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cience Review】新添加剂使电动汽车锂金属电池续航3000次》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8-28
  • 研究机构与人员

    中国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新型硫醚电解质添加剂1,3-二噻烷(1,3-dithiane),相关成果发表于2025年8月。

    核心研究内容

    锂金属电池(LMBs)虽能量密度远超锂离子电池,但锂负极易生成枝晶导致安全隐患和寿命缩短,传统酯基电解质会加剧界面不稳定。中国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研究引入了一种名为1,3-二硫烷的新型电解质添加剂。这种基于硫醚的化合物已经显示出重塑电极界面和提供更长的电池寿命的能力。

    创新机制

    • 极性反转反应:1,3-二噻烷与锂反应形成硫富集保护层,将有机成分转化为稳定无机硫化物,同时屏蔽电解质溶剂腐蚀。
    • 动力学优化:该添加剂具有强氧化还原特性,促进PF6?阴离子参与构建高离子导电无机界面,降低锂离子迁移阻力。
    • 高硫含量优势:硫占比达53.5%(传统添加剂约30%),显著提升界面稳定性。

    实验效果

    实验室测试显示,采用新添加剂的电池循环寿命超3,300次(远超传统电池的500-1,000次),且有效抑制枝晶生长。

    应用潜力:该技术有望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续航与寿命矛盾,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发展。

    原文链接:Xiaosong Xiong, Shuanglong Xu, Wenjie Zhang, Qiao Qiao, Yuan Ma, Yiren Zhong, Xin-Bing Cheng, Jiarui He, Zhi Zhu, Faxing Wang, Tao Wang, Yuping Wu, A thioether additive as an interfacial regulator for ultra-stabl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12, Issue 8, August 2025, nwaf259, https://doi.org/10.1093/nsr/nwaf259

  • 原文来源: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energy/new-lithium-metal-battery-additive
相关报告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电解液添加剂增强超薄锂金属阳极,用于更持久的电池》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4-11
    • 研究机构: 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釜山国立大学 团队负责人: DGIST能源科学与工程系Yu Jong-sung教授、釜山国立大学Kang Jun-hee教授团队 技术突破: 开发三氟甲磺酸银(AgTFMS)电解液添加剂,在20微米超薄锂金属阳极表面同步形成银(Ag)和氟化锂(LiF)复合层。 Ag通过合金化反应促进锂均匀沉积,LiF凭借高机械强度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双效协同抑制枝晶生长。 关键效果: 循环50次后仍保持阳极结构完整(图c-f),LED测试显示无短路(图g-h)。 与常规体系相比,电池寿命提升7倍以上,Li||NMC811软包电池在2.05 N/P比、6 g Ah?1电解液条件下展现优异循环稳定性(图a-b)。 机制验证: 通过表面分析证实Ag/LiF复合SEI层的形成(图d-f)。 釜山大学团队通过计算化学阐明Li-Ag相互作用能,揭示稳定性增强的原子级原理。 应用前景: 该技术突破超薄锂金属阳极的体积膨胀和界面失效瓶颈,为电动汽车、无人机、船舶等领域的金属锂电池商业化铺平道路。 原文链接:Jong Hun Sung et al, Dynamic Cycling of Ultrathin Li Metal Anode via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phase Comprising Lithiophilic Ag and Abundant LiF under Carbonate‐Based Electrolyt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enm.202500279
  • 《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开发增加续航里程,减轻重量》

    • 来源专题:工业强基
    • 编译者: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受到物理和经济的限制。锂基电池重量重,生产成本高,充电速度相对较慢。Amprius Technologies开发的一种新的硅纳米线阳极技术有望提供重量和体积功率密度是当前系统两倍的锂离子电池。成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替代电池化学物质。比亚迪电池业务部门FinDreams计划在中国江苏省建立第一家大型钠离子电池生产厂。钠离子电池的性能较低,但与锂替代品相比,成本效益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