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73团中核1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6
  • 10月14日 ,中核汇能新疆公司投资建设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3团中核1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是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首个并网的风电项目,也是中核集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疆区域首个并网的风电项目。

     

    该项目风电装机总容量1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1.8亿千瓦时,项目建成投运具有积极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23万吨,可减少排放约13.77万吨二氧化碳、189.24吨二氧化硫和164.75吨氮氧化物,还将有效改善第四师电网结构,缓解第四师电网夜间电力紧张情况,推动当地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中核汇能新疆公司在取得项目指标3个月内实现开工,历时115天建成并网,展现了“中核速度”,取得了中核汇能新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成果,助力了中核集团巩固优化在新疆的发展布局。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37925.shtml
相关报告
  •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31
    • 2024年12月30日,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之一,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将创新采用光热技术用于场站供暖,为我国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实践范本。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西北约120公里处,共安装36台5.55兆瓦和46台6.5兆瓦的风电机组。“项目配备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场站首台10兆乏分布式空冷调相机,旨在解决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暂态过电压问题。”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李峥峰介绍,该设备具有优异的暂态稳态特性和无功调节能力,同时可提高系统的短路容量和短路比,从而支撑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外送,能够进一步保障风电场以及青海冷湖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青海冷湖地区常年寒冷多风,冬季时间从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长达8个月,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34摄氏度。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场场长魏平表示,中广核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创新引入“线性菲涅尔”光热供暖技术,这在国内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新能源场站尚属首次应用,将有效提升风电场供暖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据了解,“线性菲涅尔”是最前沿的光热技术路线之一,通过一组平行的长条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位于反射镜上方的集热管上,进而对管内的导热介质加热,产生的热能将直接用于场站的供热。根据规划,该项目配置的太阳能集热场有效镜面面积达1800平方米,可供热面积约1600平方米,能够给场站办公区域提供每平方米40瓦的热量。 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高勇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4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4.6万吨,中广核新能源将持续推进绿电与智慧运维示范项目,打造高效可靠的电站运营能力,助力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广核汕尾140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大脑”受电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11月14日13时58分,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广东汕尾海上风电基地陆上集控中心顺利受电,标志着汕尾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建设完成了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向全容量并网迈出坚实的一步。 汕尾海上风电基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甲子一项目和汕尾甲子二项目。汕尾海上风电基地陆上集控中心为上述项目共用,成为三个项目的“大脑”。 ▲项目规划图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项目各项工程建设工期十分紧张。在此期间,各参建单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攻坚克难,解决了人员不足、盐雾腐蚀严重、气象环境恶劣和接入中调困难等多个问题,陆续顺利完成陆上集控中心前期规划、审批、工程建设等工作。 海上风电小科普 01“海风”怎样变成“电”?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强劲的海风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组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交流或直流接入技术将各台风机发出的电能输送到风电场海上升压站,再通过海底电缆接入陆上主电网,就变成了千家万户可以使用的清洁风电。 02揭秘海上风电场“大脑” 陆上集控中心远程监控所有风电机组,管理整个风电场的运行。 来自风力发电机组、海上升压站以及连接海缆等设施的运行状态信息,都要传输到集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同时,详细的调度指令也是从这里向末端设备发出。陆上集控中心对海上风电场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司令部”。 03汕尾海上风电基地 中广核新能源在汕尾地区近海浅水区规划海上风电140万千瓦,包括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甲子一项目和汕尾甲子二项目,陆上集控中心是三个项目共同的“大脑”。 目前在建的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是我国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