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抱团突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22
  • “未来电动汽车竞争点很可能集中在网联化、智能化这些方面,中国本土企业要在打造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大工夫。”

      6月6日,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合影,并配文道:“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照片中三人面带微笑,李斌坐中间,双手搭在另两位肩上,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饶有趣味的是,微博还配了一张“漫威三个超级英雄合影”、一张“三英战吕布图”。三位超级英雄、三英的指向性很明确,但对战的“吕布”又是谁呢?网友将其指向了特斯拉。

      同样作为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与理想汽车在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以及品牌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各有所侧重。面对同一个“敌人”,三者间的关系也逐步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赢。

      加起来也比不上特斯拉?

      当下的造车新势力可谓“压力山大”,一方面市场环境不景气,前路茫茫;另一方面外资品牌以及传统车企加速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步步紧逼。

      何小鹏微博下有网友留言“合并成一家或许能有生机”。这三家车企可谓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企业,但其市场表现又究竟如何?

      据了解,今年前5个月,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31410辆,以碾压姿态位居第一名,蔚来汽车新车交付10429量,理想汽车以7930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小鹏汽车前4个月销量为3564辆。也就是说,不算小鹏汽车还未出炉的5月份销量,三家企业销量之和占特斯拉销量的7成左右,落于下风。

      更为糟糕的是,特斯拉价格在不断下探。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量产交付以来,价格进行了多次变动。今年4月,四部委出台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明确新能源乘用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国产Model 3随即降价,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下探至27.15万元。

      李想将其形容为“灭顶之灾”,并表示,特斯拉降价将打击20-40万售价的国产车。何小鹏也公开表示,15—40万售价的电动汽车竞争压力会明显加大。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实现了销量大增,达到11095辆,环比增长205%,位居新能源汽车月销榜第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Model3国产化的进一步提升,其售价有望进一步下探。与此同时,将加速对同价位竞品的替代,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攀升。

      “三兄弟”各有烦恼

      困扰“三兄弟”的除了与共同对手之间的巨大差距外,还有其各自遭遇的难题。

      近日小鹏汽车P7被质疑抄袭特斯拉官网,其车型介绍页面和Model S高度相似,背景效果图都是高速公路上,连底部的重要参数布局和按钮都是相同的。

      而此前小鹏与特斯拉的“窃密事件”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据了解,去年3月,特斯拉在美国加州提起诉讼,称一名前雇员离开特斯拉后加入了小鹏汽车,并且带走大量自动驾驶机密资料。在特斯拉最新的调查请求中,小鹏需要披露自动驾驶源代码、所有员工的电脑文件备份等30项相关材料。对此,小鹏认为调查内容越界了,指责特斯拉“霸凌”。“对‘窃密’一事并不知晓,既不想也绝不会使用前特斯拉员工的任何商业机密。”

      同为“难兄难弟”的理想汽车则因日前长沙的一辆理想ONE发生起火事故,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尽管最终检测结果称起火原因并非车辆质量问题,而是前机舱右下部排气管表面附着车漆防护垫所致,但理想汽车也坦承,这是一起因为管理疏漏而导致的事故,在交付量大幅提升的节奏下缺失了流程管理的细节把控。

      相比于上述问题,融资问题直接影响到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存活。

      日前,蔚来发布的财报显示,受疫情交付减少影响,其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3.7亿元,环比下滑51.8%,同比下滑15.9%,经营性亏损15.7亿元。可以预见的是,蔚来长周期发展,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网联化、智能化或成突破口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看来,电动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大浪淘沙的残酷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企业生生死死的情况。”

      那么,造车新势力应如何谋求出路?陈清泰认为,降低成本很重要,但提高产品品质或更为重要。“未来电动汽车竞争点很可能集中在网联化、智能化这些方面,中国本土企业要在打造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大工夫。”

      “终有一天必须战胜超越特斯拉,我们才能成为市场的引领者。”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表示,理想与特斯拉采用了差异化竞争。从消费者角度,购买增程式汽车既可以享受到纯电车的驾驶优势、使用体验,同时也不会因为充电条件不完善而产生里程焦虑。他进一步表示,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上,中国车企大有机会。“特斯拉的车机系统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态,无法了解当地客户的真实需求,而我们可以借助高精地图进行自动驾驶,再加上V2X,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有着高智能、长续航标签的小鹏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在营销宣传与品牌定位上被业内看作“国产电动车与特斯拉的正面交锋”。小鹏P7实现了706km的NEDC里程,是目前国内纯电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在智能交互、应用生态、自动驾驶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何小鹏介绍道:“小鹏P7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是适合中国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将是小鹏P7核心的智能化优势。”在产品发布会上,李斌为小鹏汽车站台:“如果购买SUV,可以选择蔚来或者合创;但如果买轿车,一定要买P7。”

      这样相互捧场的情节已多次上演。蔚来中国落户合肥项目协议签署时,李想也第一时间公开祝贺:“中国上百个新造车企业如果最后只能活下来三家,我们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家,希望身边的战友是蔚来和小鹏。”

相关报告
  • 《《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发布:新势力造车将向传统车企靠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2
    •   5 月 31 日,由 21 世纪经济报道联合罗兰贝格共同推出的《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 21 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以 “ 聚势 · 谋动 ” 为主题的 “2018 中国汽车新创峰会 ” 上正式发布,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在会场解读了《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发布《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   《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数字化和电气化这四大新趋势下各大汽车企业的应对与布局进行深度解析,从不同的切入策略和发展模式入手,同时包含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以此梳理并分析颠覆性变革中的汽车企业未来竞争力。   “ 在新趋势下,究竟是传统主机厂会落在下风,还是新势力会赢取主动?作为一个市场观测者,我们认为新势力造车企业和传统的整车厂的合作模式在未来会不断的深化和多样化。从最初的代工、战略合作方面会逐渐发展互相之间成为一个投资和合资的关系。在整个过去两三年的快速的市场发展过程中,整个市场发展趋势的确围绕着这个方向正在快速的演变。 ” 郑贇表示。   汽车产业路在何方 ?   面对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与高速发展的技术,汽车行业的四大趋势 —— 出行服务、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将推动颠覆性变革加速发展。其中,新型出行商业模式将颠覆汽车所有权、个人出行与货运物流;在数字化领域,互联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应用,人工智能也将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受监管压力与技术加速影响,整车厂电气化势头强劲。   郑贇表示,汽车共享服务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到 2025 年,主要汽车市场将有大量新车销售应用于新型出行服务领域。此外,滴滴、优步等行业领军供应商仍将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并持续改变未来市场出行结构。   自动驾驶将迅速成为现实。《报告》认为,在高颠覆场景下,随着汽车分时租赁接受度提高,共享服务快速发展,共享车队、高级和大批量生产的私有自动驾驶汽车普及率较高;被称为 “ 无人驾驶出租车 ” 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为私人和商务消费者提供按需出行服务;网约自动驾驶汽车乘用量较高,推动成本降低。在低颠覆性场景下,只有密集城市地区的早期使用者利用共享出行服务;自动驾驶主要通过高端旗舰车型普及;司机的继续存在使得汽车共享的商业模式大多不可持续。   数字化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互联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样,汽车网络安全也将成为车联网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未来数字化出行保驾护航;各个主流汽车市场都陆续提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确保新能源车辆的发展。   《报告》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大幅增长,到 2025 年若双积分达标,新能源汽车将占据整个汽车市场份额 38% 左右,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分别占比 13% 与 4% 。在全混合 / 轻混合动力汽车中,预计 48V 低等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更大份额。   国内外车企创新实力差异有多大?   《 报告 》 认为,根据自身优势定位的差异,不同类型整车厂在出行市场布局方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超算芯片、车联网布局、电气化的切入策略不同,领先整车厂依托传统优势,而新兴企业利用新技术布局。   国际领先整车厂在传统技术上优势明显,并且拥有强大的品牌力,其共享出行依托品牌背书崛起迅速,而在其他新技术上,则通过与优势供应商结盟;国内整车厂受到国家推广政策的支持,在电动车技术与资金上拥有较大优势,因此在电动车开发上,其自有实力较强也起步较早;新兴造车企业在新技术获取与获客能力上优于传统整车厂,利用自动驾驶、新能源与车网互联等新领域的布局快速切入市场获取客户。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引入,数据处理量不断增大,外界对汽车计算架构以及芯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届时超算芯片会成为核心部件。国外在自动驾驶超算芯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形成巨头主导的局面。英伟达基于其强劲的 GPU 平台,自研打造其自动驾驶平台;英特尔、高通通过收购,并借助自身领域优势,完成自动驾驶超算芯片的布局。   但是,国内自动驾驶超算芯片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较低。国内芯片产业发展主要受制于产业链两端,设计与制造两大环节的主要瓶颈在于人才与技术,而销售端遭遇行业巨头的市场封锁。   两股势力对立还是融合?   在电气化方面,该《报告》将新能源整车厂分为五类,根据自身不同竞争优势,切入各自细分市场:包含专注 ICE 的豪华品牌、插电混动切入的国际品牌和国产品牌、切入纯电动车型的国产车企以及全新的进入者。   《报告》认为,基于战略安全性考量,分担风险、扬长避短,则是新势力造车企业与传统整车厂合作的重点。在新旧势力两大阵营合作的模式上来看,由浅及深,新势力造车企业与传统整车厂合作模式逐步深化和多样化,从最初的代工、战略合作等模式发展为投资和合资。   本土传统整车厂均从中低端车型切入新能源市场,打造全新新能源平台,并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新进新能源车企主要以纯电动车为主,多数产品主要的投产时间集中在 2018 年。   目前,主流新兴造车企业均以 SUV 产品切入市场,产品各有侧重,并定位于不同消费群体。从产品技术角度来看,新兴势力也积极布局,努力在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新能源方面寻求突破。   以新势力头部企业为例,蔚来汽车目标客户主要为一二线城市追求新潮、科技的高收入年轻消费者,开发高端电动跑车作为市场切入,并重点拓展 SUV 领域产品布局; BYTON 同样目标高端人群,产品主打智能网联与座舱科技,并在未来将覆盖多种车型。与此同时,威马汽车利用其智能化生产技术,实现 C2M 汽车定制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总体而言,在创新方面,新势力车企将商业模式创新的关注点放在了用户体验和销售渠道创新上,着重对用户服务、智能互联服务、电池、充电服务等。   回顾新旧阵营的对立与融合不难发现, 2014 年以前,传统车企对新势力造车新势力企业不以为意,新势力造车企业试图 “ 颠覆 ” 传统车企,双方合作意识薄弱;而两年以前,造车新势力企业意识到传统车企深厚积淀,希望借助传统车企在制造、供应链、品牌的领先优势。    从去年开始,传统车企对逐步壮大的新势力企业新技术与服务优势有明确认识,双方开始展开战略与资本合作;预计从 2024 年开始,双方合作模式进一步加深,逐步出现新旧势力间的并购与行业整合。   “ 在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方面,我们认为传统主机厂在销售领域或者我们单单以一个最实际的销量作为一个核心判断标准的话,传统主机厂还是会占据大头。造车新势力在通过第一、第二个新车型之后会逐步精细化运营,在整体成本优化、整体效率提升方面会向传统主机厂靠拢。 ” 郑贇称。   结语   《新趋势下车企未来竞争力报告》将成为中国新创汽车产业链从业者的从业指南,直接影响和引领中国新创汽车市场的消费风潮。   “ 2018 中国汽车新创峰会 ” 上,众多行业专家、企业家、机构精英围绕 “ 产业变局与开放竞争 ” 、 “ 汽车智能化与自动驾驶 ” 、 “ 布局未来与出行革命 ” 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同时揭晓了中国汽车「金引擎」奖之 2017 中国汽车年度人物 & 年度企业评选结果,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 《电动卡车7.7亿融资!又一造车新势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28
    • 自动驾驶卡车,美国那边玩家清盘倒闭,中国这边新势力快马加鞭。 中国首家卡车造车新势力DeepWay,刚刚官宣完成7.7亿A+轮股权融资。 距离上一轮融资间隔半年时间,累计公开融资超过12亿元。   2023年初自动驾驶行业正在深度洗牌,尤其是无人卡车赛道剧烈震动,DeepWay的新消息引发关注: 这家公司从何而来?重资产造车切入自动驾驶的故事,为什么能被认可? 融资消息 DeepWay的A+轮股权融资,由魏桥创业集团联同软银中国资本联合领投,原有股东启明创投等跟投。 其中魏桥创业集团是位于山东的纺织业、铝业巨头,同时还是世界500强企业(2022年排名199位)。   入股DeepWay同时,魏桥创业集团也将成为DeepWay首批种子用户,签订智能新能源重卡订单,将大工业客户闭环运输方案验证场景与智能新能源重卡结合。 也就是说,DeepWay本轮融资重点之一是引进客户场景方的股东。 而根据公开信息,DeepWay此前进行过一轮融资,总额为4.6亿元,由启明创投领投,联想创投、光跃投资、建信信托、慕华科创、中电基金、交银国际、华盖资本等跟投。 最新的A+轮融资,也可以看成是DeepWay产品开始落地的信号。 另外,上一轮融资过后,DeepWay估值已经达到30亿元,而A+轮交割完毕后,DeepWay的最新估值可能接近或超过55亿元。 谁是DeepWay? DeepWay是成立于2020年12月的自动驾驶公司,由百度与公路干线物流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狮桥联手打造。 DeepWay 创始人兼CEO万钧,其实也是狮桥集团创始人。从DeepWay瞄准的自动驾驶卡车角度来看,万钧代表的大股东狮桥,拥有货运业务的物联网平台,链接运力和货源,属于具体业务落地的渠道和抓手。 (左一:DeepWay车辆总工程师 谭昌毓 ,左二:DeepWay创始人兼CEO 万钧 ,右一:DeepWayCTO 田山,右二:DeepWayCMO 徐上上) 而DeepWay CTO田山,出自百度Apollo,以前就负责Apollo的商用车业务线。所以田山代表的大股东百度,是DeepWay自动驾驶技术基因。 据称,DeepWay拥有百度Apollo在商用车行业内唯一的自动驾驶技术授权。 根据自动驾驶卡车赛道常见的创业模式,一般技术+渠道平台就位以后,还会拉上一家主机厂作为生产制造能力的保障,一同开拓无人货运业务。 但在DeepWay这里,首开国内亲自下场造车的先例,这也是DeepWay和其他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最大的不同。 按照DeepWay的解释,亲自造车原因有这么几点: 自己造车,能实现更好的自动驾驶软硬件适配。 安全冗余层面,传统面向人类驾驶行为开发的车辆,难以满足自动驾驶需求。 更好控制单车成本售价,提升竞争力。 成本控制之下,量产规模才能保证,不仅实现了可持续的商业化收益支持,同时自动驾驶大数据的积累迭代也更加高效。 DeepWay实际上是为自动驾驶技术更好落地,而专门造车。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特斯拉SemiTruck的中国版:完全面向自动驾驶,完全正向设计,不采用任何已有的传统卡车平台。 官方认为,这样的思路能造出自动驾驶能力更强、价格更有竞争力的智能卡车,从而拥有更加良好的商业落地潜力。 在行业整体调整洗牌,投资人更加谨慎的背景下,DeepWay凭借这样一套“通过造车实现自动驾驶”的逻辑,获得了资本的认同。 目前,DeepWay的一代智能系能源重卡“深向星辰”,今年6月将开启规模量产,预计年内交付1000台智能新能源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