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5
  • 从日前召开的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获悉,截至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339.1万台,同比增长34.3%;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849.3万台,同比增长56.4%。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在大会期间发布的《2023—202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下一步,政策导向将注重分场景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从提升充电设备质量、加强地方充电运营管理和提升用户充电体验等方面推进产业品质提升。


    《报告》指出,我国正积极推动充电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和光储充综合能源等,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以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报告》分析,在充电安全方面,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发布,强化充电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各地也在积极完善政府监管平台功能,注重安全监管;在标准法规建设方面,为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运营,地方开始通过立法方式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行为。


    《报告》认为,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我国充换电行业已初步构建了充电安全保障体系,但仍需在车辆本身和动力电池安全、充电设施本体安全、充电连接以及接口安全、充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加以重点关注。


    据悉,《报告》自2016年以来已发布7期,主要包括产业现状、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安全保障体系、充电信息平台、发展展望等内容。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5461.html
相关报告
  • 《月均增1.2万 全国充电桩保有量132万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5
    •  近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2020年6月充电桩运营数据。截至2020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5.8万台,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2万台,同比增加31.9%。   近两年,充电桩市场正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今年,充电桩建设被纳入“新基建”,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政策层面的重视正让资本市场感受到更大鼓励。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2万台。2020年6月,全国充电总电量首次突破6.0亿kWh,同比增加48.8%,环比增加19.7%,6月充电电量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   分省市来看,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充电电量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依然存在。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2%。   分运营商来看,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截止到2020年6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特来电运营16.1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4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以及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2%。(来源:汽车之家)  
  • 《白皮书:截至10月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25.3万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2
    • 12月1日在深圳发布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25.3万台,同比增长50.4%;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06.2万台,同比增长59.4%。 当天,2021第五届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开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在展会上发布该《白皮书》时介绍,《白皮书》重点分析了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用户的9项充电行为,包含充电时段特征、单次充电特征、快慢充使用特征、跨运营商充电特征、跨场站充电特征、跨城市充电特征等。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白皮书》发现,快充桩因充电速度快,成为99.3%用户的首选,然而,目前公用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车也越跑越远。《白皮书》显示,19.9%用户有跨城充电行为,平均跨城3个。其中,商用车因城际运输需求,跨城用户占比最高;私家车因出城旅游需求,跨城用户占比超20%。 《白皮书》针对用户充电体验开展了满意度调研,包含充电使用体验、充电App信息展示清晰准确性、充电功能完善性、充电安全与稳定性、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充电场站管理情况等六大方面。 调研显示,用户对充电App信息展示清晰准确性满意度最高,达到71.8%;充电使用体验、充电功能完善性、充电安全与稳定性紧随其后。六大方面中,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充电场站管理满意度相对较低。 其中,在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方面,用户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快、慢充建设比例与需求不匹配,充电场站周边环境不佳,场站内及周边缺乏配套设施等。 《白皮书》对充电桩新基建的发展提出建议,包括优化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提升充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碳中和;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电服务生态等六个方面。 该《白皮书》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与第三方充电网络--快电联合编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