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通部】发布最新V2X技术国家部署计划》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8-22
  • 美国交通部发布了最新的车对物(V2X)技术国家部署计划

    V2X 计划名为 “用连接拯救生命”: 该计划旨在指导全美 V2X 技术的实施。

    该计划最初于去年 10 月以草案形式发布,征求公众意见,更新内容包括 5G 和非地面网络技术,以及 5.9GHz 的 DSRC 协议。

    其目标是到 2028 年部署 12 个可互操作的网络安全部署,到 2036 年部署超过 50 个。这些部署将使用三家供应商(预计为高通、Autotalks 和瑞萨)的芯片和两家供应商的设备。

    美国政府一直在研究 V2X 技术供应商。5G 汽车协会(5GAA)、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ITE)、美国智能交通协会(ITS America)和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指出,最近于 2024 年 3 月发布的《拟议规则制定高级通知》无意暗示车对物(V2X)通信等救生技术在美国使用不安全,但警告不要阻碍该技术的部署。

    “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巴蒂吉格(Pete Buttigieg)表示:"今天,交通部在为交通行业制定国家计划方面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计划能够拯救生命并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交通部认识到了 V2X 的潜在安全优势,这项计划将推动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采用这项技术"。

    “该计划是在公共和私营合作伙伴的协作下起草和推进的。它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信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部署可互操作的 V2X 技术,实现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负责研究和技术的首席副助理国务卿兼首席科学家罗伯特-C-汉普郡博士(Dr. Robert C. Hampshire)表示:“该计划将加速 V2X ”市场确定性 "的投资、研究和部署。

    除了《国家计划》,联邦公路管理局最近还宣布向三个实体拨款近 6000 万美元,以促进 V2X 技术的部署。这三个实体分别是亚利桑那州马里科帕县 休斯顿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交通研究所和犹他州交通部。

    马里科帕县交通局将与私营和公共机构合作伙伴合作,牵头大规模部署 V2X 技术,主要依靠 5.9 GHz 通信,将 750 个物理和虚拟路边装置连接到约 400 个车载装置,目标群体是公交、应急和货运车队。该项目将在凤凰城、Tolleson 市、Avondale 市、马里科帕县未合并地区以及 ADOT 的 60 号公路沿线部署紧急车辆优先、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检测、公交信号优先和货运信号优先应用。该项目将利用美国交通部 V2X Hub 的增强版,它采用 5.9 GHz 频谱,并通过 SCMS 接入邻近的非授权 Wi-Fi,符合所有相关的 FCC 法规和 V2X 标准。

    马里科帕县交通局还将使用移动 5G 边缘计算网络和智能信息平台,在 75 个交叉路口将虚拟路旁装置与车载装置以及市政和州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展示 5.9GHz ITS 频谱和蜂窝网络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此外,该部署还将通过在一家运营商的移动边缘计算 (MEC) 和另一家运营商的云平台之间实施虚拟私有云连接,展示多运营商之间的互操作性。

    在休斯顿的部署中,将部署洪水预警、启用信号相位和定时(SPaT)的交叉路口、红灯右转预警、闯红灯预警、逆向行驶检测、紧急车辆响应时间和安全、飓风疏散以及计划中的特殊事件/施工。在学院站的部署中,将部署 SPaT 启用的交叉路口,用于 VRU 识别和保护、交通信号抢先和优先、增强公路施工人员安全以及 “每天都是比赛日”。

    该项目将利用休斯顿近 1,000 个交叉路口的现有装置,并为该市 30 个新交叉路口提供设备。同样,大学周边的学院站 35 个新交叉路口也将配备蜂窝-V2X (C-V2X) 5.9 GHz 技术。此次部署还将装备约 100 辆车队车辆、100 辆个人车辆和 75-100 辆自行车。两家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合作伙伴也将提供在该地区运行的测试车辆,以帮助完善向其车辆广播的信息集。

    横跨犹他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三个州的部署地点涵盖了广泛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司法管辖区、地形和交通设施。

    部署区域包括犹他州全境、贯穿怀俄明州全境的 I-80 州际公路,以及科罗拉多州的主要部分,包括丹佛都会区、从丹佛到犹他州边界的 I-70 州际公路和贯穿科罗拉多州的 I-25 州际公路。

    该项目将在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的 450 个新信号交叉路口和沿走廊的另外 300 个地点安装 V2X 装置,为另外 20 个交叉路口配备检测和警报系统,并为另外 215 辆车配备车载装置。

    报告原文:https://www.its.dot.gov/research_areas/emerging_tech/pdf/Accelerate_V2X_Deployment_summary_final.pdf


  • 原文来源:https://www.eenewseurope.com/en/us-finalises-its-v2x-plan-with-5g/
相关报告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自动驾驶研讨会报告》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6-11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23年9月举办了一场关于公路自动驾驶标准和性能指标的虚拟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行业、学术界和政府的600多名与会者。 近日,NIST已发布了研讨会报告《NIST IR 8527 公路自动驾驶的标准和性能指标》,该报告简要总结了所提供的信息和收到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研讨会上,行业和政府领导人就自动驾驶感知、自动驾驶通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以及各领域之间的交叉互动(系统互动)等主题领域进行了多次主题演讲。每个主题领域都包括NIST相关研究活动的最新情况,然后是分组会议,从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有关挑战和未来研究需求的信息。此外,在研讨会的最后一天,包括各州交通部的代表在内,就支持自动驾驶部署和安全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主题举行了炉边谈话、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会。该研讨会是NIST多实验室自动驾驶计划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部分,该计划得到了NIST战略和新兴研究计划(SERI)内部资金的支持。
  •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29
    • 国科发资〔2018〕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3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专业机构受理项目预申报。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单个指南任务只有1家申报的,该指南任务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 ——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 三、申报资格要求 1.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17年9月30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4.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9年6月30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 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8. 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8:00至12月17日16:00。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http://service.most.gov.cn;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18年12月20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中信所170室,邮编:100038。 联系电话:010-58882171。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18年12月20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项目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及寄送地址如下: (1)“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57。 (2)“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10。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9号楼(计划与监督处),邮编:100044。 (3)“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208208,68207769。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1层,邮编:100846。 科 技 部 2018年10月19日签发 2018年10月2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