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水大会》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2-20
  • 世界水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及2004年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由于IWA在行业内的巨大影响力及几届会展的精心培育,世界水大会现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吸引力的水领域学术研讨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极大的瞩目和关注,聚集了全世界顶级专家、一流的设备生产和制造公司、各政府上层官员、知名水务公司、优秀协会团体踊跃参与,每届会议均吸引超过3000人参会,在国际范围内拥有极高的声望,是水行业的盛会。 世界水大会将提供独一无二的机会增进参会代表和参展商的交流,参展商通过展示自身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将能极大提升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带来无穷商机。
  • 原文来源:http://www.iwa-beijing2006.org/show.asp
相关报告
  •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在杭州举办》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15
    • 2023年6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审议决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7日在中国杭州举办。这将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该大会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表示,感谢中国杭州提出主办两年后的下一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该大会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旗舰活动。长期以来,中国是“人与生物圈计划”的重要倡导者。 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阿德索拉·阿德波朱对中国将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表示祝贺。他说,这次大会预计将为评估上届大会行动成果提供平台,并结合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和战略。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倡导成立的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托该计划建设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教科文组织体系内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地集合体,目前已包括738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分布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左右。 中国于1973年正式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亚洲位列第一。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人与生物圈计划”体系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国际会议,大约每十年召开一次,迄今已成功召开四届。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原文链接: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6087.htm
  • 《第五届农业和生物科学国际学术会议》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1-18
    • 大会官网:http://www.absconf.org/ 大会时间:2019年7月22日-25日 大会地点:澳门·澳门科学馆 截稿时间:2019年6月10日(无需提前投摘要) 一、会议简介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的重要因素,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更多来自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各种疾病等因素让可持续发展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农业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发展。中国渴望同国际同行一起去分享农业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最新发展研究以更好促进农业和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诚挚的邀请您参与此次会议,并将您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国内外学者,并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主要围绕跟农业和生物科学相关的动植物科学;土壤和环境科学;食品科技和生物科学等方向展开,具体的征稿领域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动植物科学:动植物繁殖育种,生理学,组织学,培养学,营养学,基因学,遗传学,细胞学,细胞生物学等; 土壤和环境科学:土壤环境研究,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等,土壤和植物交互,农业生态环境等 食品科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科学和技术包括食品包装,食品加工等 生物科学:生理和生化,生长和细胞生物学,基因学,进化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生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害虫防治等 三、会议投稿 投稿时请注意: (1) 论文须是作者的新创作,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者一稿多投,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作者自负。 (2) 投稿时请注明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准确收信地址及联系方式(电话或手机、email);请务必注明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单位信息,职称,邮箱和联系方式。 (3) 投稿请通过会议网站的在线投稿系统 http://paper.academicconf.com/author/login.aspx?confname=ABS2019 (4) ABS2019 再次与多本 SCI 期刊确认合作关系,具体信息可以参照会议官网。投稿的文章,后期通过领域和质量审核,可以推荐到相应的 EI 论文集或 SCI 期刊作发表。 四、会议日程 2019年7月22日 参会代表注册报到 2019年7月23日 开幕式、大会主题报告及特邀报告 2019年7月24日 口头报告及张贴报告,晚宴及最佳口头报告颁奖仪式 2019年7月25日 澳门一日观光考察 五、会议注册 参会代表注册分为网上注册及现场注册两种形式。网上注册请以组委会发送的相关注册文件为准,现场注册时间为2019年7月22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Lydia Shi 电话:17362961533 E-mail:abs@abscon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