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珊瑚讲述了厄尔尼诺的过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4-23
  • 不再需要猜测几百年前的热带太平洋的海洋温度是多少了,因为栖息在此处的古老珊瑚早已知道一切。由莱斯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3月27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科学研究,分析了过去千年来太平洋古代热带珊瑚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帮助科学家完善他们的模型,以了解太平洋地区的条件变化,特别是火山爆发,是如何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该项研究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
    研究人员发现,珊瑚中的氧同位素比率—一种精确测量历史海洋温度的方法,显示热带火山喷发释放到大气中的硫酸盐颗粒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没有相关性。这个结果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他们认为在大气中播撒防晒颗粒物可能有助于扭转全球变暖。
    第一作者Sylvia Dee表示,以前的气候模型研究常常把火山爆发(增加大气中的硫酸盐气溶胶)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几率增加联系在一起。
    基于化石珊瑚中所含的氧同位素分析气候条件的能力,使这一关键地区的气候记录跨越了20多个古代火山喷发。这种能力使得对该联系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成为可能。
    Dee表示:“许多气候模拟研究表明,火山爆发可以引发厄尔尼诺现象,这是一种动态联系。我们可以运行过去几个世纪的气候模型,以模拟上个千年的火山爆发。但是模型始终只是模型,珊瑚的记录会更加贴近事实。”
    佐治亚理工大学气候科学家Kim Cobb和她的团队在太平洋收集的珊瑚数据显示,过去已知火山与厄尔尼诺事件之间没有太大联系。像树轮一样,这些古气候档案在形成时就具有显示了海洋状况的化学指标。研究人员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研究自然因素是如何驱动厄尔尼诺事件变化的,以及这些事件如何改变整个热带地区的环境。新的珊瑚数据表明,火山爆发并不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大驱动力。
    NSF海洋科学部项目主任Steve Hovan表示,化石珊瑚提供了了解过去环境状况一扇窗口,珊瑚数据使我们能够史无前例地详细追踪上个千年大部分时间里热带太平洋中部的厄尔尼诺现象。这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几十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可能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反应。
    (张灿影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nsf.gov/discoveries/disc_summ.jsp?cntn_id=300314&org=NSF&from=news
相关报告
  • 《Science Advances:厄尔尼诺热浪期间的上升流为珊瑚提供营养补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17
    • 海洋热浪正在加剧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对珊瑚生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量化了2015-2016年厄尔尼诺白化事件之前和期间珊瑚营养生态位时间变化,并将这些观测结果与大型藻类δ15N数据、海面以下温度测量和过去40年的区域海洋学数据相结合,确定了控制中太平洋珊瑚礁营养供给的物理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三次最强厄尔尼诺引发的海洋热浪中,洋流速度的增加和浅层表面混合层可以局部增强太平洋中部的上升流,在白化期间为赤道外的珊瑚种群提供额外的营养补贴。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大规模的海洋-气候相互作用在该地区过去半个世纪的所有主要El Niño事件中反复出现,这种前所未知的上升流增强机制可以在热浪和区域荒漠化期间为珊瑚礁提供营养,降低珊瑚礁白化和死亡率。当前,解决这种机制的多样性并认识其对珊瑚生存和恢复的影响,将为完善珊瑚礁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时空预测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框架。(熊萍 编译)
  • 《本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9-03-26
    •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2019年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9年春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东海预报中心、南海预报中心以及沿海省海洋预报台等国内多家单位的专家对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充分会商讨论后,形成了预测意见。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以后赤道西太平洋有较强西风爆发并东传,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正异常有所增强,次表层大部为暖水控制,且强度有所增强,上层海洋热含量近期快速增长,近期大气环流与海温呈现出典型厄尔尼诺的海气耦合形态。综合分析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特征及数值模式结果,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春夏季继续发展,持续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预计到2019年春夏季渤海、黄海、南海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容易出现海洋热浪灾害,东海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提醒黄渤海和南海区域海水养殖户及相关企业需防范海温异常升高对渔业养殖造成的灾害影响,另外有关部门需特别防范珊瑚等海洋生物资源可能受到的影响。今年汛期降水分布将呈南多北少形势,由此产生我国水资源的南多北少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状况将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