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在OCLC资源共享网络上从互联网档案馆请求文章的提示》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2-11-30
  • 2022年11月,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简称OCLC)计划举办主题为“有关在OCLC资源共享网络上从互联网档案馆请求文章的提示”的研讨会,可以了解互联网档案馆现在如何快速满足馆际互借对使用 WorldShare 馆际互借、Tipasa 和 ILLiad 的图书馆免费提供的文章请求。互联网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提供文章,OCLC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平均周转时间为37分钟。

    互联网档案馆开放图书馆馆长克里斯·弗里兰(Chris Freeland)将讨论互联网档案馆,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包含完整OCR(光学字符识别)的PDF文章来满足馆际互借请求,这些文章来自其约10,000种期刊的缩微胶卷集,代表了数百万篇文章。

相关报告
  •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网上文化交流共享论坛》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7-12-21
    • 中国文化报记者薛帅报道:12月4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包容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论坛举行。论坛由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政府、企业、学界及社会组织嘉宾,探讨网上文化交流共享的新思路、新实践,推进各国网络文化包容互鉴的新征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论坛并致辞。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相关介绍。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文友出席论坛。 任贤良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促进网络文化交流共享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已经非常明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相关方的认可。未来工作重点是要加快行动、深化实践、固化机制。他倡议,国内外网络文化领域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网络文化共同行动: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共同交流、加强共同规范、鼓励共同参与。 项兆伦在致辞中说,文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互联网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和手段,互联网上汇集的资源洪流又为文化的创造创新提供了空前丰富的选择和营养。现在,文化不仅在互联网上传播,也在互联网上创造,更在互联网上扩展和丰富。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市场已经成为新业态出现最快、新内容最多、创造活力最强的领域。中国政府对世界各国优秀的网络文化内容始终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如果说互联网从技术上实现了各国人民超越地域的连接,那么网络文化则是凭借丰富多彩的内容促进了不同国家人民的心灵交流和情感互动。 刘玉珠在致辞中说,当互联网与文物相遇,“互联网+中华文明”有望成为极具成长性的广阔蓝海。近年来,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互联网+”,注重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思维培育“互联网+”,“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创新态势持续向好,让“互联网+中华文明”相亲相爱、花开并蒂,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今后要从健全对话机制、促进开放合作、加强项目对接、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提升社会参与便利化程度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实践。 此次论坛设置了“网络文化传播载体:产品与分享新方式”、“网络文化共建共享:多元主体推动”、“‘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3个议题。 在前两组对话中,来自腾讯、网易、昆仑万维、美国暴雪娱乐、中国动漫集团等海内外知名互联网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互联网相关组织的代表,结合从业经历对互联网文化共享、网络游戏、“互联网+教育”、网络动漫、网络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在第三组对话中,6位来自文博相关领域的资深嘉宾围绕“‘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这一议题,对互联网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演讲论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分享了“互联网+”让故宫文物活起来的成功经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介绍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让更多观众领略敦煌艺术宝库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阿尔贝托·格兰蒂尼阐述了数字时代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北京思维造物公司董事长罗振宇、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裴基同等也就这一主题展开热议。大家一致认为,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文化和文物提供了更新鲜、更丰富、更立体的表达方式,今后将继续潜心深入探索该领域,更加系统地梳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通过互联网及所承载的高新科技都能更加充分、鲜活、灵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论坛上,国家文物局与百度、腾讯、网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充分运用前沿互联网技术让文物可见、可感、可亲,为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
  • 《当制造“牵手”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到底长啥样?》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11-21
    •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实现路径。 工业互联网是张什么“网”?又是如何将“制造”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 到2025年,实现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推广,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到203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介绍,我国将分202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步走”,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而早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即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的概念,真实反映了“工业互联网”的互联网特性。李伯虎认为,在云制造应用模式下,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的协作配套关系是“因需要而随时协作”,通过互联网找到适合当前任务的配套企业,任务完成配套关系随时解除。云制造模式是智能制造和协同制造模式的升级,目前已在部分企业内部工业互联网上试运行。 正如互联网可以便捷人们的生活一样,互联网也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供需对接、信息共享以及产业链配套服务。以更公开透明的方式为企业寻求到适合的供应商,提供包括创意、设计、制造、投资等全产业链的服务。 浙江黄岩素有“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在当地精诚时代集团新厂区,8台来自欧洲的一流设备一字排开,车间四周布满空调和监测仪器,保持车间的恒温恒湿。而这些先进装备的生产数据、用电量都在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被当地供电公司源源不断地记录、分析、再利用,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间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为工业互联网的中国实践提供了基层范本。 长期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黄岩供电公司采取多种措施,把强化优质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微信互动、上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询客户意见。同时不断深化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将服务送上门,有针对性地到企业走访工作,深入了解大客户的用电详细情况,建立大客户的用电服务、设备信息档案,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据悉,工信部将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加速向互联网化转型,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制定支持企业上云的政策措施和操作指南,加快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的步伐。 “未来有两种企业,一种是新生代企业,还有一种是数字化转型实现重生的企业。”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认为,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的业务创新、管理变革,并将金融服务嵌入其中,这是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