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设立总规模1亿元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日前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在每年设立5000万元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的同时,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体、智能感测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

    《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是贵阳国家高新区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首个优惠政策。

    贵阳市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签署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创立人工智能创新加速器等,在产业生态建立与完善、技术平台搭建和运营、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产业对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资源特色,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据介绍,贵阳国家高新区将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团队和项目汇聚贵阳。同时,通过与英特尔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同步,培养本地高校和人工智能团队人才,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和用人单位本地招聘难等问题,逐步形成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和产业聚集地。

    未来,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技术转移转化。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聚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产品领先、高端人才集聚的知名企业及研发机构,在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生长、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技术试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深入推进、政策法规先行先试、产业发展领先领跑的区域。

相关报告
  • 《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十条政策”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29
    • 在贵阳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除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发展资金外,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十条政策》主要包括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本保障;对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保障和对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支持等四方面内容。政策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支持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计算平台及海量数据库等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和硬件终端的产业化应用。 此次设立的总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将重点投向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汽车等智能科技新兴产业。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整体以大数据创客公园为轴心,规划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区、机器人产业区、智能计算园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区等六大功能区,用于鼓励技术先进性、行业领先性等高成长企业快速发展。 发布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举行2018年数博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1.6亿元。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3
    •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围绕怎样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如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怎样筑牢算力底座等话题,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要推动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快从“+人工智能”向“人工智能+”转变。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比较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7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达4482家。人工智能产业链已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浪潮带动下,预计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各环节将迎来快速迭代演进和探索突破的关键时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有序赋能重点领域,加快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人工智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需要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