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袋包装引领包装机械的新潮流》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2-13
  • 自立袋包装主要应用在果汁饮料、运动型饮料、瓶装饮用水、可吸果冻、调味品等产品中,除食品行业外,一些洗涤用品、日用化妆品、医药用品等类产品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 原文来源:http://www.tech-food.com/news/2010-12-7/n0460118.htm
相关报告
  • 《风电市场冒出新潮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9
    • 近日,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康平风电场850千瓦风电机组等容量技改项目完成改造。改造后,6台风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营。公告显示,该风电场拆除了29台单机容量8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原风场区域内等容量改建6台单机容量4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 除辽宁省外,今年以来,宁夏、甘肃、广东等地都已开启老旧风电场扩容或等容改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中旬,风电场技改项目风机招标总装机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千瓦,老旧风机技改市场明显升温。 改造需求快速增加 通常情况下,风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在20年左右。在风机报废后,开发商往往会选择拆解风电场,或使用单机功率更大的风电机组进行替换。中华环保联合会等行业机构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突破了100万千瓦,正式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这一数据意味着到今年,我国运营时间超过15年的风电场装机容量也超过了100万千瓦。 “就像我们平时开车,时间长了往往会面临着零部件经常替换等问题。”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告诉记者,“风机运行到一定时间后,需要维修或更换备件,同时发电稳定性、运行安全性能也会下降,有必要使用更高技术水平的风机替换老旧风机。” 公开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华电集团、龙源电力、大唐等多家风电开发商陆续发布了风电场技改项目风机“以大代小”招标信息,项目地点大多在宁夏、甘肃、广东等最早一批开发陆上风电的省区。 一位不愿具名的风电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到2025年前后大量老旧风机将面临自然报废;另一方面,随着部分省发文鼓励风电场风机技改,部分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风电场机组可能会提前退役,风电场批量改造需求会更快爆发。 推动风资源高效利用 实际上,随着我国风电机组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已出现了快速增长。在业内看来,大量千瓦级风机的运行效率已远不及目前产品。 王卫权指出,我国陆上风电机组早已步入了兆瓦级时代,单机功率在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组也已进入市场,最早一批建设的风电场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较小,但却处于风资源相对更好的区域,小功率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对于风电开发商来说,以更大功率风机替代老旧风机,不仅有助于提高风电机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发电量。 据记者了解,去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针对风电场风电机组“以大代小”以及对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施更换或技术改造升级作出了规范,并提出风电场改造升级可分为增容改造和等容改造两种方式。这一消息振奋了市场,随后国家能源局还公开表示该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炉。 到今年9月,宁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将简化风电场“以大代小”用地审批手续,保障新能源配套产业用地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政策文件的发布有望进一步提升业主改造积极性,推动老旧风机改造市场发展。 提振全产业链信心 随着国内陆续开启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工作,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将有效释放优质风资源区发电潜力,为全国风电装机市场带来额外增量,风电产业链企业也有望受益。 国元证券研究指出,在单机容量变大、风场规模扩增的情况下,将大大提升扩容更新的风电项目收益,提高开发商收益,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市场前景可期。 王卫权进一步表示,老旧风电场风电机组技改项目“以大代小”会为风电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有望提振风电全产业链信心。 风机退役的步伐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10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老旧风电场改造市场也随之飞速增长。据行业预测,2025年后每年退役的机组将逐步增加,到“十五五”末期,我国每年退役风机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2030-2035年期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到2040年,我国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突破1.5亿千瓦。 面对这样的市场发展趋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出台行业政策和相关标准,推动老旧风电场稳步退役。同时,加快建立材料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实现老旧风机退役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助力风电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 《NSF资助的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引领海洋保护新潮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8-20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明尼苏达州交互式机器人和视觉实验研究团队开发了先进的人工智能驱动自主水下机器人(AUVs),能够克服复杂海水条件,识别、追踪和定位水生物种,从而在维护生态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AUVs能够提供对物种分布的详细见解,并创建全面的栖息地地图,以理解环境驱动因素。通过改进视觉和定位能力,新开发的AUVs将为保护和管理重要的水生生态系统提供强大的新工具,这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繁荣至关重要。这些创新技术将MeCO新AUV平台上进行测试,该平台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和模块组件。MeCO是一个开源项目,不久将在开源许可下向研究社区和公众提供信息。 这一变革性研究项目将极大地推动海洋学和水下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保护和管理重要的水生生态系统提供强大的新工具。(张灿影 编译;熊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