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号监测到印度地表高温有所减弱_中国气象局》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APC
  • 发布时间:2019-06-17
  • 风云四号监测到印度地表高温有所减弱.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5日17:56 分享到: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印度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导致多人死亡。   利用FY-4A/AGRI数据持续监测印度地表高温情况。根据2019年6月11日15:00(北京时)地表高温监测结果显示(图1),印度中部出现大范围地表高温区域,局部地表温度超过65℃。   2019年6月15日15:00(北京时)地表高温监测结果显示(图2),受阿拉伯海气旋风暴“瓦尤”外围云系带来的风雨影响,印度西部地表高温有所减弱,印度中部仍存在一定范围地表高温。   我们将进一步关注印度高温情况。 FY-4A/AGRI气象卫星印度地表高温监测图 2019年6月11日15: 00 (

相关报告
  • 《依托风云气象卫星等观测资料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建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1-17
    • 据中国气象报社报道,2023年10月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面向全球发布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及高时空分辨率产品(CARE)。这是我国构建的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和预估太阳能发电量、辐射能量平衡、农业估产、人体健康、植被光合作用及固碳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成果由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山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日本东海大学、英国气象局等国内外机构完成,并在《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发表。 研究团队攻克了大气不同类型云和气溶胶粒子光散射计算理论和技术难题,综合考虑大气气体吸收、冰雪覆盖区地表反射等影响,发展了物理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的新技术,研发了亚太地区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并利用我国风云四号卫星和日本气象局葵花8/9号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遥感产品集,空间分辨率为1千米至5千米,观测频率为10分钟至15分钟,实现了高精度、高频次、精细化、近实时的地表太阳辐射监测能力 【延伸阅读】地表太阳辐射是指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组分(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的总称,是驱动地球系统多圈层过程变化的基本能量来源。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连续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是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 《北京中试基地发挥风云四号在强对流预报中作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发布时间:2017-11-06
    • 近日,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试基地工程师何静牵头的项目“基于FY-4卫星闪电仪观测资料研究其在华北地区与地基雷达反射率的对应关系及其数值模式同化应用”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创新支持子项目”。   该项目是对“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闪电仪观测数据和地基雷达观测数据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数值模式开展同化分析,使“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观测数据在提高北京强对流预报性能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中效益最大化。   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何静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进行访问交流时,开展了闪电观测和雷达反射率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利用闪电和雷达反射率关系,在雷达观测缺失区域将闪电观测转化为雷达反射率,结合雷达观测可得区域反射率观测,全面监测对流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此外,以同化雷达反射率的方式进行闪电的数值模式同化,改善数值模式在雷达观测缺失区域对流系统预报,可以有效提高强对流预报性能。”何静说。   回国后,何静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风云四号”闪电仪观测资料在华北地区与地基雷达反射率对应关系研究。目前,已对“风云四号”闪电仪观测资料做了基本数据质量检测工作。下一步将收集至少3个月的“风云四号”闪电仪观测数据,对数据做基本质量控制,初步建立“风云四号”闪电仪观测资料与雷达反射率在华北地区的经验关系,基于北京气象局业务数值模式系统RMAPS-STv1.0开始相关个例同化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