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孕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皮下接种寨卡病毒后的胎儿脑损伤》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6-10-27
  • 研究人员描述了在怀孕猪尾猕猴中接种寨卡病毒(ZIKV)后胎儿脑损伤的发展。 脑室周围病变发展在10 天内,在枕叶瓣出现不对称进展。 胎儿尸检显示在大脑和发育不全的大脑白质有ZIKV,脑室周围白质胶质细胞增生,轴突和室管膜损伤。 该研究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观察与ZIKV相关的胎儿脑损伤提供了评价疗效的模型。

相关报告
  • 《狒狒寨卡病毒病的传染模型》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8-08
    • 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新兴的由蚊子传播的病毒,由于母体ZIKV感染与胎儿小头畸形和之前与黄病毒感染无关的其他胎儿畸形的关联,最近在美洲出现了破坏性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开发了橄榄狒狒(Papio anubis)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NHP)传染模型,用于研究ZIKV发病机制和相关疾病结果,以与人类和其他主要NHP(如猕猴)进行对比和比较。在皮下接种成年雄性和非怀孕雌性狒狒后,在感染后第3天和第4天(dpi)检测到病毒血症,其中可见皮疹和结膜炎的一致呈现,类似于人类ZIKV感染。此外,在粘膜和脑脊液中检测到病毒。在所有动物中也观察到强大的ZIK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应答。这些数据显示人类与ZIKV感染后的橄榄狒狒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表明我们的模型是研究ZIKV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法的合适的转化NHP模型。
  • 《寨卡病毒产后干扰》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4-13
    • 围绕寨卡病毒感染的大部分关注焦点是胎儿在子宫内感染, Mavigner等人推断这种嗜神经病毒即使在出生后也可能具有有害影响。 他们发现感染寨卡病毒的猕猴婴幼儿有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理, 受感染的动物具有结构和功能性脑异常并且改变了情绪反应,并且这些影响在病毒治愈数月后持续存在。 因此,接触寨卡病毒的婴幼儿应该不仅仅只接受常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