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十条政策”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29
  • 在贵阳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除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外,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十条政策》主要包括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本保障;对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保障和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支持等四方面内容。政策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支持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计算平台及海量数据库等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和硬件终端的产业化应用。

    此次设立的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将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整体以大数据创客公园为轴心,规划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区、机器人产业区、智能计算园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区等六大功能区,用于鼓励技术先进性、行业领先性等高成长企业快速发展。

    发布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举行2018年数博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1.6亿元。

  • 原文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27/c_1122894773.htm
相关报告
  • 《贵阳高新区设立总规模1亿元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日前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在每年设立5000万元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的同时,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体、智能感测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 《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是贵阳国家高新区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首个优惠政策。 贵阳市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签署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创立人工智能创新加速器等,在产业生态建立与完善、技术平台搭建和运营、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产业对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资源特色,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据介绍,贵阳国家高新区将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团队和项目汇聚贵阳。同时,通过与英特尔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同步,培养本地高校和人工智能团队人才,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和用人单位本地招聘难等问题,逐步形成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和产业聚集地。 未来,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技术转移转化。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聚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产品领先、高端人才集聚的知名企业及研发机构,在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生长、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技术试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深入推进、政策法规先行先试、产业发展领先领跑的区域。
  • 《我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07-25
    • 7月20日电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等基本原则,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二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三是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高效智能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社会交往的共享互信。四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五是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网络、大数据、高效能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六是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加强整体统筹,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研发任务布局的人工智能项目群。 《规划》强调,要充分利用已有资金、基地等存量资源,发挥财政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形成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方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并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重点政策、知识产权与标准、安全监管与评估、劳动力培训、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