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能源项目落户浙江洞头,将综合利用高分子新材料和氢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6-28
  • 高分子新材料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通过云上签约落户洞头,这是继浙江中燃华电、温州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后,又一落户大小门港区的能源项目。

     

    大小门岛港区是温州港规划的主要港区,也是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深入实施的重要支撑。港区主要服务临港产业,以石油、化工品、液化气等液体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干散货和杂货运输。

     

    据了解,该项目将落户于洞头小门岛,项目投资规模约122.5亿元,计划建设规模180万吨丙烯产能和180万吨聚丙烯产能,并配套2个5万吨级丙烷码头,2个1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此外,还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地下丙烷洞库群,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库和期货交割库。预计年丙烷贸易量达500万吨。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储备,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预计能够提供不少于3000个就业岗位,为政府提供10亿元以上的税收,促进地区发展。

    本次云上签约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洞头和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合作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洞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分子新材料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作为百亿级的单体制造业项目,是洞头今年重点招引的重磅项目,项目的正式签约落地,实现了温州单体制造业项目招引的历史性突破。

    下一步,洞头还将继续保持联席会议制度,做好信息无缝对接,就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形成备忘录抓好落实。同时,要进一步破解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相关报告
  • 《总投资121亿!容百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项目落户浙江余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4
    • 11月12日上午,浙江省余姚市举行容百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签约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潘银浩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副市长毛丕显主持签约仪式。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厚善等出席。 容百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项目位于临山镇,总投资121亿元,占地面积1391万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大型现代化高端动力锂电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产能规模可达到正极材料年产10万吨、前驱体年产20万吨、资源再生年产10万吨,预计年平均销售收入近300亿元。项目分为三期建设,总周期为73个月,预计到2025年12月全部建成。 在签约仪式上,潘银浩对白厚善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经过紧锣密鼓的前期洽谈,容百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项目终于迎来了正式签约。这既是一次产业合作,也是一次文化交流,是双方目标高度一致、强强联合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以最优服务推进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各类审批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当好项目建设的“店小二”;要以最好保障推进项目,充分调动上下、左右各方资源和优势,强化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尽最大努力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开展;要以最强合力推进项目,乡镇、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支持、主动作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落实到位,共同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出成效。 潘银浩表示,市政府将继续按照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发展,也希望容百公司在加快实现上市目标的同时,又能在技术创新、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强推进力度,加快建成大型综合性基地,真正打造成为国际性的行业标杆。 签约仪式上,毛丕显和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相烈代表双方正式签订了容百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合作协议。
  • 《总投资115亿元,嘉兴港区引进年产8000吨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11
    • 燕归春来、生机勃发。日前,在嘉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嘉兴瑞华泰薄膜技术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顺利地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总投资115亿元的中国航天瑞华泰年产8000吨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主体公司正式成立,项目推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为今年嘉兴港区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项目,瑞华泰的加速推进,成为嘉兴港区“开局就奔跑”的最好缩影。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嘉兴港区累计引进瑞华泰高分子薄膜新材料项目、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讯及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等三个百亿项目,总投资超330亿元。 百亿项目接踵而至,仅占全市土地面积1.27%的嘉兴港区,发起了“大招引”战役的“春季攻势”,奏响了招大选优最强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聚焦“大招引”,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从华侨城欢乐港湾项目到三江·美福项目,再到今年一季度签约的三个百亿项目,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嘉兴港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世界500强、投资超亿美元、行业龙头企业等“高精尖特”项目加速集结。 嘉兴港区秉持以高质量的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这一个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高分子材料、文化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及领域,紧扣接轨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等主题,充分体现了嘉兴港区突出“接轨上海”、突出制造业服务业并举、突出“双招双引”、突出“做优平台”的招商理念。 招大引强的新突破、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推进,形成虹吸效应,加码嘉兴港区重点产业投资项目汇聚磁吸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后劲。 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大平台谋划大格局。去年以来,嘉兴港区全力以赴打造五大万亩产业平台,除了核心的化工产业外,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契机。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嘉兴港区抓紧夯实航空航天产业基础,在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同时,培育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打造港区“双子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占地10.3平方公里的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是目前港区最具潜力的核心产业平台。作为港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将立足于整机整车整台套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开展招商。 目前,已有飞瑞航空华东通航产业基地和中车绿色智能交通基地项目落户航空航天产业园。其中,总投资86.7亿元的飞瑞航空项目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有望造出嘉兴第一架飞机。 聚焦“高质量”,探索转型发展“港区路径” 嘉兴港区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嘉兴建设大湾区的重要战场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龙头。但是由于港区区域面积小、资源禀赋薄弱,要素制约日益显现,嘉兴港区遇到“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嘉兴港区在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亩均改革”,努力探索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 围绕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建设,嘉兴港区始终坚持产业链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循环化改造,以实现提高园区的资源化利用率、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园区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去年以来,嘉兴港区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主阵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强链补链、倒逼腾退,完成“低弱散”企业整治228家,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亩均”改革工作,一场工业减量提质的行动全面打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去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首次跻身全国十强榜单。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单位面积产值达407万元/亩,排名全国第一,单位面积利润32万元/亩,列全国第四。 去年,是嘉兴港区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五亿企业、十亿企业、五十亿企业、百亿企业不断增加。港区唱响了振兴实体经济主旋律,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6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2%,增速位居嘉兴全市第一。 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港区将持续以“亩均论英雄”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强链补链,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实现绿色发展。力争再经过3至5年努力,新增各类上市企业3至5家,打造3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实现化工新材料园区产出超千亿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实现千亿产业带、百亿企业群、生态示范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