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毒蕈碱拮抗剂有助于儿童哮喘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主旨:长效抗胆碱能拮抗剂(LAMA)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疗法,能够提高 12 岁以下中重度哮喘患儿的 1 秒用力呼气量峰值(FEV1),并减少病情加重的次数。

    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评估 LAMA 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辅助疗法在中重度哮喘患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他们纳入了四项随机对照试验和两项观察性研究,共涉及 1210 名儿童(0.5 - 11 岁),其中 4 名研究评估了噻托溴铵作为首选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中位随访时间为 15 周。所有参与者在筛查和随机化前后均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均剂量范围为 228 微克至 480 微克的布地奈德或等效剂量。主要结局指标是 FEV1 的变化。其他评估的指标包括峰值 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流量 25%-75%(FEF25%-75%)以及通过访视员填写的哮喘控制问卷(ACQ-IA)评分评估的哮喘控制情况。要点:无论剂量如何,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MAs)都能显著提高峰值呼气流量(FEV1)。使用 LAMAs 治疗可使 25%-75%的 FEV1 值提高 0.2518 升,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95%置信区间为 0.1971 至 0.3064)。使用 LAMAs 治疗与哮喘控制评估量表(ACQ-IA)评分的改善呈正相关(平均差值为 -0.07),且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更少(风险比为 0.88,P = 0.021)。所有纳入的研究中均未报告死亡病例,也无不良事件导致任何研究中的治疗中断。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将长效β受体激动剂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附加疗法(无论是否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用于 6 至 11 岁的中重度哮喘患儿是有效且安全的,能够改善肺功能指标,并预防病情加重。”作者写道。来源:该研究由巴西普埃布拉联邦医学院的加布里埃尔·博尔纳领导,于 2025 年 5 月 5 日在线发表在《儿科呼吸学评论》上。局限性:本研究仅纳入了患有中度至重度哮喘或持续症状的患者,这限制了对患有病情控制较好的哮喘患儿潜在益处的理解。此外,仅有的一项研究纳入了 5 岁及以下的儿童,使得这一人群在综合分析中所占比例过低。声明:本研究未从公共、商业或非营利性资助机构获得任何特定资助。未提及任何利益冲突。本文使用了多种编辑工具创建,包括人工智能,作为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long-acting-muscarinic-antagonists-aid-asthma-care-kids-2025a1000fii
相关报告
  • 《Cinqair获批用于治疗重症哮喘》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3-29
    • 2016年3月23日,美国FDA批准Teva 公司研制的Cinqair (reslizumab)与其他哮喘药物联合使用维持治疗重症哮喘(≥18岁)。Cinqair获批用于治疗有严重哮喘史并正在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 哮喘是一种引起肺呼吸道炎症的慢性疾病。哮喘发作期间,呼吸道变得非常狭窄,致使呼吸困难。严重的哮喘发作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住院治疗。 Cinqair每四周静脉输注一次,需要由健康护理专业人员操作,以防发生过敏反应。Cinqair是一种白人源化的细胞介素-5拮抗剂单克隆抗体。Cinqair 通过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来减少严重的哮喘发作。 四个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Cinqai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患者在原有的哮喘治疗的基础上,额外接受Cinqair 和对照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Cinqair组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并且与第一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更长。此外,一秒钟内由病人呼出的空气量表明,Cinqair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Cinqair可以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过敏(超敏)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危及生命。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癌症和肌肉疼痛。
  • 《PNAS: 长效药物有助于治疗HIV》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25
    •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犹他大学健康科学家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药物,可以阻止HIV进入细胞。这种新药有可能为感染提供长期的保护,而副作用则更少。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美国医学会大学Michael S. Kay博士说:“与其他批准的药物相比,这是一种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毒的新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它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帮助耐药性的患者受益。” 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17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目前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这种病毒。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即所谓的“药物鸡尾酒”,显著提高了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它也很昂贵,通常具有严重的副作用。此外,由于艾滋病病毒经常突变,因此耐药性一直是一个挑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药,以产生更有效的联合疗法。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独特的名为CPT31的药物,该药物靶向HIV融合机制中很少突变的关键结构。 由于CPT31不会在体内降解。因此,它们的使用寿命比天然多肽更长,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长效可注射制剂。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Brett Welch说:“ 该药物除了在体内具有持久性外,还不会被免疫系统攻击,从而防止自体免疫反应。我们希望CPT31能够以较低的剂量和减少的副作用提供延长的病毒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