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低成本的海上风力发电机》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董璐
  • 发布时间:2015-11-20
  • UPC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的研究人员设计海上风力涡轮机并获得了专利,它可以通过更高效的设计和更便宜的建材减少能源成本。

    UPC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研究人员Climent Molins 和 Alexis Campos已经制定了停泊在大海深处的海上风力涡轮机的浮动结构的模型,使他们通过节省建造和维修成本来增加竞争力。原型WindCrete是一个具有较大浮动和镇流器的圆柱形结构,可以使其维持自身稳定。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模式的主要创新点是无缝的,统一的结构和使用混凝土。通过使用混凝土代替先前已使用的更昂贵的钢材料,建设成本降低了60%。此外,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更加耐磨,所以该结构具有较少的维护要求,并且大约有50年的生命。无接缝平台增加了抵抗风和海影响的耐久性,并避免了通常出现在转换区域的损坏。

相关报告
  • 《大功率高速永磁发电机 助力海上风电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7
    • 近日,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高速永磁产品平台又添一“重器”,2台10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顺利通过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2011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台2.5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 2012年,研制出国内首款应用于海上机组的5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 2022年,正式搭建10MW级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平台。 进入“十四五”以来,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已研制出8/9/10MW三款不同功率等级的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并实现批量交付。其中:10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国内功率级别最大的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 平台优势 面向深远海领域,具有体积小、温升低、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可靠性高、维护便捷等优势,是未来深远海领域的主力机型。 基于先进设计理念进行开发,采用电磁、温升和结构等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实现了产品的轻量化、模块化、定制化设计。 创新开发转子磁钢排布的拓扑寻优技术,采用内嵌式磁极盒结构,在确保材料用量最少的同时,又能满足高速旋转的结构强度要求。 整机防腐采用C5-M防腐设计,具有更强的海上环境适应性。 采用磁极盒模块化卧式推进工艺、永磁电机轴承无损装配工艺等业内先进制造工艺,满足深远海风力发电机的高性能要求。 深远海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主战场 大功率高速永磁发电机产品是我公司为助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所开发的重要“利器”之一 对于海上风电实现平价上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 以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及服务 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车力量!
  • 《“发电风筝”将进军海上风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7
    • 谷歌的Makani“发电风筝”业内早有耳闻。这是一款外观更像运动滑翔机的高空风力发电设备。“发电风筝”通过在前端设置了两排“小叶轮”,在高空滑翔过程中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缆将电力传送回地面。日前,这种前沿发电技术被石油巨头壳牌相中。壳牌准备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共同合作开发,将其固定在海上浮标,并在今年下半年首次在挪威海域实现这一计划。这意味着,除了海上低空的固定式和漂浮式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大家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海上发电风筝”。 Makani电力公司在2013年被Alphabe收购后,装入其神秘的Google X子公司。为了更好实现商业化,Makani电力公司再次从Google X分拆出来,以独立公司的身份与油气巨头壳牌合作开展近海风电项目。 据悉,这次准备在挪威海域安装的是功率为600千瓦的最新“M600”产品,于2014年研制完成,翼展26米,主体结构采用极为轻质的碳纤维,重量只有相同功率传统风机的十分之一。 M600运用无人驾驶技术将“风筝”升到空中,使用425米的高强度缆绳与基站相连,当风筝上升到300米的高空时,风力强劲且稳定,就可以沿着一个直径240米的空中轨道,每10秒-25秒绕飞一圈,8个叶轮通过搭载的8台永磁直驱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缆传输到海上浮标基站,经汇集后并入海上变电站,送回陆地。 “发电风筝”安装在海上不需要大型风机基础,只需轻型浮标固定,大大节省了项目成本、施工周期,并减轻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由于采用轻型电子设备和智能软件,也可以大幅降低相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