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厄尔尼诺期间的降雨量》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5-22
  • 季节内热带变化的主导模式是40-50天振荡,通常称为Madden-Julian振荡(MJO)。MJO是热带印度-太平洋地区对流层环流模式与深对流冷凝加热的一种东向传播耦合模态。迈阿密大学(UM)罗森斯蒂尔海洋和大气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热带气候事件与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暖位相)美国降雨量之间的新联系。
    ENSO在年际尺度上支配着太平洋地区,它是一种空间平稳现象,并可以极大地影响相应遥相关模式的背景状态。研究人员分析了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再分析项目39年的天气数据,以了解一种亚季节性大气变率现象,即MJO,是如何在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中出现的,并导致北太平洋和北美地区的气压和降雨量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当ENSO和MJO事件同时发生时,由于MJO的干扰,ENSO典型的降雨模式可以在几天到几周内发生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发现ENSO改变了与MJO相关的遥相关信号。同时,ENSO干扰了MJO信号,导致美国降水异常明显增强或没有。ENSO和MJO信号的联合作用导致了北美降水的时空干扰和调制模式。在MJO活动的某一特定阶段,温带响应可以显著增强或掩盖美国的ENSO年际信号,这可能导致与特定ENSO阶段相反的异常信号。对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期间的特定MJO事件的分析揭示了MJO和ENSO信号的建立性和破坏性干扰对极端事件的重大贡献。尽管降雨模式变化的源头来自数千英里之外的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热带和美国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这一结果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加州在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降雨量明显低于预期,而密西西比河流域则发生了大规模洪水。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metsoc.org/doi/10.1175/JCLI-D-19-0448.1
    (郭亚茹 编译; 张灿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news.miami.edu/rsmas/stories/2020/05/new-study-could-help-better-predict-rainfall-during-el-ni%C3%B1o.html
相关报告
  • 《新研究提前17个月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1-19
    • 根据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可以提前一年多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样的极端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信风和海气温度的不规则周期性变化。其海表温度的暖位相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冷位相称为拉尼娜现象,它们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例如,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使得太平洋产生更多的台风,在大西洋产生更少的飓风,而拉尼娜现象通常会逆转这一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触发明显振荡的因素以预测相关的气候事件,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准确的预测仍然限制在ENSO波动前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例如,研究发现赤道太平洋的暖水峰值比厄尔尼诺现象早大约8个月。此外,早春的热带北大西洋海面温度异常下降,而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则在9各月内出现。 现在,浦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夏威夷和日本的同事们发现,大量温水中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称为大西洋暖池——包括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热带北大西洋西部——大约17个月后触发了拉尼娜。 该小组分析了观测数据(1985-2016)和模型模拟数据(1970-2000),发现大西洋暖池在夏季到初秋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北太平洋上空形成北风。这就产生了寒冷的海面温度和高海表压强,以及在亚热带东北太平洋地区称为反气旋的高压区域,这将持续到随后的冬季和春季。冷的海表面温度向赤道延伸。这些事件共同导致了春季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与表面风的耦合,引发了拉尼娜现象。大西洋暖池的海面温度下降最终导致厄尔尼诺现象。这两个ENSO事件都是在大西洋暖池海面温度最初变化17个月后触发的。 研究人员表示,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些事件之间强有力的关系可以为ENSO预测提供更长的准备时间。研究人员表示,大西洋暖池的平均海面温度上升到28°C以上似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他们的结论是,能够捕捉大西洋暖池和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发生样式的模型模拟,可以将气候学家预测这些波动以及相关极端天气和气候影响的时间提前至一年多。 (侯颖琳编译;於维樱审校)
  • 《Science:珊瑚讲述了厄尔尼诺的过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4-23
    • 不再需要猜测几百年前的热带太平洋的海洋温度是多少了,因为栖息在此处的古老珊瑚早已知道一切。由莱斯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3月27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科学研究,分析了过去千年来太平洋古代热带珊瑚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帮助科学家完善他们的模型,以了解太平洋地区的条件变化,特别是火山爆发,是如何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该项研究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 研究人员发现,珊瑚中的氧同位素比率—一种精确测量历史海洋温度的方法,显示热带火山喷发释放到大气中的硫酸盐颗粒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没有相关性。这个结果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他们认为在大气中播撒防晒颗粒物可能有助于扭转全球变暖。 第一作者Sylvia Dee表示,以前的气候模型研究常常把火山爆发(增加大气中的硫酸盐气溶胶)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几率增加联系在一起。 基于化石珊瑚中所含的氧同位素分析气候条件的能力,使这一关键地区的气候记录跨越了20多个古代火山喷发。这种能力使得对该联系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成为可能。 Dee表示:“许多气候模拟研究表明,火山爆发可以引发厄尔尼诺现象,这是一种动态联系。我们可以运行过去几个世纪的气候模型,以模拟上个千年的火山爆发。但是模型始终只是模型,珊瑚的记录会更加贴近事实。” 佐治亚理工大学气候科学家Kim Cobb和她的团队在太平洋收集的珊瑚数据显示,过去已知火山与厄尔尼诺事件之间没有太大联系。像树轮一样,这些古气候档案在形成时就具有显示了海洋状况的化学指标。研究人员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研究自然因素是如何驱动厄尔尼诺事件变化的,以及这些事件如何改变整个热带地区的环境。新的珊瑚数据表明,火山爆发并不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大驱动力。 NSF海洋科学部项目主任Steve Hovan表示,化石珊瑚提供了了解过去环境状况一扇窗口,珊瑚数据使我们能够史无前例地详细追踪上个千年大部分时间里热带太平洋中部的厄尔尼诺现象。这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几十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可能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反应。 (张灿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