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质量”碳纤维电池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6
  • 从电动汽车到无人机,电池在能量密度和自身重量上一直难以得到很好的平衡。不过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些常规储能解决方案的有趣替代。比如近日,研究团队就宣称在“无质量”碳纤维电池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点是可以兼作车辆的电池和结构部件。

    结构插图(来自:Yen Strandqvist / Chalmers.se)

    经过多年的努力,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终于实现了这一设想。通过让电池兼作结构部件,以减轻整车的设计重量。

    之所以选择碳纤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归因于众所周知的机械性能、以及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工程设计时可充当电极材料的能力。

    2018 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发表了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具有特殊晶体排列的碳纤维。它既可以提供车辆构造所需的刚度,又可以提供能量存储所需的电化学性能。

    作为将这项研究专为实际应用的努力的一部分,科学家们现已生产出一种碳纤维结构电池,具有较以往任何版本都优秀 10 倍的性能。

    Johanna Xu 博士向 Leif Asp 展示新型电池(图自:Marcus Folino)

    据悉,该电池由碳纤维制成的负极、以及磷酸锂铁涂覆铝箔制成正极组成,两者被用作结构电解质基质的玻璃纤维织物隔开。

    它既可以像常规电池一样在电极之间传输锂离子,又有助于将机械负载分散到结构的不同部分。基于此,研究人员将之称作“无质量”的储能设备。

    从理论上来说,它确实可以摆脱传统电池的部分缺点 —— 不给车辆增加任何“额外”的重量。

    然而实际应用方面,还是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妥协。比如这种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仅为 24 Wh/kg,约为当前锂离子电池的 20% 。材料刚度 25 GPa,可与其它常用材料相媲美。

    另一方面,如果用这种电池取代经典的锂离子电池、并将之集成到电动汽车中,则整车重量有望极大地减轻。如此一来,只需消耗更少的能量,便可驱动电动汽车的行进。

    项目负责人 Leif Asp 表示:先前制造的结构电池,通常只侧重于良好的机械性能、或出色的电气性能。不过他们使用碳纤维成功地设计了兼具结构刚性和储能优势的新型电池。

    在性能提升 10 倍后,研究团队开始将精力放到其它新目标上,比如计划使用碳纤维代替正极中的铝材料,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和机械性能。此外用更薄的材料取代玻璃纤维织物,以实现更快的充电。

    研究配图 - 1:结构电池复合材料的制造

    Leif Asp 预计,此类电池有望达成 75 Wh/kg 的能量密度和 75 GPa 的刚度(与铝材相当),但重量却要轻得多。从电动汽车到消费电子产品,未来的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先进能源与可持续性研究》期刊上,原标题为《A Structural Battery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Performance》。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无质量”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09
    • 《New Atlas》网站编辑 尼克·劳瓦斯(Nick Lavars)最近发文[1],报道了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Chalmers) “无质量”碳纤维电池研究的进展[2-4]。研究报告发表在《先进能源与可持续性研究》杂志上。[5] 碳纤维既可储能,又可作为结构部件 从只能飞那么久的电动飞机,到每隔几百英里就要停下来充电的电动汽车,笨重的电池是个巨大的限制因素,限制了这类交通工具能飞多远。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替代方案,以替代传统的储能方法,并宣称是一项重大突破,令人关注。他们展示的新型“无质量”电池,既可以作为动力来源,同时又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的结构部件。 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很多年研究,设想电池可以兼做结构部件,以降低车辆设计的重量。碳纤维是这项研究的关键支柱,因为它的力学性能卓越而知名,正确的设计,还有能力作为电极材料。 2018年,这些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碳纤维晶体排列的正确形式,既能提供汽车结构所需的刚度,又能提供储能所需的电化学性能。作为将这项研究转化为现实应用努力的一部分,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生产了一种碳纤维结构电池,据说其性能比以往任何版本都要好十倍。 新开发的“无质量”电池,能量密度为24 Wh/kg。这个团队指出,它大约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容量的20% 这种电池由碳纤维制成的负极和涂有磷酸铁锂-涂铝箔制成的正极组成。它们之间靠玻璃纤维织物分隔,充当结构电解质板,既能像传统电池一样,在电极之间运输锂离子,又帮助把机械负荷分散到结构的不同部分。 研究人员称这是一种“无质量”的储能设备,因为与传统电池不同,不会给车辆增加任何额外的重量,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然而,确实也有某些妥协。例如,这个团队指出,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4 Wh/kg,约为目前锂离子电池容量的20%。 另一方面,如果把这种电池集成到电动汽车上,取代典型的锂离子电池,这辆汽车的重量就会轻得多,因而在地面上推动所需的能量更少。至于它的机械性能,研究小组说,材料的刚度为25 GPa,可以与其他常用的建材竞争。 项目负责人列夫·阿斯普(Leif Asp)说,“以前尝试制造的结构电池,要么机械性能良好,要么电气性能良好。”“但使用碳纤维,我们成功设计出的结构电池,储能和刚性都有竞争力。” 研究人员说,这种新设计,比之前的结构电池性能提高了十倍,但他们很快就把注意力转向更高的目标。他们下个阶段的研究是用碳纤维替换正电极上的铝,进一步提高储能和机械性能,同时玻璃纤维织物变得更薄,使充电更快。 电池也作为汽车的结构部件,可能为电动交通带来某些令人关注的可能性 阿斯普猜测,这种电池能提供的能量密度高达75 Wh/kg,刚度高达75 GPa,像铝一样坚固,但要轻得多。此后,围绕电动交通工具,甚至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可能性会变得非常令人兴奋。 他说,“下一代结构电池有神奇的潜力。”“如果看看消费者科技,很有可能在几年内,生产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电动自行车,重量只有现在的一半,而且更加紧凑。” 资料与注释: 1. Nick Lavars, "Massless" carbon fiber battery doubles as a structural component,NEW ATLAS,22 Mar 2021. 2. CHALMERS, Big breakthrough for ‘massless’ energy storage, 22 Mar 2021. 3. Leif E. Asp et al., A Structural Battery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Performance, Adv. Energy Sustainability Res. 2021, 2, 2000093 4. CAROLINE DELBERT, The Battery That Will Finally Unlock Massless Energy Storage, PM, MAR 22, 2021 5. 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简称:Chalmers。位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北欧工业中心哥德堡,成立于1829年,是一所以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建筑学教育与研究为主旨的欧洲顶尖理工大学。
  • 《东方日升异质结耗银量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8
    • 近日,东方日升宣布成功降低异质结伏曦组件纯银用量,达到了每瓦小于7mg的领先水平,不仅显著优于PERC(约7.82mg/W)和TOPCon(约10.24mg/W),也是目前异质结技术中的佼佼者。 银浆使用量的突破,突显了东方日升践行‘推进光伏解决方案’的承诺,叠加刚刚通过的由T?V南德颁发的3倍IEC测试证书,也预示着异质结伏曦已逐步‘进化’为更具成本效益、更高效率和更高可靠性的光伏组件产品。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自2016年以来银矿产量一直在下降,2023年白银产量约为8.421亿盎司。而自2016年以来,白银需求却随着工业发展一直在增长,2023年增加到11.67亿盎司。不平衡的供需关系推动白银价格持续走高,根据伦敦期货数据,2023年白银价格曾达到26.11美元/盎司的高点,此后价格基本维持在25美元/盎司上下浮动。而大量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光伏用银已经排到电子电气、银投资、珠宝之后的第四位,并且增速在放大,高耗量叠加低产量与高成本,降低纯银用量是异质结组件降本关键方向。 作为全球领先的头部光伏企业之一,东方日升已积累了许多相对成熟的技术,覆盖了当前市场所有热门技术路线,推动异质结降本增效已成为东方日升重点聚焦领域。继2022年底异质结伏曦组件投入量产后,公司针对异质结开发的低银浆料、0BB电池技术、‘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210超薄片等技术成果正逐步显现,持续推动度电成本下降。 目前异质结伏曦组件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3.9%,碳足迹数值达到了376.5kg eq CO2/kWc。进入高银价时代,在最新纯银用量<7mg/W优化加持下,伏曦已成为当前市场上极具收益优势的低碳组件,低银技术与‘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持续进步,收益优势将越来越大,未来有望重塑异质结技术量产、出货格局。 在光伏行业追求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下,东方日升正积极发挥开拓者作用,持续不断寻求经济可行和可持续的光伏解决方案,以伏曦为代表的高效组件突破创新,为更绿色、更健康的未来铺平道路,助力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