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非常规压裂技术取得新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7
  • 日前,从定边县新安边页岩油区传来喜讯,由集团研究院非常规压裂技术攻关团队设计并现场技术指导的页岩油水平探井——新探平22井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井况,顺利完成储层改造并投产,填补了延长复杂地质条件下页岩油水平井储层段负压自封技术应用的空白。

    新探平22井是集团研究院2023年页岩油技术指导的重点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易发生漏失等复杂井况,钻完井井筒完整性欠佳。团队技术人员拿到基础资料后,发现该井不具备常规压裂条件。如何实现高水平储层改造,确保压裂施工安全,实现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成为困扰团队的一大技术难题。

    面对问题科研人员不断翻阅资料,加班查阅文献,参数室反复模拟,性能实验室一遍遍测试,加之无数次方案论证,技术研讨……最终,团队技术人员采用连续油管底封拖动+段内负压自封技术,完成该井压裂施工方案设计,并选派技术骨干驻井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压裂改造新工艺取得新突破。据介绍,该井自8月29日投产以来,日稳定产液30方,日均产油14吨。

    “目前,我院正以‘少打井、多出油、提高采收率’为遵循,通过小分队、示范区和揭榜挂帅等多个平台强化油田重点井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着力推进油田低产低效水平井治理和页岩油/致密油井开发工作,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助力。”集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60501.shtml
相关报告
  • 《历史新高!延长石油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7
    • 12月16日上午9时50分,从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传来捷报,该公司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这标志着百年延长为我国再添一个百亿方大气田,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我省民生用气提供了坚强保障。 延长气田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延安和榆林两地,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三低”致密砂岩气藏,也是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储层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偏低,稳产难度大,加之陕北地区沟壑纵横,地面集输系统建设成本较高,气田效益开发难度大。这几年通过深化地质理论认识,持续强化工艺技术攻关,创天然气增储上产加速度,成为国内同期增产速度最快的气田之一。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气田公司5000余名干部职工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持续弘扬“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按照“三年工作两年干,两年工作一年完”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150亿方产能倍增项目建设。通过创造性实施标准化设计、集中化采购、撬装化集成、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数字化运行“六化”新模式等有力举措,引领项目建设新速度,提前完成中区北部产能项目,累计建成产能128亿方,把能源的饭碗端得更牢,有力确保了天然气持续稳增长。 在生产组织方面,气田公司紧盯老区稳产和项目投产“两个关键”,狠抓项目达产达效,全年累计投产新井1289口。强化产量“日定额”管理,层层签订“军令状”,逐级分解生产任务,及时建立生产计划偏离预警机制,大力推行“三级调度令”分级管理模式,全方位统筹生产组织,全面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实施气井拟人化管理,严格落实设备三级巡检制度,不断提升气井“三率”。同时科学安排厂站检修计划,严控检修时间,将检修对产量影响降到最低。目前,该公司日产气量由年初的2300万方增至现在的3300方以上,净增1000万方,最大限度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民生用气供应量,以实际行动诠释能源保供的责任和担当。 在技术增产方面,该公司发挥技术核心作用,通过强化地质气藏、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采气工艺、集输工程等专业领域研究,探索开展了快速钻井技术、TCP多层分级射孔与压裂联作工艺、新型压裂液、超低密度陶粒砂等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推广。全年累计发现无阻流量百万方气井13口,为天然气持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新鲜血液。同时加强“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积极寻找接替资源,相继在寒武系气藏、煤层气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百亿方大气田资源接替做好技术保障。 据测算,100亿方天然气可替代标煤13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万吨,相当于12万公顷阔叶林每年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如果按每人日均消费1立方米天然气,可供全国14亿人连续使用7天,可满足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连续用气1000天,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构建新型能源安全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意义深远。
  • 《长庆油田水平井渗流场重构压裂驱油技术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22
    • 近日,从长庆油田陇东生产现场传来消息,西233区首口水平井渗流场重构压裂驱油技术试验取得突破,该井日产油量从试验前0.87吨提高至10.37吨,达到初次压裂投产的2倍,标志着水平井体积压裂2.0在页岩油老井取得重要进展。 西233区早期开发水平井采用水力喷射环空加砂体积压裂技术改造,与2018年以来示范区升级应用的细分切割体积压裂2.0相比,属于体积压裂1.0版本,人工裂缝对储层整体动用与控制程度不高。该井投产后产量递减较大,生产9年累产油仅4595吨,重复压裂前日产油不足1吨,预测20年EUR仅8000吨左右。 按照长庆油田公司统一安排,在陇东油气开发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油气工艺研究院积极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新井老井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与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开发公司联合开展水平井重复压裂攻关与试验。一是以三维优质剩余储量最大化动用为目标,综合地震、地质、工程、井筒、动态等资料,在水平段利用近年来新井示范区建立的储层分类分级图版,开展老井精细二次解释与甜点综合识别,结合初次布缝及固井质量,剩余I类和II类甜点段精准裂缝设计;在纵向上根据井身轨迹及优质储层发育情况,优选定方位射孔工艺,确保人工裂缝向目标改造区域最大化扩展;在平面上根据断层、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优化调整射孔位置及工艺参数。二是以压力场、裂缝场、渗流场重新构建为目标,充分结合新井改造形成的系列经验认识,应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精细优化压前补能、压中增能、压后扩能等关键工艺及参数,集成老井清垢、补能、防垢、驱油等多重功效的复合液体体系,创新形成了“区域补能、体积改造、协同渗驱”为核心的渗流场重构压裂驱油技术。三是以方案设计100%执行为原则,技术人员从井筒处理、压前补能、压裂施工等全过程服务生产,页岩油开发公司强力组织协调,严把施工质量关,专人负责压裂液、支撑剂、化工料取样评价及用量核实,源头把控施工质量;川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优派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强力保障现场施工连续、高效和安全。 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渗流场重构压裂驱油技术在页岩油重复改造中“生根发芽”,翻开了页岩油早期开发水平井增产提采新篇章。据悉,邻近2口水平井重复压裂亦在紧张有序的组织实施,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将以关键工艺技术创新为抓手,持续跟踪评价试验效果,坚持工程技术回头看与迭代升级,为页岩油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坚强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