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8亿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在苏州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1-06
  • 1月4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带动投资预计超50亿元,计划2023年12月底竣工。


    据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项目位于苏州纳米城,首期占地105亩,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该基地由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首期包括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及东微半导体总部、汉天下研发中心和镭明激光研发中心总部等部分定建企业,将布局建设支撑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的3万平方米高标准洁净厂房和化学品库、废水处理站、110千伏电站等配套设施,以及8英寸BAW(体声波)滤波器及射频模组生产线,半导体高端激光研究中心,晶圆与器件性能测试研发工程中心等。


    苏州工业园区消息称,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研发、设计、中试、量产、封装测试等创新链企业集聚发展,辐射集聚50到100家企业,有力支撑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报告
  •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揭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1-22
    • 11月19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揭牌仪式在湖南长沙启动,湖南省副省长陈飞揭牌。同日,中心多个共建单位签约《国创湖南中心共建协议》,拟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科技需求,聚焦共性技术和重大瓶颈,突破核心技术,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据了解,国创中心(湖南)着力于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重点针对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重大需求,以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装备为突破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搭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孵化平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具有湖南优势和特色的第三代半导体的协同创新生态和全产业的产业生态。同时,该省份着力将国创中心在湖南的布局,建成国内一流的第三代半导体装备技术创新平台,打造第三代半导体装备自主创新高地,建设第三代半导体装备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平台,并实现以装备为特色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   按照计划,到2025年,国创中心(湖南)拟带动湖南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年产值100亿元,建立健全国产装备设计、制造、验证成套标准体系。到2030年,拟带动湖南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年产值1000亿元,实现装备设计正向化、核心技术自主化、装备工艺一体化、制造过程智能化。
  • 《总投资200亿元,海湾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南京》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18
    • 10月15日至16日,2019第四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一批智能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南京。 据悉,围绕中德未来网络、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合作、总部经济等领域共签约重大项目7个,揭牌项目4个,总投资额约200亿元。以下为几大签约项目。 中国通用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引进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并将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给园区每年贡献税收不低于3亿元。 中科钢研研发总部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属于新材料领域建成后产值达100亿元,达产后税收不低于10亿元。 海湾(南京)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项目总投资1亿元,研发周期需要2年,将集聚半导体领域国际高端技术人才20余人,达产后预估实现年产值40亿元,年纳税额6亿元。 德国SAP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落户园区后,5年内总产值将达3亿元,集聚独角兽20家企业,人才培养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