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最大整装特低渗透气田高效开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16
  • 1月10日,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特低渗透气田苏里格气田传来喜讯,2019年产气量创历史新高,生产天然气达254.5亿立方米,占长庆整个气田总产量的62%,实现连续稳产7年。

    长庆油田副总经理、苏里格气田开发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谭中国说:“苏里格气田连续7年实现230亿立方米以上高产稳产,对保障国家战略能源安全,为京津冀及周边省区安全足量供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苏里格气田自2007规模开发以来,至今已实现经济效益开发12年,是中国石油首个创造性推行长庆油田5家风险作业服务单位“5+1”开发模式的气田,形成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四化”建设模式和“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长庆油田和风险作业服务单位的效益发展和互利共赢,成为中国石油风险作业服务模式的典范。

    2019年初以来,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着力搭建技术与管理交流平台,以产能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单井产量、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重点针对各风险作业服务单位的开发特点和技术优势加强沟通对接,确保产能建设方案的高质量运行。2019年,苏里格气田完钻气井1392口,其中水平井300口,Ⅰ+Ⅱ类井比例85.6%,平均试气无阻流量达9.3万立方米/日,实施效果显著。

    同时,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模式让技术交流共享成为“压舱石”,始终坚持拓宽思路、交流提升、取长补短的技术理念,以此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全面推广侧钻水平井、小井眼钻井、气井全生命周期等8项特色开发技术。2019年,苏里格气田5家风险作业项目天然气及轻烃生产任务均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争优创先。

    目前,苏里格气田三期风险作业区块开发评价和3年整体规划方案已通过股份公司论证审查

相关报告
  • 《我国海上首个整装低渗边际气田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05
    • 1月20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个整装低渗边际气田东方29-1成功投产。 东方29-1气田埋藏于海床之下1400米左右地层深处,储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渗透率极低导致其中的天然气流动缓慢,气井产量低。同时,钻这类储层,技术难度大。因此,气田开发成本极高。在东方29-1气田被发现后的20多年里,中国海油曾多次计划将其与附近的东方1-1、东方13-2等气田“以肥养瘦”一起开发,但因开发成本考虑一直未能实现。 2022年,东方29-1气田开发再迎契机——中国海油加大天然气增产力度,决定依托东方13-2气田现有设施开发该气田:新建一座无人井口平台,部署6口开发井,所产天然气通过海底管线接入东方13-2中心平台处理,再输往下游市场。为提升单井产能,中国海油强化地质研究,尽量在低渗储层中寻找相对优质的储层部署井位;井型上,选用长水平裸眼井,以尽量钻遇甜点储层,增大储层泄流面积,提高单井产能。 多种举措的“聚力”,使得东方29-1气田最终迎来经济开发的“命运转机”。 2024年初,东方29-1气田的开发正式由方案设计走向现场。该气田开发所需的关键装备——无人井口平台,在广东湛江、珠海两个建造场地同时施工,且采用标准化、一体化模式,以优化空间结构,科学布局设备。2024年4月钻井工作开始。面对泥质粉砂岩钻进时易出现的井壁易失稳、井眼难清洁、摩阻扭矩大等多重难题,海上作业人员与陆地科研、技术人员携手,实时预测地层构造变化,及时优化钻井轨迹,且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在保证储层顺利钻进的前提下,尽量钻遇甜点储层,以确保气井投产后的高产能。2024年8月,中国海油高效完成东方29-1全部6口井的钻完井作业,取得了气井水平段钻遇长度超2000米、储层钻遇率100%的良好实施效果,并探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长水平裸眼井的钻完井关键技术体系。 东方29-1气田投产后,中国海油成立勘探开发低渗攻关工作专班,以进一步破解海上低渗领域的增储上产瓶颈,以实现更多低渗储量的开发利用。气田可观的天然气产量,将有力提升中国海油对华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也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充足的清洁能源保障。
  • 《西北油田成功开发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18
    •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5日电(张俊于洋)15日从中国石化西北油田获悉:该油田顺北5-5H井顺利完钻进入测试阶段,完钻井深8520米,刷新了亚洲陆上最深井顺北蓬1井8450米的纪录,同时创下四项工程技术亚洲陆上新纪录。至此,2016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发现的顺北油气田已建产27口超深井,2018年累计产原油52.18万吨,成功建成70万吨产能阵地。 因塔里木盆地特殊复杂的地质构造,油田埋藏超深,尤其是顺北油气田埋深大于8000米,经鉴定为亚洲陆上埋藏最深油气田。为了把埋藏在地下8000米深度的原油开采到地面上,该公司从2002年就开始专注于超深井钻井技术。 顺北油气田因受断裂运动影响,钻遇地层极其复杂,往往导致完钻井眼尺寸为120.65毫米,定向钻井存在井底温度高和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难点,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难题。面对难题,西北油田成立了技术攻关组,通过多年攻关和实践,形成了基于超深、高温井眼轨迹精确控制的超深水平井钻井技术。 顺北5-5H井地处沙漠腹地,是西北油田部署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北缘的一口水平井,技术人员通过将单增剖面优化成双增剖面、改进高效定向PDC钻头、应用抗高温混油钻井液体系、优化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和针对性制定降摩减阻措施,保障了顺北5-5H顺利完钻,确保了井眼轨迹符合率和中靶率,该井创亚洲陆上120.65毫米小井眼完钻8520米最深记录,定向870米最长记录,井底水平位移645.16米最大记录,垂深8032.84米最深记录。 据了解,这已是该公司第五次成功钻出亚洲陆上第一深井,前四口深井分别为:2018年位于顺北油气田的顺北蓬1井,井深8450米;2017年位于顺北油气田的顺北评2H井,井深8433米;2017年位于顺北油气田的顺北评1井,井深8430米;2005年位于塔河油田的塔深1井,深度8408米。标志着西北油田已掌握世界领先的超深井钻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