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批发电机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7-23
  • 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内的南港海上风电场一期首批5台风力发电机,日前正式并网发电。本月底前,剩余13台风机也将全部并网。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天津首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这18台海上风力发电机将提供1.8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相当于天津8万户居民年用电总和,年节约标准煤6.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达19.2万吨。

    记者从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获悉,南港海上风电场东临渤海,2015年7月15日取得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

    “这是全球商用最大的风力发电机,风机直径132米,是普通风力发电机功率的2到3倍,具有平均发电占地面积小、单机发电效率高的特点。”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殷旺洲介绍,安装风力发电机组18台,总容量达90兆瓦。

    同期在该风电场配套建设有110千伏升压站一座,按照170兆瓦规模设计,留有二期工程扩建空间,已经接于天津电网。

    目前,滨海新区清洁能源并网容量共计922.3兆瓦,占天津市清洁能源总装机的60.18%,清洁能源消纳率实现100%。上半年,新区清洁能源发电6.54亿千瓦时。

相关报告
  • 《天津南港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03
    • 记者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27日,由中国电建集团所属新能源公司投资,北京院、上海院、天津港航联营体设计、施工的天津南港海上风电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天津南港海上风电场建成后,年上网电量1.77亿度,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可节约标煤6.37万吨。   天津南港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是天津市“十三五”重点项目,首批安装18台单机容量5MW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90MW,风电场内新建1座110kV升压站,输电线路接入南港工业区内腾飞路电站,最终在京津冀鲁电网进行消纳。   南港海上风电场是首个对风机采用复合桩基础施工的风电场,一年多来,广大建设者克服工期短、技术要求高、海洋环境复杂等困难,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科学开展技术创新,创造了行业佳绩,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为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天津南港海上风电场建成后,年上网电量1.77亿度,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可节约标煤6.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45万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安全、清洁、高效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有效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京津冀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 《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19
    • 2021年11月18日4时22分,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福建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至此,该项目46台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再添了新动能。 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99.2兆瓦,年发电量约1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1.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3.91万吨。项目于2016年12月获得核准,2019年11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施工,科学防控疫情,先后攻克了海底地质复杂、水上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守住每个施工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彰显了华电速度、华电精神、华电力量。2020年9月首台风机成功吊装,同年12月底首批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21年10月2日,全部风机吊装完成。 项目建设贯穿“精品工程”理念,坚持基建服务生产,稳步推进基建安全标准化创建,实现全程安全施工,获得基建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评级;加强科技创新,首次成功投运福建公司、国电南自等四方联合研制的“华电睿风”自主可控国产6.2MW海上风电主控系统,研发投运了集团公司首套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及运维系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六桩直桩高桩承台、“犁沟填埋”海缆敷设等新技术,最大限度减小海滩占用面积以及对近海养殖影响,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下基础,实现“风电与渔业互补共生”。