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ience:揭示肺部细胞诱导机体对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9-15
  • 髓系细胞对病毒的感知主要涉及炎性小体的激活,其会导致气孔形成、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死亡,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屏障上皮细胞中的病毒感应机制,而屏障上皮细胞对于机体应对RNA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反应至关重要。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Science上题为“Viral sensing by epithelial cells involves PKR- and caspase-3-dependent generation of gasdermin E por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都柏林三一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机体肺部细胞检测病毒RNA和流感病毒的新方法,这对于治疗受诸如此类病毒影响的患者具有潜在的意义。

    如今,流感病毒依然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会在年龄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引起严重的疾病症状,从而导致疾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会危及300万至500万重症患者,并在全球造成29万至65万人死亡。这些病毒主要会靶向作用呼吸道上皮细胞从而进行复制,并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上皮细胞并不只是被动的屏障且对于攻击束手无策,相反,其对于驱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这种反应机制背后的理解非常有限,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找到了一些答案。他们发现,病毒RNA和流感病毒会激发两种不同的分子通路,其中特定的蛋白质会引发一定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名为名为gasdermin D和gasdermin E的两种蛋白被加工并在上皮细胞中形成一定的膜孔结构。这些孔状结构能促进特殊制剂“细胞因子”的释放,而细胞因子负责刺激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并会导致预防病毒扩散的细胞发生死亡。

    为了评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抑制了gasdermin孔结构的形成来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就会导致流感病毒的复制增加,这就突出了这些gasdermin蛋白在机体抗病毒反应中的重要性。在谈及这一研究及其意义时,研究者表示,通过联合研究我们就能提出一些关于机体如何对诸如流感病毒和SARS-CoV-2的RNA病毒产生反应的相关基本问题。研究者意识到,在肺部首次遭遇病毒的早期阶段,他们对机体对病毒所产生的早期反应知之甚少,如今研究人员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发现,强调了应对流感的机体免疫反应中此前未知的方面,如今研究人员将会基于此来分析其与肺部的其它病毒感染(诸如SARS-CoV-2和RSV)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阐明了gasdermin蛋白裂解在对病毒感知反应中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gasdermin蛋白孔形成在人类上皮细胞中或许具有一定的内在抗病毒作用。

    原始出处:

    Coralie Guy,Marcin Baran,Pau Ribó-Molina, et al. Viral sensing by epithelial cells involves PKR- and caspase-3-dependent generation of gasdermin E pores, iScience (2023). DOI:10.1016/j.isci.2023.107698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378e91466b6.html
相关报告
  • 《Mol Cell:揭示病毒拦截特定细胞过程从而阻断宿主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3-01
    • 2021年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吉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病毒或能拦截细胞中已经存在的分子过程来阻断机体针对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正如当前全球爆发的COVID-19大流行研究所证明的那样,病毒感染对人类以及牲畜、宠物和植物等生物的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果发现一种能被病毒劫持并促进病毒感染的潜在成药过程或许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抗病毒疗法。 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机体健康细胞控制干扰素β(Interferon beta)水平的过程,这种名为干扰素β的分子能被细胞之间用来沟通并诱发免疫系统开启保护性防御机制,从而帮助有效剔除诸如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细胞之间的这种交流对于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病毒能利用一种特殊的分子过程来阻断干扰素β的合成,进而阻断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研究者Seyed Mehdi Jafarnejad解释道,特定的病毒或能拦截宿主机体天然的过程来中和干扰素β的作用并阻断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并导致宿主机体出现不受控制的病毒性感染。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还揭示了名为4EHP的mRNA转译抑制因子抑制宿主机体防御性蛋白-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科学家们于1998年首次报道了4EHP。Nahum Sonenberg教授说道,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我们理解SARS-CoV-2躲避宿主机体抵御该病毒的免疫防御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研究者表示,尽管这一研究发现代表了免疫学和基因表达研究领域的突破,但研究人员后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确定是否靶向作用细胞机制能更加有效地治疗多种类型的病毒感染(SARS-CoV-2),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Xu Zhang,Clément Chapat,Peng Wang, et al. microRNA-induced translational control of antiviral immunity by the cap-binding protein 4EHP, Molecular Cell (2021). DOI: 10.1016/j.molcel.2021.01.030
  • 《Nat Commun:揭示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遏制冠状病毒感染及肺炎发生的新型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14
    • 针对SARS-CoV-2感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或能限制病毒的扩散并预防肺部COVID-19的发生,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与上呼吸道成功遏制病毒相关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Protective immune trajectories in early viral containment of non-pneumonic SARS-CoV-2 infe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大部分人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是如何遏制冠状病毒从而与防治肺炎发生的。 很多人机体中的免疫防御机制都会抑制SARS-CoV-2的扩散以及防止COVID-19的发生,但研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不能理解这种入侵者在上呼吸道中被有效控制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发现,病程较轻的患者机体中或许存在有所谓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一种特殊有效的抗病毒上调机制。 有研究显示,90%被感染的个体都能成功抵御SARS-CoV-2,比如防止肺部感染的严重病程等;为了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研究人员对来自100多名患者机体的血液样本和鼻腔拭子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在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基因、蛋白和其它分子,此外研究人员还将研究发现与当前的临床数据结合分析,调查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者样本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研究人员密切监测并分析了携带疾病严重过程风险因子的患者队列,并有效区分了肺部受累和没有受累的患者群体,并将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研究结果在一大批病情较轻的门诊病人群体中进行了验证。 研究者表示,在疾病早期,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出现症状的患者机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或会表现出强烈的抗病毒反应,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表达的上调,你可以将这些想象为细胞用来抵御病毒入侵的整个蛋白质库,研究者认为,这类免疫反应或能有效预防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因为机体处于警戒状态,这或许就表明,肺部组织为入侵者做好了进一步的准备,此外,在轻度病例中,所谓的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似乎对其它细胞的攻击性会降低,这可能就是为了预防机体自身的细胞免受损伤,最终还会出现与保护性反应所特有的抗炎性单核细胞标志。 研究者表示,我们发现了一种能预防SARS-CoV-2病毒在机体中扩散的特殊免疫学特征,有意思的是,这种免疫反应最初并不依赖于抗体,因为抗体是在疾病病程后期所产生的。目前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调节高风险患者或暴露于病毒后个体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激活机体的抗病毒机制,如今已经存在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比如,研究人员能利用鼻腔喷雾制剂通过干扰素α或其它机制来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方法后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这种有希望的策略也被证明在下一次抵御SARS-CoV-2以外的病毒等病原体的大流行中是有一定帮助的。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揭示了人类机体在SARS-CoV2感染中的保护性免疫轨迹,这对于病人的预后以及开发新型免疫调节性疗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