效HIT电池研发生产线的改造升级等以及半导体产业投资,预计未来较长期间国电光伏不会出现上述长期资产减值的情况。上述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中环股份抓住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材料、高效电池、半导体材料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六) 雅克科技 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0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股票简称“雅克科技”,股票代码“002409”。雅克科技是一家从事化学化工的企业,其主要生产产品为磷酸酯阻燃剂、聚氨酯催化剂、有机硅泡沫稳定剂。雅克科技是全球著名的磷酸酯阻燃剂生产企业,其与注明高校及科研协会成立了多个研究中心,不断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科技研发带动企业发展。 1、2020年2月,子公司斯洋国际有限公司(“斯洋国际”)购买LG CHEM, LTD.(“LG华学”)下属的彩色光刻胶事业部的部分经营性资产 (1)交易背景:LG 化学的主营业务包括石油化工、能源解决方案、先进材料、生命科学、化肥和农药等领域。其中先进材料业务的产品种类包括偏光片、半导体材料、显示用光刻胶、电池材料、OLED 薄膜和 OLED 材料等电子化学材料。 (2)交易概况:斯洋国际与LG化学签署《业务转让协议》,本次交易的价格为580 亿韩元的价格(以2020年2月25日韩元汇率中间价1元人民币对韩元 173.37 元为基准,约合人民币33,454.46万元)。本次交易标的为 LG 化学下属彩色光刻胶事业部的部分经营性资产,主要包括:与彩色光刻胶业务相关的存货、专利等知识产权、有形资产以及应收账款。 (3)交易影响:LG 化学作为 LCD 彩胶和 OLED 光刻胶主要供应商之一,行业知名度高,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通过本次资产收购,新增的彩色光刻胶业务将丰富电子材料业务板块的产品种类。尤其在光刻胶这一主要的电子材料细分领域,雅克科技将同时掌握彩色光刻胶和 TFT-PR 光刻胶的技术、生产工艺和全球知名大客户资源,并成为 LG Display Co.,的长期供应商,成为全球主要的面板光刻胶供应商之一。 2、2018年4月,收购成都科美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科美特”)90%股权 (1)交易背景:科美特是一家从事六氟化硫和电子级四氟化碳生产的企业,装置和设备先进,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远销国内外,是国内主要电气设备生产公司的供应商。高纯度六氟化硫的产能已达到全球一半,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等地知名企业。 (2)交易概况:本次交易雅克科技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科美特90%的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3.23亿元,共发行63,789,774股。 (3)交易影响:本次收购对雅克科技丰富半导体材料产品线,进一步掌握市场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有力地提升雅克科技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打造百亿级上市公司奠定扎实基础。雅克科技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加快“走出去”,并购优质企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必将开辟更广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3、2016年12月,与多家公司共同收购韩国UP Chemical Co., Ltd.(“UP Chemical公司”)96.28的股权 (1)交易背景:UP Chemical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总部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主要从事于生产、销售高度专业化、高附加值的前驱体产品,是该领域全球领先的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分为:有机硅烷前驱体和有机金属前驱体。UP Chemical 公司长期专注于半导体材料前驱体这一细分领域,其在 Hi-K等半导体材料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另外,UP Chemical 公司通过与国际知名的半导体OEM厂商积极合作,其新产品 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交易概况:使用自有资金与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农银无锡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等六个公司共同对江苏先科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先科”)进行增资使其注册资本达到100,000万元,并由江苏先科的全资子公司Shekoy Korea Semiconductor New Material Co., Ltd.( “韩国SPV”)对外投资收购UP Chemical公司96.28%的股份。本次交易的价格为人民币117,920.56万元。 (3)交易影响:本次并购将使江苏先科获得UP Chemical 公司的成熟产品及技术。雅克科技作为本次海外收购的牵头方,将积极参与江苏先科的日常经营管理,这不但会间接扩展雅克科技现有的产品线,进一步奠定雅克科技在半导体领域拓展的战略基础,也实质上有效地填补中国半导体材料在前驱体领域的空白。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概念的兴起与发展,将持续支撑对记忆以及非记忆芯片的需求,并将带动整个半导体行业及其上游材料行业的持续高速增长。雅克科技通过参与江苏先科的对外投资,布局半导体材料这一未来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行业,将为雅克科技带来新的稳定而持续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结合 UP Chemical 公司雄厚的产品研发制造经验以及更多的产品规划,雅克科技及江苏先科将积极建立与其核心客户 SK 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的业务合作,持续加大UP Chemical公司围绕核心客户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投资,抓住UP Chemical 公司稳定增长的市场机会,提升雅克科技的产品技术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 (七) 强力新材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2015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强力新材”,股票代码“300429”。强力新材主要产品有光刻胶用光引发剂和光刻胶树脂两大系列,按照应用领域分类,主要有印制电路板(PCB)光刻胶专用化学品、液晶显示器(LCD)光刻胶用光引发剂、半导体用途光刻胶用光引发剂和其它用途光引发剂四大类。强力新材已跻身于国内最大的高端光引发剂生产商之一,在印制线路板光致抗蚀剂的原料领域占据市场70%的市场份额。 1、2018年8月,收购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感光”)10%股权 (1)交易背景:格林感光成立于2017年,专业从事光固化材料及感光材料的研发及销售,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高科技新材料的研发型企业,产品主要配套光固化油墨、涂料、胶粘剂等行业。格林感光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同时通过与多所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研-产”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了在技术革新、产品开发、市场转换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固化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地位。 (2)交易概况:本次转让的股权为格林感光自然人股东杨金梁持有1,500万元出资(其中已实缴出资1,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认缴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2%),转让对价为1,200万元(已实缴出资1,200万元的转让对价为1,200万元,认缴出资300万元的转让对价为0元。 (3)交易影响:强力新材结合既定的发展战略,通过自有资金收购格林感光10%股权,有利于其向下游产业延伸,更好的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拓宽公司发展空间,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固化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的地位。 2、2018年10月,增资及收购长沙新宇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新宇”)部分股权 (1)交易背景:长沙新宇是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敏引发剂系列产品的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全球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经营范围为新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生产、销售和研发。 (2)交易概况:强力新材经与长沙新宇原股东协商一致,使用自有资金以现金出资方式对长沙新宇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为 6,000 万元人民币,其中 1,964.51 万元人民币计入注册资本,4,035.49 万元人民币计入资本公积。同时使用自有资金受让长沙新宇原股东合计持有的部分股权,股权转让对价金额为 2,449.97 万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及收购完成后,强力新材持有长沙新宇 34.4901%的股权。 (3)交易影响:强力新材结合既定的发展战略,通过增资及收购长沙新宇,形成了产品上的联合互补,有利于拓宽公司发展空间,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固化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加速其未来的发展。 3、2017年2月,收购泰兴先先化工有限公司(“先先化工”)51%股权 (1)交易背景:先先化工主要从事高端光引发剂及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交易概况:强力新材使用自有资金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3,187.50 万元取得先先化工51%的股权。 (3)交易影响:本次增资有利于强力新材改善竞争态势,提高其产品的有效产能,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4、2015年12月,收购上虞佳英化工有限公司(“佳英化工”,现更名绍兴佳英感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1.01%股权,收购上虞佳凯化工有限公司(“佳凯化工”现更名绍兴佳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1)交易背景:佳英化工主要从事光引发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制造涂料、油墨、光刻胶、农药、医药中间体以及染料等产品,是强力新材生产光刻胶专用化学品的主要原材料。 (2)交易概况:本次交易强力新材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佳凯化工100%股权,佳英化工31.01%股权。其中因佳凯化工系佳英化工的实际控制人,持有佳英化工68.9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强力新材通过间接的方式持有佳英化工100%的股权。本次交易总价为人民币2.55亿元,其中将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中的40%,即人民币10,200 万元,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对价中的60%,即人民币15,300 万元。 (3)交易影响:本次交易完成后,强力新材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有利于其从原材料端加强技术研发,改善产品质量,丰富公司产品线,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在产业链、研发和销售领域方面实现协同发展,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增加公司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 飞凯材料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4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飞凯材料”,股票代码“300398”。飞凯材料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材料的生产,主要包括光纤光缆材料、紫外固化材料、电子材料和其他材料等四大类二十几个品种的半导体材料的生产。飞凯材料的产品已被国内外众多著名厂商采用,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产品的性能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已经拥有一大批国内外高端客户。 1、2016年12月,收购长兴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长兴昆电”)60%股权 (1)交易背景:长兴昆电隶属于台湾著名半导体企业长兴化学,为长兴化学集团独资,专业生产应用于半导体器件、机体电路等封装所需的环氧塑封料,公司致力于开发应用于中高端器件封装材料及绿色环保塑封料,目前其已成为国内封装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集团公司长兴化学是一家上市公司着重于技术研发及客户服务的国际性企业,主要从事合成高分子、电子化学材料、特殊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是全球化学及电子化学材料供应商,其中干膜光阻剂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2)交易概况: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安庆飞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庆飞凯”)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9,906.74万元取得长兴昆电6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安庆飞凯持有长兴昆电60%的股权。 (3)交易影响:长兴昆电长期致力于开发中高端器件及IC封装所需的材料,主要专业生产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封装所需的环氧塑封料,可提供标准型、低应力型和高导热型等系列产品,为业界主要供货商之一。飞凯材料通过对长兴昆电控股权的收购丰富公司产品线,立足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积极拓展半导体材料的国内外市场;借助长兴昆电、长兴中国和长兴材料优质的人才资源、资质资源和行业地位,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提高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2016年9月,收购大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瑞科技”)100%股权 (1)交易背景:大瑞科技是一家注册于中国台湾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原股东APEX PROCESS TECHNOLOGY CORP. (“APEX”)注册地为安圭拉,持有大瑞科技100%的股权。大瑞科技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电子材料批发业、机械批发业、资讯软体批发业、电脑及事务性机器设备批发业。 (2)交易概况:本次交易飞凯材料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1亿元收购APEX拥有的大瑞科技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飞凯材料持有大瑞科技100%的股权,大瑞科技成为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3)交易影响:本次收购有助于丰富飞凯材料产品线,借助大瑞科技优质的人才资源、资质资源和行业地位,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完善公司产业布局,优化公司的产业结构,深化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布局,提高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本次收购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公司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3、2015年2月,收购嘉裕涂料(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嘉裕”)100%股权 (1)交易背景:惠州嘉裕是一家港澳台独资企业,嘉裕涂料香港有限公司(“嘉裕香港”)持有期100%的股权。惠州嘉裕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涂料、油漆、天那水、溶剂等化工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2)交易概况:本次交易飞凯材料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360万元受让嘉裕香港持有的惠州嘉裕100%的股权、权益及惠州嘉裕拥有的实质性资产及资质。收购完成后,飞凯材料持有惠州嘉裕100%的股权,惠州嘉裕成为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3)交易影响:本次股权收购交易有助于飞凯材料建立辐射珠三角地区的生产基地, 进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公司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 《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增强半导体产业链中最薄弱环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2-26
    • 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以下简称“上海装备材料基金”)的筹备工作接近完成。 据了解,上海装备材料基金是国内第一家聚焦半导体装备材料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致力于通过市场化运作,运用并购整合方式,推动中国半导体装备材料实现跨越发展。有人说半导体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皇冠,装备和材料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 上海装备材料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50.5亿元人民币。基金出资人(LP)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上海市、临港管委会、南京银行和万业企业。基金管理公司为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P”)。该GP由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科投资”)和国家大基金方面组成并由浦科投资控股。 在国家大基金一期运作进入尾期之际,决策层还是决定向上海装备材料基金出资10亿元,这一投资举动显得非同寻常,凸显了上海装备材料基金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2月6日,浦科投资董事长、创始合伙人朱旭东博士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国家大基金原本不打算再投子基金项目的,但我们这支基金还是得到了国家大基金的获准出资,这反映了国家大基金对我们的认可和期待,我们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 “材料和装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前提,当前国内这一领域十分薄弱。尽管有一些企业起来了,但能实现产业化的不多;即便实现产业化能接到订单也很少,能接到了订单又能赚钱的更是少之又少。”朱旭东博士称。上海也希望借助集成电路这一波发展,把材料和装备这块薄弱的环节搞起来。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全球 “上海装备材料基金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全球开展运作。”朱旭东博士称。 据了解,上海装备材料基金是500亿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将立足上海装备材料产业的基础优势,面向海内外开展并购投资,利用市场化平台致力于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装备材料集团。 集成电路是高资本、高技术、高人才门槛的行业,为了落实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总体战略,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2014年9月24日,国家大基金正式成立,规模超募至1387.2亿元。国家大基金在利用资本力量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6年1月,上海出台了地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计划,总盘子为500亿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采取“1+3+1”的模式运作,即100亿元设计业基金、300亿元制造业基金和100亿元装备材料基金。制造业基金和设计基金已开始运作了。上海装备材料基金成立后,整个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计划也就全部落地了。 三支基金的运作模式是不一样的。“上海设计业基金完全是纯市场化的GP运作的,集成电路制造业基金是由体制内的机构运作的,我们这支则兼具两者之间。浦科投资虽然已经脱离体制,但我们是非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与体制还有情感上和资产上的联系。因此在政府和市场的联系上,我们具有优势。”朱旭东博士表示。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出资参与了我们这支基金,所以我们也承担了国家使命。这支基金的定位是成为国家大基金投资布局半导体装备材料领域的先锋队。未来几年,我国集成电路每年投资额都在5000亿元上下,其中,70%的投资是采购设备和材料的,如果中国自己的装备和材料上不来,那么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就相当于拉动了国外的GDP。”朱旭东博士称。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的城市,有比较好的基础。但近年来,合肥、成都、武汉等地有赶超的趋势,成为半导体投资的热土。目前,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上海市领导、市经信委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 “我们这支基金的运作原则是功能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上海半导体产业发展。”朱旭东博士称。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在各地纷纷高调成立的半导体产业基金中,上海是最务实的,也是出资最多的,但上海半导体产业基金对产业的带动上,对本地企业的帮助上,或许还要更加努力。 “在已设立的两支基金中,设计业基金耗资近7亿美元并购了芯成半导体,这是这一轮产业大发展以来通过并购获得的项目;制造业基金投资了华力微电子和中芯国际的12英寸生产线,先进半导体今年也有所动作,但在设备材料上至今一点动作都没有。”顾文军称, “期待新成立的装备材料基金能为上海并购好项目。” 国际并购要有新思路 “各地发展集成电路的出发点多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准,提出的口号是要做国际一流的半导体产业。那么就要与海外巨头正面竞争,但这其实很难。”朱旭东博士称,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资本收购半导体企业非常警惕,把国外的“树”买来“栽”在中国的土地上难度很大。 “思路要有创新,我国台湾地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发展半导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提出从做集成电路代工起步,把自己挂在美国硅谷这个芯片设计的‘火车头’上,自己做‘火车头’后面的‘车厢’,美国跑得快,台湾地区也跟着快,不是竞争关系。这是台湾集成电路代工快速崛起的原因,这是模式创新。”朱旭东博士称。 朱旭东博士表示:“并购投资零打碎敲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个结构性安排。在并购投资模式方面,我们形成了整合型投资、嫁接型投资和引进型投资等多种运作方式。当然,我们也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并购策略。比如,欧美对我们收购比较敏感,那么可以跟他们在中国搞合资公司。” “我们接下来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几个园区进行产业整合和项目落地,我们已经着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址与考察,我们希望上海能够走在前面。” 朱旭东博士称。 浦科投资在官网上称,上海装备材料基金将结合国内装备材料企业小而散的现状,抓住下游厂商增线扩产的有利契机,围绕国内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产业资源、上海市以及上海临港地区的政策优势、浦科投资以及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能力,开展整合型投资、嫁接型投资和引进型投资等多种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好资本的力量,在关键细分领域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装备材料企业,带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整体跃升。 浦科投资之所以获得上海装备材料基金的运营权,主要是其之前多起海外并购,在行业内积累起一定的知名度。 “应该说,私有化国外上市公司到中国A股上市,我们是先行者之一,构思起始于2012年。当时海内外高科技企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差和估值差。从商业逻辑上看,私有化国外公司来A股上市是行得通的。”朱旭东博士称。 2013年,浦科投资率先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锐迪科发起私有化并购,但半路却杀出竞争对手紫光集团。浦科投资和紫光集团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多番博弈,最终锐迪科的股东选择了“财大气粗”的紫光集团,浦科投资在国家发改委“小路条”在手的情况下铩羽而归。 所谓“小路条”指的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需要先行报备发改委,发改委审核准许后,发给相关企业《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信息报告确认函》(俗称小路条)。 不过,并购锐迪科失败后,浦科投资并购了澜起科技,这一并购标的异常顺利,也是浦科投资到目前为止赚最多钱的一个项目。“私有化澜起科技获得的利润,有力地支持了浦科投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朱旭东博士坦承。 浦科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勇军对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前期已经有一些并购项目在谈判了,等到基金正式运营后会进入项目投资阶段,但具体项目不方便透露。 公开消息显示:本轮从国家到地方成立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盘子高达6000多亿元。目前,国家大基金正在酝酿二期,预计二期规模也将超过千亿元,加上地方基金二期,可能一二期总盘子将直逼一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