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设立总规模1亿元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日前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在每年设立5000万元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的同时,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体、智能感测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

    《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是贵阳国家高新区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首个优惠政策。

    贵阳市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签署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创立人工智能创新加速器等,在产业生态建立与完善、技术平台搭建和运营、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产业对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资源特色,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据介绍,贵阳国家高新区将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团队和项目汇聚贵阳。同时,通过与英特尔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同步,培养本地高校和人工智能团队人才,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和用人单位本地招聘难等问题,逐步形成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和产业聚集地。

    未来,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技术转移转化。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聚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产品领先、高端人才集聚的知名企业及研发机构,在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生长、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技术试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深入推进、政策法规先行先试、产业发展领先领跑的区域。

相关报告
  • 《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十条政策”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29
    • 在贵阳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除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外,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十条政策》主要包括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本保障;对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保障和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支持等四方面内容。政策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支持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计算平台及海量数据库等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和硬件终端的产业化应用。 此次设立的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将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整体以大数据创客公园为轴心,规划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区、机器人产业区、智能计算园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区等六大功能区,用于鼓励技术先进性、行业领先性等高成长企业快速发展。 发布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举行2018年数博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1.6亿元。
  • 《多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29
    • 当前,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正加速普及,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教育、金融、安全防务等专业服务领域。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疫情防控以来,传统经济加快智能化转型,加速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转化速度,预计到2030年约有30%的工作岗位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研发提速 机器人显身手   韩国MBN电视台近日推出本国第一位人工智能主播。外形和真人几乎完全相同的人工智能主播,模仿真人的声音和语调,顺利播报了当日的主要新闻和若干条快讯。MBN电视台表示,人工智能主播可以在发生灾难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向观众播报新闻内容,并可全天候持续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   德国的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阿达”一直备受关注。当人们在“阿达”的应用界面中输入症状后,“阿达”会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评估病人的症状并给出治疗建议。“阿达”的诊疗“天赋”源于70多名医生、数学家、数据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知识与经验。负责开发“阿达”的科技公司负责人纳特哈特表示:“我们用了7年时间专注研究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问题,并建了一个全球医学专家网络来提供医学支持。”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0万人使用过“阿达”。2017年,这家初创企业获得了4000万欧元投资。   去年11月,日本NTT公司和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挑战当年日本“高考”英语满分200分的笔试题,获得了185分的高分。NTT公司称,他们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工智能对英语笔试题的自动解答技术、提升其借助深度学习所获得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自2011年起,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合作发起人工智能项目,检验人工智能可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久前,第二届欧盟人工智能联盟大会集中展示了一批典型案例,介绍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比如,训练智能机器人来照顾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病人肺部CT,以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主席兼教授苏艾腾表示,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比放射医师更能有效地分析肺部CT。   多国出台政策 力促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欧盟今年2月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过去3年里,欧盟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的资金增至15亿欧元,同比增长70%。欧盟近期还提出了一项重大的专项拨款,用于支持在“数字欧洲”计划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欧盟希望未来10年每年吸引超过20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法国2018年5月出台“法国人工智能战略”,从政策层面力促研究机构将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商业化。法国政府计划在2022年底前投入1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仅2019年,法国新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就达102家。   2019年12月,韩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提出九大领域100个课题,计划2030年时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力争到2021年成功打造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全面开放公共数据,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园区,到2029年为新一代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投入约1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0韩元)。   去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战略2019”,旨在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增强本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去年12月,东京大学和软银公司签署协议,宣布将共同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软银将在今后10年为此投资2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日元)用于相关研究,促进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 助益经济增效   专家表示,未来全球可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所创造的价值,而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将在精准农业、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方面大有作为。   普华永道的最新研究指出,到2030年,凭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型产品与效率的提升,全球经济总量有望额外增长13.4万亿欧元。研究认为,德国大部分行业尤其是医疗、能源和汽车行业的生产率将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显着提高,预计到2030年德国经济将实现11.3%的额外增加值。韩国政府预计,如果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相关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到2030年,韩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455万亿韩元经济效益。   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制造业及建筑业等大约2000家中小企业和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实施调查,并筛选出可用人工智能替代的业务,估算出如果中小企业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到2025年将产生11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子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金时镐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研究各种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包括以基本劳动力为中心的工作岗位消失、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性、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前研究应对策略以及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修订。 作者:牛瑞飞 马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