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1
  •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从30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
    国家能源局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3.7亿千瓦、风电装机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水电领域具备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
    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guonei/2021/03/31/detail_2021033194493.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可再生能源多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04
    •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9亿千瓦,其中水电3.56亿千瓦,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254万千瓦,以上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29日在青海西宁举行的“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表示。 李冶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在享受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带来成果的同时,已清醒地认识到过度使用和依赖化石能源所带来的危机。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挑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和一致的行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9亿千瓦,其中水电3.56亿千瓦,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254万千瓦,以上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4874万千瓦,在建规模1476万千瓦,居世界首位。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例达到了41.9%,中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凸现,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绿色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贡献。 “为推动中国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在编制能源‘十四五’规划上,我们初步考虑,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水电开发,打造水、风、光一体化的流域综合能源基地,同时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积极推进‘三北’地区陆上大型风电建设和规模化外送,加快推动近海规模化,远海示范化发展。”李冶说。 李冶表示,除此之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核电,保持核电发展节奏,同时积极推动构建支撑清洁能源并网消纳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健全完善和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可再生能源发展“后劲”不能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11
    • 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其快速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根基。“十四五”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攻坚期,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后劲”不能松。 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我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中国的相关发展可谓瞩目。截至2020年底,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中,水电3.7亿千瓦、风电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同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其快速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根基。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与79.8万吨,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我国积极推进城乡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清洁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探索沙漠治理、光伏发电、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推动光伏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十四五”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攻坚期,能源革命的担子又重了不少。“十三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2.1%提高到15.9%,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这意味着,今后10年平均每年要提高0.9个百分点,相当于平均每年要增加非化石能源约7000万吨标准煤,任务尤其艰巨。因此,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后劲”不能松。 下一步,要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健全完善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